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白帝城託孤,對諸葛亮是信任?還是猜忌?幾句話意味深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大意失荊州,張飛被刺,劉備帥兵攻打吳國,夷陵之戰被陸遜火燒連營,狼狽逃到白帝城,自知時日無多,招來諸葛亮、李嚴等大臣託付身後之事。

劉備對諸葛亮簡單的幾句話,後來想想,真的是意味深長。

《三國演義》中是這樣記敘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而後又對兒子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這幾句話,向來爭議很大,但從中可以看出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劉備親眼見到了漢獻帝與曹操的強臣弱主的關係,臨死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蜀國也會陷入這樣的亂局。

首先是抬高諸葛亮的地位: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肯定能夠保家衛國的,但是後面的「大事」二字就耐人尋味了,何為大事?聰明的諸葛亮當然聽得明白,大事可以理解為輔佐劉禪統一全國,也可以理解為我諸葛家取而代之。

從後面諸葛亮的反應來看,「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這句話一方面是對諸葛亮的安撫,但更多的是劉備對諸葛亮的猜忌。

在劉備死後,蜀國無疑就是強臣弱主的局面,年少的劉禪鬥不過精於謀算的諸葛亮。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句話更多的是在說,我劉備已經知曉你諸葛亮有可能會篡位,我既然有想到,自然有所準備,你最好不要輕易動手。

雖然諸葛亮極力表達忠心,但是人總是貪婪的,不管現在如何安撫諸葛亮,隨著時間的推移,誰能保證諸葛亮沒有謀反之心。

劉禪沒有帝王之才,這一點劉備心裡清楚,如果劉禪不順從諸葛亮的話,雙方必然會有一場戰鬥,而劉禪的實力與威望,遠遠不及諸葛亮,「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句話是在告訴劉禪,要忍耐,像對待親生爸爸一樣對待諸葛亮,不要因為和諸葛亮掙權,把諸葛亮逼反了。

心理是想為劉禪留一條後路,如果諸葛亮反了,希望念在劉禪善待諸葛亮的情分上,給劉禪留一條生路,謀權但不害命。

簡單的說,劉備託孤的意思主要有兩個:1、安撫諸葛亮,要善待劉禪,必要時可以取而代之,但不要滅掉劉氏滿門;2、告誡劉禪要善待諸葛亮,不要自尋死路。

可見劉備「取而代之」的話是肺腑之言,但這肺腑之言的背後的辛酸的無奈,是對諸葛亮的懷疑,更多的還是對兒子劉禪的關懷。

很多人讚美諸葛亮,鞠躬盡瘁,忠心耿耿,一心為國,其實這些都是片面的。

如果不是劉備臨死前對劉禪的教誨,如果不是劉禪的「軟弱無能」,讓諸葛亮當了不是皇帝的皇帝,誰能保證諸葛亮不會撕下面具,像曹操對待漢獻帝一樣的對待劉禪?這讓我想起了康熙皇帝和鰲拜,如果劉禪也有康熙獨攬大權的心思,那諸葛亮會不會變成鰲拜呢?

白帝託孤,到底是信任?還是猜忌?你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討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人生故事之 很多事並非天經地義所以需謙虛

三國的故事中還有一段很有意思。便是劉備將死,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說的卻是「如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很多研究的人,說劉備這是亂語,也有人由此推論劉備其實一直戒備諸葛亮,此刻不過以反話...

劉備白帝城託孤有沒有想過要殺掉孔明?

面對劉備白帝城託孤,假如孔明當時頭腦一熱,說一句什麼「我怕干不好哦」之類的,他就出不了白帝城了。劉備白帝城託孤,不但但託孤給諸葛亮,最後又把劉禪託付給趙雲,可見劉備的內心的想法。

劉備託孤白帝城時有沒有埋伏刀斧手?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三國志...

劉備白帝城託孤,帳下真的暗藏無數刀斧手?

劉備中國三國時期漢國(習稱蜀國)開國君主。漢昭烈帝 。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朝皇室疏宗。關羽敗走麥城,最後準備為關羽報仇,誰知三弟張飛因白旗白甲的事情被手下暗殺,痛失手足兄弟的劉備決心為自己的兩...

三國故事典故——白帝城託孤

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若劉禪無才諸葛可以取而代之。《三國志》中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