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司馬懿,看懂已是不惑年,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司馬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代確是人才輩出的年代,謀士如雲,猛將如雨。

如諸葛亮,郭嘉,司馬懿,周瑜,龐統,徐庶,田豐,陳宮等頂級謀士之間的鬥智,絲毫不比猛將間的鬥勇差,甚至更加驚心動魄。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在中國是一句家喻戶曉的話。

眾所周知,諸葛亮在國人的心目中已成為智慧的象徵,這是文學作品產生的社會影響。

如果把文學形象還原成歷史人物,用現代的眼光重新審視一下歷史,就不難發現,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其智慧也很了得,不在諸葛亮之下,在某些方面甚至高於諸葛亮。

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了第一次北伐,由於馬謖意外失守戰略要地街亭,將諸葛亮所在的西城置於萬分危險的境地。

更讓人膽戰心驚的事情是,司馬懿率領15萬大軍直逼西城,而這個時候的西城內只有2500多名後勤士兵,其餘還有一堆老弱病殘者。

更讓人急到肚子疼的是,諸葛亮身邊只有文臣,沒有能征善戰的將軍。

情急之下,一生謹慎的諸葛亮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了一種應急措施,該措施就是文學作品所寫的《空城計》,這一措施的成功留下了「瑤琴三尺勝雄師」的美談。

民間曾有人說,當時的司馬懿已經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只是考慮到兵權雖有但不牢固,才放了諸葛亮一馬,如果諸葛亮倒了他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這一說法是否屬實雖然有待於考證,但三國歸晉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歸晉的最大功勞當屬於司馬懿。

司馬懿年輕的時候,研讀儒家經典,富有謀略,有大志向,有憂天下的心思,有非凡的氣度。

司馬懿的志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不做雞蛋碰石頭的傻事,進退有度,任何情況下都不逞強。

歷史上凡有大志向的人,都善於保護自己,能隱忍,會隱藏,這幾點司馬懿都做得相當到位。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 司馬懿所處的那個時代,天下大亂,社會的運轉不能按常規秩序進行,這就給各類人才創造了各種機會,而這些機會的出現大都出乎人的意料。

對司馬懿來說,剛開始的運氣不怎麼好,後來他遇上了一代梟雄曹操,於是,他一邊老老實實地在曹操手下做事,一邊尋找實現雄心大志的機會。

不知敵人,就無法戰勝敵人,你了解敵人後,才能預測敵人的行為,這樣就能提前預防風險。

司馬懿之所以最後戰勝了諸葛亮,就在於他把諸葛亮研究透了。

如果說諸葛亮知司馬懿有九分,那麼司馬懿知諸葛亮就有十分。

從諸葛亮去世時所委任的那些繼任者來看,並沒有使蜀國興盛,而司馬懿在臨死之前提拔的大將鄧艾,不但逼降了蜀主劉禪,擊敗了諸葛亮的傳人姜維,而且還把蜀國的官二代、官三代斬盡殺絕。

如果讓司馬懿和諸葛亮在知人這方面做一個PK的話,司馬懿應該完勝諸葛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歷史導演空城計的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原創作者:穿山乙一部流傳千古的《三國演義》,後半部分最大的看點就是諸葛亮。在羅貫中先生的筆下,他無疑成為了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治武功無所不能,兼得更能掐會算,連自己的壽命都可以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