鄧艾:放牛娃的傳奇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

三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文武全才,他深諳兵法,一次偷渡陰平的大膽嘗試,打破了三國格局,迫使蜀漢投降魏國。

一、出身卑賤,志向遠大

鄧艾生於亂世,父親早就不在了,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由他母親一人照顧,可是禍不單行,曹操攻下中原後,強行將當地的居民北遷,作為屯田的勞動力。

其中當然也就包括鄧艾的母親和年幼的鄧艾。

這時候,鄧艾只有十一歲,被安排做了放牛娃。

從小受過教育的鄧艾,怎麼能天天對牛訴說自己的偉大志向,虛度一生。

他決心通過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幾年之後,難得有人發現屯田農里有個會讀書寫字的少年,於是鄧艾被推薦成了典農都尉學士,但因為口吃,妨礙了進一步高升,只能被指派去當一名看守稻草的小吏。

古話說的不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只要你有學問,總會有用武之地,別等到機會來的時候,才感慨書到用時方恨少。

鄧艾很快就展現出了他的特長和才能,他喜歡軍事,尤其是喜歡和軍事有關的地理知識。

每次看到高山大川,他都要勘察一番地形,模擬軍營布置。

眾人對鄧艾的行為更多的是嘲笑,一個出身卑微的屯田農,竟然妄想當將軍,還在那裡談論軍事。

簡直是痴人說夢。

但鄧艾不以為然,心裡一定在想「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是金子總會發光

鄧艾平淡的度過了自己二十年的屯田生活,官也升上其了,成了典農功曹,他的志向從未發生動搖,只要自己有能力,機會總是會有的。

有一次,去洛陽匯報屯田工作的功曹生病了,上司沒辦法,只好決定派這個有點口吃的鄧艾去洛陽給司馬懿匯報屯田的情況。

不管怎麼說,機會終於來了,鄧艾是絕對不會錯失這個出頭的機會的!

來到洛陽,鄧艾向司馬懿完美地匯報了屯田的情況,並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司馬懿對面前這個年輕人充滿了期待,很是欣賞他的才能。

但說歸說,不能紙上談兵呀,實戰考察一下吧。

剛好魏國想在東南一帶進行屯田,對付吳國,就派鄧艾前去考查一番,回來提交一個屯田方案。

於是,鄧艾不辭辛苦一路巡察,根據地理條件,最終提出了數條建議。

司馬懿對於鄧艾提出的方案非常滿意,並且付諸實施。

果然幾年之後,東南一帶繁榮富庶,增強了魏國的防禦力量。

鄧艾屯田二十年,對屯田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屯田是富國強兵的重要措施,在屯田過程中更應該體恤民眾。

鄧艾的才能得到了司馬懿的認可,也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距離自己的宏圖之志又近了一步。

所以說,不管在哪裡,能學到的知識都有可能成為將來成功的基石。

三、屢戰姜維,未嘗一敗

鄧艾不僅是個屯田高手,對山川地理,軍事戰術也頗有研究。

帶兵之後,他二十年的苦心積累終於開始發揮作用,才能逐漸顯現。

面對姜維的數次挑戰,才能料敵先機,立於不敗之地。

一次,姜維來攻打鄧艾,派廖化在白水南岸紮營,卻不向鄧艾進攻。

鄧艾分析,敵軍多於我軍卻不渡河來進攻,是為什麼?鄧艾拿出地圖一看,終於明白了。

原來姜維是想讓廖化在此做牽制,自己要去東邊襲擊洮城。

明白了姜維的作戰意圖後,鄧艾連夜出發,奔襲六十里,搶占了洮城。

當姜維主力到達洮城時,看到城樓上的魏旗,不得已,只能撤軍了。

鄧艾和姜維可以說是老對手了,各自都很清楚對方的作戰手法,一個主攻,一個主防。

雖說攻方占有主動權,但想要在熟知地理的老將鄧艾身上占得便宜真得很難。

公元256年,姜維又一次揮師北伐,從祁山出兵,但鄧艾早有準備,以逸待勞。

於是,姜維改道從董亭進攻南安,鄧艾也不甘示弱,迅速搶占了武城山這處險地,面對姜維的強攻,堅守陣地。

姜維強攻無果,便連夜渡過渭水去攻取上邽,兩軍終於在段谷相遇,短兵交接。

由於將軍胡濟失約等原因,姜維大敗而歸。

姜維和鄧艾屢次交手,但是姜維都沒有占到什麼便宜,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蜀兩國的國力差距越來越大,鄧艾伐蜀的機會終於來了。

四、偷渡陰平,勝敗險中求

在司馬昭的命令下,魏國一改守勢,開始了伐蜀的征程。

經過一番較量後,姜維利用劍閣的有力地勢,牽制住了鍾會的大軍。

此時,魏國大軍由於戰線過長,大軍也軍糧殆盡,因此鍾會想要退兵。

但鄧艾看出了蜀軍的破綻,希望打一場心理戰,來次大膽的嘗試。

於是他上述了自己偷渡陰平的計劃,並得到了允許。

不得不說,鄧艾這一計劃太過冒險了,成功了,他無疑是破蜀的首位功臣,可一旦失敗了,雖然不會影響魏國在實力對抗上的勝算,但自己一定是粉身碎骨,萬劫不復。

可是,破蜀已經是他為自己定下的目標,他要立下這不世之功,無論有多麼艱難。

終於,鄧艾率領三萬大軍踏上了指向目標的道路,也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就這樣,鄧艾帶領軍隊從陰平出發,繞過劍閣,攀岩蜿蜒小道,遇山開山,遇水架橋,耐住寂寞,穿越了七百多里荒無人煙的險地。

期間,多次因為軍糧不濟,陷入險境,不過這都不是最終的挑戰。

終於,鄧艾等人走到馬閣山時,看到道路在這裡斷絕了,前面就是險峻山坡,繼續前進還是原路返回,成了他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此時的鄧艾也只能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了,拔劍,說了句「前進」。

其實鄧艾在制定自己的進攻計劃時,已經想好了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如果自己如果自己不幸死亡了,就由自己的兒子鄧忠指揮軍隊,如果鄧忠也死了,就由其他將軍指揮,總之,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拿下成都,滅掉蜀國。

看著還有些猶豫不決的戰友,鄧艾一馬當先,用毛氈裹著身體滾下了山坡。

看到主帥都這樣了,士兵們也相繼滾下山坡。

也許是上天眷顧鄧艾,他僥倖沒死,可是總有那麼一些人是不幸運的。

經過長途跋涉,由於各種原因,鄧艾的軍隊只剩下三千多人,但這剩下的人都是死裡逃生的勇士,戰鬥力可想而知,再加上他們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蜀漢腹地,終於迫降了江油守將馬邈,斬殺了綿竹守將諸葛瞻等,殺向成都城。

來到成都後,劉禪覺得大勢已去,決定出城投降。

遠在劍閣的姜維還在奮力抵抗鍾會的大軍,卻收到了鄧艾已經繞道成都,劉禪投降的消息,姜維此時的無奈心情可想而知。

五、功名成就,難逃一死

就在鄧艾威震蜀國,立下不世之功的之後,他的虛榮心也開始膨脹起來。

不免居功自傲,到處誇耀自己的不世之功,這時一場陰謀正在悄悄地向他靠近,可他卻不自知。

因為鄧艾的種種不當行為,成為了鍾會陷害他的證據,最終被壓往京都,之後被衛瓘指使的田續所殺。

小編評將:你,憑藉自身的努力,從無名之輩成為一代名將,立下不世之功,可惜功高震主,又不善自保,難免英雄末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悲劇天才:姜維的人生

對於三國後期蜀國的將領姜維而言,這是一個在歷史裡也並不甚被關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