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人之風的義士——太史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太史慈這個人物,於歷史舞台登場時間不長,雖曾雄踞一方,卻只曇花一現,沒有影響到歷史進程,人們對其也沒太大爭議,故而容易被人淡忘。
人們往往更關注太史慈的勇武和箭術,而忽略了他身上流露出的古人之風。
————
與劉繇、士燮同傳
在《三國志》中,太史慈與劉繇、士燮同傳,而未併入江東十二虎臣傳中,我分析原因如下:一是太史慈曾作為劉繇的餘黨和孫策對抗,與劉繇、華歆、王朗、祖郎等人一樣,都是戰敗後才投奔孫策的;二是太史慈病卒於公元206年,東吳真正的大戰(如赤壁、襄陽、濡須、合肥、江陵、夷陵、石亭之戰)均未參加;三是陳壽憧憬這位「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的義士,故將其列於諸侯列傳之中,以彰其顯。
日本KOIE公司在設計遊戲《三國無雙5》時,修飾了「太史慈傳」的劇情。
孫權稱帝之後,太史慈思念孫策,由於與其約定的「升於漢天子之階」的理想未能如願,於是選擇了孤獨離開。
城樓上,吳王率呂蒙、陸遜、甘寧、周泰等人慶賀勝利,子義卻如秋葉飄落,枯原大地,情景頗為感人。
也由此能看出太史慈與孫權的政治思想差異,一個懷漢臣之心(和孫策、周瑜略似),一個有稱帝之意(受魯肅、呂蒙影響),故而分道揚鑣。
————
青州名士?智謀之士?
孫策曾讚譽太史慈為「青州名士」、「天下智士」,這說法有根據嗎?答案是:有。
這也是太史慈與甘寧、潘璋等其他虎將不同之處,來看看太史子義曾經的「天下智士」之路。
子義為青州東萊郡人,是東周時齊國所在,齊桓公時管仲為其在此大攬賢才,齊威王又禮賢重士,在臨淄修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智士,諸子百家集聚,故而和鄰國魯國一樣,齊國也成了文士傾附之地。
諸葛孔明便出生於此。
太史慈自小便聰明好學,博覽群書,以求為國效力,憑藉努力當上了東萊郡的奏曹史。
奏曹史屬於文職,負責主奏議事,相當於郡里的參議員,若無真才實學,平民肯定無法擔任此職。
太史慈擔任奏曹期間,曾有過一次顯名的機會,也就是被孫策評為「天下智士」的第一條:「為太守劫州章」。
(孫策贊曰:(子義)昔為太守劫州章,赴文舉,請詣玄德,皆有烈義,天下智士也)。
當時郡與州之間發生矛盾爭執之時,雙方會上訴到朝廷,根據先入為主的心理學觀念,先到朝廷告狀的一方往往更能取得信任。
這是一個不文之法,大家都心裡有數。
所以當青州的奏章先發至有司處之時,東萊郡守害怕落後不利,便從手下選出智勇之人去破壞對方。
當時年方二十的太史慈被選中幹這件事,馬不停蹄地趕往洛陽。
說來有趣,太史慈大多時候給人的感覺都是正派豪氣的壯士,其實他也「善詭」,說好聽點,就是機智、聰明。
他到了洛陽之後,就站在公車(地方官員入京請願或上書言事之處)門前等待。
等到州里的使者到來的時候,太史慈就問他:
「你也是前來欲求通章的嗎?」吏曰:「然。
」太史慈問:「章安在?」對曰:「車上。
」慈曰:「奏章題署之處確然無誤嗎?可否取來一視?」州吏沒見過太史慈,又見他氣質高雅,以為他是朝廷的人,便很自然地把羊送給了狼。
太史慈得「羊」之後,審視無誤,立刻將羊宰了,以至於吏踴躍大呼,言「人壞我章」!這才從太史慈的口中得知原來他是郡里派來搗亂的人。
太史慈把奏章破壞了之後,並未逃跑,也不使用自己擅長的武力欺壓對方,而是繼續使用詭詐之計,用很無厘頭的辦法哄騙青州吏使。
太史慈說:「現在奏章壞了,我們都犯了大罪」。
州吏問:「明明是你毀壞了我的奏章,怎麼能說都犯罪了呢?」太史慈說:「你是非不分,隨隨便便就把這麼貴重的東西給一個陌生人,現在奏章壞了,根據大漢律法,我們兩個都是死罪。
」簡直是大忽悠,得了便宜還賣乖。
太史慈說:「我們一起逃走吧。
」州吏說了:「你是在給郡里辦事,可以去領賞,為何要逃?」太史慈很委屈地說:「郡里只叫我來視察你們的奏章到了沒有,沒說要把它弄成稀巴爛,現在這種情況,我回去也是死罪。
」州吏真被忽悠地一愣一愣的,於是與太史慈相約一起逃走。
等到跑遠了,太史慈又偷偷地回到京城,遞上了郡里的奏章,完成自己的使命。
所以等到州里知道真相再上書的時候,為時已晚。
郡里因為太史慈的機智表現而獲得全勝。
這有點像古希臘時的馬拉松比賽,太史慈的智取手段雖然違背了體育精神,在當時卻是被默許的。
太史慈能夠精彩地完成任務,展現了其過人的膽略和機智,還有絕妙的口才和高超的演技,最終為天下所知名,傳為佳話。
後來有人向劉繇推薦太史慈,是把他當作「名士」來介紹的,這才有了劉繇
「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這句話,劉繇認為太史慈這位所謂的「名士」出身低微,又沒有許劭的評語,算不上真正的名士。
而不是把他當作「猛將」來看待,否則世上如關羽、張遼等將也沒有得到許氏兄弟的稱讚,難道也不能為大將了嗎?可見正確的理解應是:劉繇認為太史慈非名士。
東漢尚品藻之風,士族出身的人方能得到評論家的月旦評,平民寒族沒有這個權利。
孫策大聲稱讚太史慈為「名士」的時候,實則是有意打破這個惡俗,體現了他闊達開明之霸主風範。
在救孔融的時候,太史慈再次施展自己的「詭計」,把「三十六計」之首的「瞞天過海」演繹得精彩絕倫,最後矇騙過關,逃出城外搬請救兵,這些都是展現太史慈謀略的實例,在此不再多述。
喜歡太史慈的最大原因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應頭頂藍天,腳踏大地,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我認為,太史慈就是對「男子漢」、「義士」等名詞的最好詮釋。
相對於子義,蜀國的關羽、趙雲,魏國的張遼、徐晃,都是這一類人,他們為人壯勇,忠君愛國,重友情,重承諾,重節義,光明磊落,大義凜然,不顧生死,符合中華民族男子的道德審美要求。
太史慈單騎救孔融,一是因為孔北海曾對太史母的細心照顧,二是源於孔融的仁者名聲。
孔融是孔子後人,乃時之名士,「當時豪俊皆不能及」,太史慈認為其有仁德之心,能愛護百姓,所以心底對其敬重,雖未謀面,依然以身犯險,救其於危城。
當時的他不過是個避難於北方的流民,無權無兵,只能單身前往。
後因兵微將寡,太史慈又自薦突出重圍請劉備助陣。
為了一個「義」字前來報恩的太史慈,此時卻遭到了孔融的懷疑,認為子義想要趁機逃走,可見孔融心胸氣度也不過如此,遠遜於後來的孫伯符。
太史慈答曰:「昔府君傾意於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來必有益也。
今眾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豈府君愛顧之義,老母遣慈之意邪?事已急矣,願府君無疑。
」不僅沒有逃走,而且真的請來了劉玄德,解了北海之圍。
在勸說劉備救援時,太史慈的「仁義」其實已經大於了劉備的「仁義」,相信許多讀者都能夠看得出來,這裡便不多說。
經過這次短暫的相處,太史慈深知孔融非真正的明主,更難為知己,在得知東萊名士劉繇此時已在江南為官時,又單騎南下投奔,這才有了以後結識孫策之事。
被孫策打敗之後,孫策義釋太史慈,與其重溫舊事,敬愛有加,我猜測孫策此時向他提出了「同升天子之階」的想法。
太史慈之所以在臨死前發出「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
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的遺言,主要來源於他對孫策當年政治思想的認可。
孫堅、孫策雖然擁兵占地,但都未忘「勤王」初心。
孫堅賣力伐董,並「私藏」玉璽,也許是為了親手將信物交還漢帝,完成光復漢室之願;而孫策預謀襲擊許都,也是為了「升天子之階以尊天子」。
太史慈自幼受儒家思想薰陶,聽到孫策的肺腑之言後深有同感,見其「英氣傑濟,猛銳冠世,用兵如神」,必能完成理想,於是決定真心歸附。
兩人約定日子,太史慈說兩個月內必定安撫劉繇餘眾,率兵而還,孫策深信不疑,力排眾議,說「其心有士謨,志經道義,貴重然諾,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諸君勿復憂也」,這在人心險詐的亂世是極贊之譽。
「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這幾個字尤其強烈,蜀漢的關羽、張飛、趙雲都是意許知己於劉備,才會出現「千里尋兄」和「當陽救主」之事。
「知己相許、生死不負」,正是男子們夢寐以求的知己標準,也成了我喜歡太史慈的最大原因。
東吳營下第一將,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東吳,是個盛產豪傑的地方。這次,我要說的並不是霸王項羽,而是東漢末年東吳陣營中的第一武將——太史慈。細讀歷史,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謀有仁有義之俠士。在...
他曾是東吳第一名將,他曾是三國知名的孝子,他的遺言振奮人心
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獅,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貌俊美,修美髯,猿臂擅射,家中只有一老母,奉甚孝,四十一歲卒,一子名亨...
三國神一般悍將,忠如關羽,勇如張飛,箭超黃忠,曹操求而未得!
三國中英雄輩出,大家所熟知的有劉備的五虎上將,曹操的五子良將,有一員悍將,他智勇雙全,忠孝仁義,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在其政治生涯中,除了侍奉孫策、孫權之外,與劉備、曹操都曾有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