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折騰死諸葛亮的並不是司馬懿,還有一個幕後謀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為了伐魏,六出祁山,但是他的對手司馬懿總是以逸待勞,只守不攻。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諸葛亮帶領的軍隊,人多糧食少,跟司馬懿是耗不起的。

為了挑起戰事,儘快打起來結束戰鬥,諸葛亮是什麼點子都用了,派兵到司馬懿地盤各種罵戰,祖宗什麼的各種難聽都罵了個遍,司馬懿就是認慫不出兵,可把諸葛亮急死。

後來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女人的衣服,飾品之類的,這言外之意就是罵司馬懿是娘們,這在過去是相當侮辱人的,沒等到司馬懿發火,他身邊的將軍大臣都坐不住,感覺受到了極大的羞辱,紛紛要出兵收拾諸葛亮,怎麼壓都壓不住。

司馬懿一想,自己再不出兵,那就是怕事的縮頭烏龜,誰都瞧不起了,哪裡還有威望,看來這仗是怎麼都要打了,於是寫信上表明帝,要求出兵。

但是明帝拒絕了,將在外軍命可以不受,所以魏明帝惟恐眾將不聽調度,特意派一使者,持令趕赴魏軍大營,遏制眾將士的行動,這個使者就是辛毗。

辛毗是何許人也?魏明帝當政時,辛毗任潁鄉侯,當時魏明帝身邊官員劉放、孫資甚是得寵,他倆獨斷朝政,朝中大臣趨炎附勢,紛紛投靠。

辛毗卻做事秉公而斷,從不假以詞色,其為人剛正不阿,故而得名。

辛毗來到魏軍大營後,將領們知道其為人素來剛正,執法嚴明,所以都不敢輕言戰事。

司馬懿屢次請求出兵,都被辛毗嚴辭拒絕。

辛毗甚至就坐在魏軍的營帳之外,抱著魏明帝的旨意,誰要出兵就攔誰,在辛毗的阻止下,兩軍在五丈原對峙三個多月,諸葛亮是欲進不能,欲退不舍,又氣又急,最後操勞過度,憂慮而死。

魏軍班師回朝後,辛毗任衛尉之職,不久病故,明帝贈他諡號為肅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燒腦三國——司馬懿龜縮有道還聚龜成勢

有些大臣建議,諸葛亮大軍壓境,應擺駕長安,以壯聲勢,魏明帝說:「權走,亮膽破,大將軍以制之,吾無憂矣。」諸葛亮移軍攻取散關等地,回師進攻司馬懿。八月,司馬懿「堅壁拒守,以逸待勞」,與諸葛亮相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