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千里請戰,看似交出了兵權,實則成了最大的贏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第六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於渭南。

司馬懿、郭淮都說,如果諸葛亮足夠英勇,帶兵直搗長安,魏軍就麻煩了;如果進駐五丈原,雙方打持久戰,蜀兵遠來疲憊,反而沒事了。

諸葛亮一直挑戰,方式很多,派兵叫罵,送女人衣服。

魏軍將士們按耐不住,一直請戰、請戰、再請戰。

魏營像炸了鍋,有人甚至說,司馬懿不會已經通敵了吧?實際上,司馬懿的壓力很大,一是自己的權威問題,二是部隊有譁變的危險。

司馬懿耍了個陰招,對將士們說,諸葛亮欺人太甚,我早就想跟他決一死戰了,可是皇帝不讓我開戰呀!這樣吧,我現在向皇帝請戰,等詔書下來了,我們就出去決戰!

曹叡明白司馬懿的心思,連諸葛亮都明白。

諸葛亮說,司馬懿千里請戰,這仗是打不成的。

司馬懿等來了持節的辛毗,辛毗帶來了皇帝的命令,就是不開戰。

此後,曹魏西北軍的最高統帥實際上不是司馬懿,而是辛毗。

於是,長達三個多月的時間裡,魏軍就在軍營里吃了睡,睡了吃。

司馬懿在幹什麼呢?他擺出積極作戰的架勢,隨時要與將士們一起衝出去。

這樣做,司馬懿得到了幾點好處,甚至對他以後奪權起了很大作用。

一是展示自己作為軍人的英勇。

作為最高統帥,如果沒有必死的決心和勇氣,是難以服眾的。

二是把自己與將士們綁在了一起,提高自己在軍中的地位。

要知道,司馬懿多年來沒有掌兵機會,但是在與諸葛亮的戰鬥中,發展了一批死黨。

三是把當縮頭烏龜的責任推到了皇帝身上,基層將士們受了侮辱,恨的是皇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燒腦三國——司馬懿龜縮有道還聚龜成勢

有些大臣建議,諸葛亮大軍壓境,應擺駕長安,以壯聲勢,魏明帝說:「權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之,吾無憂矣。」諸葛亮移軍攻取散關等地,回師進攻司馬懿。八月,司馬懿「堅壁拒守,以逸待勞」,與諸葛亮相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