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東吳第一名將,他曾是三國知名的孝子,他的遺言振奮人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獅,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貌俊美,修美髯,猿臂擅射,家中只有一老母,奉甚孝,四十一歲卒,一子名亨,任越騎校尉
正史之中,太史慈是因為避難而逃到遼東,在北海救孔融時孔融初不大信,因求救劉備而派他去送信,太史慈見敵軍皆在城圍,用練習箭術迷惑敵人而出,後來事劉繇,其被孫策攻破後,自稱丹陽太守,涇縣被擒,後約六十日招劉繇殘兵,應期而至。
未參加赤壁大戰而病故,死前嘆曰「大丈夫生世,當帶三尺劍,子登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死乎」
演義之中,太史慈是「事於遼東」省親回家聞北海被圍,念其太守待母甚厚而單槍匹馬去救,後事劉繇,其被孫策攻破後退至涇縣。
合肥大戰時,欲裡應外合刺殺張遼泄密,入城後亂箭射下,不治身亡,死前大呼「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在遼東時孔融聞其名以為奇,待其母甚厚,後管亥叛亂,慈母命慈去救,此處有了對太史慈智謀的細處描寫,例如用緩兵之計佯射的使敵疲,趁勢突圍,至於射法是否精準,並無詳細介紹,小說中曾說太史慈能八面射敵,無不應弦落馬,又能挺槍單馬,沖入賊陣,如入無人之境,神亭嶺與孫策大戰,短戟長槍同用
而在小說中曾與張遼大戰七八十回合不分勝負,且多次大戰,太史慈總是搶先早出亦可為一猛將
若論其忠,曹操聞其名,曾遣人送一篋至,內無他物,只駐當歸,以言其應當歸順之意,至於後文如何,雖然正史無所記載,不過既然太史慈還在孫家大營,那麼或許扯書斬使,或許巧言答辯,足見其志
圖片選自於《夢三國2》太史慈遊戲形象
論其孝,母一人在家,其在邊防,回家省親知孔融待母甚厚,特救其命,以寬母心
陳壽評曰: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
孔融:「卿(太史慈)吾之少友也。
」
劉繇:「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
《吳歷》:「(孫)策曰:『太史子義,青州名士,以信義為先,終不欺策。
』」
《江表傳》:「(孫)策曰:『太史子義雖氣勇有膽烈,然非縱橫之人。
其心有士謨,志經道義,貴重然諾,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
』」
《宋書·劉敬宣傳》:「人之相知,豈可以一塗限,孔文舉禮太史子義,夫豈有非之者邪!」
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寫道:「三國當漢、魏之際,英雄虎爭,一時豪傑志義之士,礌礌落落,皆非後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為可稱。
」
後世贊詩
聖德招賢遠近知,曹公心計卻成欺。
陳韓昔日嘗投楚,豈是當歸召得伊。
——孫元晏
三國神一般悍將,忠如關羽,勇如張飛,箭超黃忠,曹操求而未得!
三國中英雄輩出,大家所熟知的有劉備的五虎上將,曹操的五子良將,有一員悍將,他智勇雙全,忠孝仁義,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在其政治生涯中,除了侍奉孫策、孫權之外,與劉備、曹操都曾有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