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史上硬被逼迫當了皇帝,他自己真不願意當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一天,是新年。

但鎮、定二州報告上來的卻不是好消息。

契丹與北漢聯合,東下攻打後周。

鎮、定二州,在今天河北石家莊一帶,北漢當時占有著今天山西省北部。

而契丹與後周的疆界,在東部這塊,就是從東起今天的天津,西至保定地區。

大致是以今天天津、北京、保定來劃分的。

敵人來進犯了,就得抵禦,所以後周帝命趙匡胤領宿衛諸將出征。

而這位周帝此時只不過是位七、八歲的孩子。

但他是皇帝,他就可以下命令給這位趙點檢。

趙匡胤此時的官位是殿前司都點檢,也就是禁軍的最高長官。

正月初二,副都點檢慕容延釗先出發。

正月初三,大軍出愛景門。

晚上來到了陳橋驛,軍隊就在這裡紮營過夜。

陳橋驛就在東京開封府的北面,今天河南封丘境內。

到達陳橋驛的很多將士並沒有休息,而是在商討著一件驚天的大事,他們要立新的皇帝,而且已有了人選,就是趙匡胤。

那麼為什麼要立新的皇帝呢?總得有個理由吧?有的!他們認為,柴宗訓幼弱,未能親政。

現在大家出死力,為國家破賊,誰則知之?所以,不如立趙點檢為天子,他是個成人了,當然知道應該怎樣對待我們這些上戰場的軍人。

可見,這些軍人,也就是怕這次出征,自己得不到什麼利益。

所以,其實這些軍人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得到他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他們倒未心必想過是否對柴宗訓有什麼不利,或對他趙點檢有什麼大利。

他們所想到的,就是自己的那該得到的利益。

所以,人考慮問題,作出決策時,一定是從與己最近的地方開始的。

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然後是妻子父母,然後是親戚,然後是朋友,一點點地向外擴展開來。

古人很重視忠,可有幾個是真的衷心地忠於皇帝呢?人考慮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實在的想法。

所以,就這些軍人而言,不會首先想到柴宗訓或趙匡胤,而是他們自己。

當時最早知道將士這個想法的是李處耘,他馬上找到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二人再來見趙普商量怎麼辦。

正在此時,諸將突入,稱說紛紜,將準備要立趙點檢為天子的想法說了。

而趙普等人是以事理逆順曉譬之,並說太尉忠赤,必不汝赦。

這話說得倒嚇退了有些軍官,但很快散開去的軍官們又回了過來,露刃大言。

露刃是幹什麼呢?是為了恐嚇趙普他們,為了給自己壯膽。

大聲地說什麼呢?軍中偶語則族,現我們在已定議,就是立趙太尉為天子了,如果不從,則我們也不會做出讓步而受禍。

所以,在這裡,可以分析出來的是,正是趙普與趙匡義,說的那句話,太尉忠赤,必不汝赦,促成將士們必立趙太尉主天子的決心。

這些將士們想立趙匡胤的想法已表達出來了,而趙匡胤如果不接受,自己就是後周皇帝的罪人,而忠心赤膽的趙點檢,就會滅了自己的的九族。

所以,並不是這些將士們逼著趙匡胤當皇帝,而是趙普他們逼著將士們,必須立趙匡胤為天子。

這倒並不是說,趙普他們當時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說了那句話,而是他的那句話必然產生這樣的結果。

從常理看,趙普的那句話絕對沒有說錯。

面對諸將的露刃大言,趙普當然不能在將士們面前失態,所以與趙匡義對諸將是同聲叱之,並提出策立是大事,固宜審圖。

應該先攘卻外寇,回來再議此事。

趙普說這樣的話,明顯的已有讓步的意思了。

但諸將不可,理由還是怕中途有變故,自己被滅族。

而且提出亟入京城,策立太尉,然後再北御外敵。

這正好與趙普提出的意見相反。

諸將還把話說死了,如果太尉不受策,六軍決亦難使向前矣。

這種話表面上是僵持,實際上是要挾,作為趙匡胤兄弟及趙普,是不可能與之對峙的,因為如果真的不答應,那麼這些將士一定會兵變,那時對趙點檢可能就有生命危險了。

因為自從這些將士說出了立趙點檢為天子開始,他們就只能將這條道走下去了,否者就是滅族。

本來是想得到利益,現在,卻只能是先為了避開禍害了。

趙普見這樣的一個局面,看看趙匡義,認為已無可奈何了。

對諸將說,要對軍隊要進行約束,進京時不要剽劫,這樣你們才可以保有富貴。

否者,前軍以及其它節度使就可能生變,再加上外敵侵犯,後果可想而知。

諸將皆許諾。

到此,這些想策立趙點檢的將士們才放下一直懸著的心,倒不是因為他趙匡胤終於當上了皇帝,而是自己總算揀回了條性命,還有整個家族的性命。

但我們看到,此時的趙匡胤並不知道這一晚所發生的事情,他是醉臥,睡覺前大概喝了很多的酒。

到了第二天,即正月初四的黎明,趙匡胤才聽到四面叫呼而起,是聲震原野。

這時趙普與趙匡義才進來,準備向趙匡胤報告了昨晚發生事情,還沒等趙普說明白,諸將已擐甲執兵,直扣寢門,說道,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

我們所看到的趙匡胤的表現是什麼呢?驚起披衣。

可見此時趙匡胤還躺在被子裡,沒有起床,他沒有說話,或者就沒有時間和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因為進來的諸將相與扶出聽事,就有人把一件黃袍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了,然後諸將是羅拜庭下稱萬歲。

這在諸將好像是已安排妥了的步驟。

到了此時,趙匡胤才有了說話的機會,他是固拒之,堅決不同意。

但諸將的態度,是不可,也就是不同意他趙匡胤的不同意。

並將趙匡胤扶上馬,擁逼南行,往東京城走來。

這時趙匡義立到了馬前,請求趙匡胤以剽劫為戒,即將士們進城時嚴禁剽劫。

這話說得很有水平,趙匡義並沒有表態是否支持哥哥當皇帝,但他說這話的前提就是,他哥哥已當上了皇帝。

趙匡胤此時才清醒,自己這個天子的位置是不能避免當了,想推都推不掉了。

所以才攬轡誓諸將,怎麼發誓的呢?汝等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

這話說的當然是了,我當了皇帝,你們卻不聽我的,那我算個什麼皇帝呢?眾將士答道,惟命是聽。

趙匡胤要求軍隊回到東京城後,不得對柴宗訓和周太后,以及諸大臣加以凌暴,不得縱兵大掠、擅劫府庫。

依照這樣的方式回到東京,我就厚賞你們;否者就族誅你們。

眾將士皆拜,表示同意。

然後這支本來是準備北上抵禦外敵的禁軍,卻擁逼著他們的最高軍官,回到京城當皇帝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是宋的開國皇帝。涿州人,父趙弘殷為後唐、後晉和後漢軍官。趙匡胤在後漢初年應募入伍,成為郭威的部下。郭威發動兵變建立後周,他積極參與,被重用為典掌禁軍。周世宗柴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