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漢奸誰對國家和民族危害的最嚴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奸最初的意思是出賣漢族利益的行為的人,到後來慢慢演變成為出賣國家利益投敵無赦的人,漢奸的出處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元代胡震編纂的《周易衍義》,裡面是指出賣漢朝的奸臣,在明朝評定西南土司的叛亂中,朝臣的奏疏中是指不發的漢人,漢奸一詞自明崇禎十年出現,但是一直沒有流傳開來,一直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漢奸這個詞一直沿用這個意義。

清朝道光年間漢奸這個詞代表的意義發生了改變,由於西方強敵入侵,漢奸這個詞從不法的漢人改變成為了出賣國家利益從事一些傷害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人。

孫之獬,此人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一朝一夕的,足足毀滅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孫之獬為了自己的仕途,向當時的滿清搖尾乞憐,提出了剃髮易服的建議,這種漢奸的存在,使得泱泱華夏遭受奇恥大辱。

本來當時規定投降了的明朝臣子可以不留辮子,穿自己的服飾上朝。

在朝堂之上,也是漢人站一邊,滿人站一邊。

可孫之獬卻不知恥的剃髮易服,想要站到滿人的隊伍之中去,這一超高技術的拍馬神舉,立馬被採納,進而全國推廣。

孫之獬食明朝俸祿,不思忠君報國,反倒是面對侵略者搖尾乞憐,甚至出賣自己的人格,置民族氣節於不顧。

可憐當時明朝不屈的臣民,因為不願意留辮子而被大規模的屠殺,那些「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的忠義之士,悉數被屠殺。

沙陀人石敬瑭的危害甚大甚至流毒數百年,為換來契丹出兵消滅後唐,他大手一揮割了燕雲十六州,讓漢族政權從此無險可守,女真、蒙古鐵騎分分鐘能打到開封甚至江淮,兩宋滅國實禍於此。

幽雲十六州是什麼地方?那是華北的屏障,那是整個黃河流域的天然掩體!長城修在哪兒?就在燕雲十六州!這一塊是漢化最深的地界之一,結果石敬瑭送給了契丹人?而後一百七十年的時間,十一任皇帝,都在幽雲十六州上頭疼得要死,最後不但沒解決,還把整個北方搭進去了。

等到漢人光復幽雲十六州的時候,那已經是四百二十年以後的徐達北征了。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麼慷慨激昂的詩,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

可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寫這首詩的人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漢奸,沒錯,他就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的汪兆銘,汪精衛。

汪精衛早年曾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公派留日學習,1905年在日本期間加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成為了一名革命者。

然而抗日戰爭爆發後,汪精衛卻對抗戰失去了信心,繼而投入日本侵略者的懷抱,四處鼓吹日本無敵論。

他批准了臭名卓著的《何梅協定》,把我國華北主權拱手讓給日本鬼子,被全國人民唾棄。

1940年,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建立了傀儡政權-偽國民政府,與日本簽署了「基本關係密約」及「汪日滿共同宣言」,全面投靠日本侵略者,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忠實走狗。

汪精衛死後,妻子陳璧君自知汪的屍體日後難免被毀棺鞭屍,在建造墳塋時,將5噸堅硬的碎鋼塊摻在混凝土中,澆灌成厚厚的墳堆,堅固無比。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派出工兵營秘密炸墳,隨後,將棺木運到清涼山焚屍揚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兒皇帝」石敬瑭,到底算不算漢奸?

文/格瓦拉同志石敬瑭的漢奸身份在歷史上早有定論,然而近年來卻有不少人想為他「翻案」、「洗白」,以他出身沙陀族和割讓「不屬於」自己管轄的幽雲十六州為論據,力證石敬瑭不是漢奸。這些論證斷章取義、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