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吳忠豪教授談小學語文教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2月12日,受陝西省小學教師培訓中心之邀,教育部「國培計劃」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首席專家、上海師範大學吳忠豪教授來到北塘實驗小學,為教師做了一場題為《指向學習語言運用的語文課程改革》的精彩報告,引發教師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許多新的思考。

正確認識語文課的本體性教學和非本體性教學

語文課程是一門獨有的,重在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知識、提高表達運用能力的課程。

語文知識、語文方法、語文技能是語文課的本體性教學內容;情感態度價值觀、審美教育、多元文化是連同語文在內的許多課程共同承擔的教學內容,當屬語文課的非本體性教學內容,教師不要將語文課上成思想品德課、社會實踐課、自然科學課等。

例如教學《將相和》一課,教師要以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知識、開展語言表達訓練為主要教學目標,而不能以分析歷史事件或人物思想形象為主要目標。

教學《太陽》一課,教師要讓學生認識說明文的閱讀方法、寫作方法等,而不應該把研究太陽遠、大、熱的特點,研究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等作為主要教學目標。

學會用課文教語文

教師要樹立課程觀念和標準意識,課文只是課程教學的「材料」或「例子」。

教師只有深刻理解「要以課文為例來教語文」的思想,才能避免將「零敲碎打地分析課文」作為主要課堂形式的低效做法。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設計教學過程時,教學目標主要是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教學時間主要花在課文分段解讀討論上,學生主要收穫只是加深了對課文故事情節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語文能力似乎沒有明顯的長進,這樣的語文課就是「教課文」。

反之,如果教師通過課文教學,讓學生明確地學會了相應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方法,在聽說讀寫能力方面收到高效訓練,有新的收穫,這樣的語文課就是在「教語文」。

促進學生消極語言向積極語言的轉變

語言積累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和首要目標,語言表達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沒有被深刻理解、熟練運用的語言對學生來說永遠是消極語言。

成為學生口語表達、作文書寫中正確運用的語言才是學生的積極語言。

許多學生學習了不少課文,閱讀了不少範文,卻依然不能書寫一篇成功的作文,進行一次成功的演講,說明老師沒有成功引導學生將消極語言轉換為積極語言。

語文課的著力點應放在對語言的理解、積累和表達上,重點應放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活動上。

課堂要做好以下轉變:一是從理解到運用,關注學生語言積累,用課文語言來改善、豐富、規範、發展學生的語言;二是從教過到教會,強化學生語文實踐,不要停留在學生懂沒懂,會不會的初淺問答上,而要開展語言訓練場,讓學生在實踐中內化遷移成為學生自己的能力;三是從講解到創設,提高學生語境意識,為學生提供話題、設計情境,提升學生言語表達水平,學生言語訓練設計要前後關聯、有層次性和延續性。

學生讀書比教師講課更重要

《語文新課程標準》規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1-2年級不少於5萬字,3-4年級不少於40萬字,5-6年級不少於100萬字,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吳教授告訴我們:「學生讀書比教師講課更重要。

」教師一定要解放課堂,為學生提供方法指導和閱讀時間。

從課文到課外,促進學生課外閱讀課程化,讓學生學會讀書,喜歡讀書,為終身發展做好鋪墊。

教師要藉助課文的基礎性,為學生推薦適合心理發展的書籍,通過課堂閱讀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享受書籍世界的廣闊和快樂。

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方法:低年級學生學會圈畫新鮮成語、優美短語、比喻句、擬人句、精彩對話等好詞佳句;中年級學生學會用波浪線、三角形、圓圈等符號勾畫;高年級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我們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故事會、演講會、讀書分享會、筆記賽場等活動,把學生讀書作為語文課堂的重要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吳教授的報告引發我們許多新的思考,更需要我們創新教學方法,行動在路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育方舟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王露娟閱讀是人獲得知識的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閱讀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積累,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想像力;閱讀可以開啟我們的心靈之窗,塑造我們的靈魂;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