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應該感激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漢丞相、魏武王曹操,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又殺死漢獻帝劉協的伏皇后、董貴人,以及伏後所生兩個皇子。
而且他死後不久,其子曹丕代漢稱帝,是以千百年來,從周瑜那句「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起,一頂「漢賊奸雄」帽子就再也摘不下來了。
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千秋功罪,譽滿天下,謗亦滿天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鞭撻宇內、芟夷群醜,於華夏民族實有掃蕩諸夷的大功: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令其在漢末亂世不能乘虛入中原為禍,外戰功績並不遜於大一統王朝里任何著名帝王;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而同時曹操殘忍嗜殺,亦曾經殺呂伯奢一家,「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亦有屠城殺俘、殘民害士的大過。
兗州牧任上,屠戮徐州各城數十萬百姓;司空任上,官渡戰後坑殺七萬降卒,包括不得其死的荀彧、崔琰等國士,許攸、婁圭等故友,這些都是其難以抹去的罪責,於公議私交,皆不能無憾。
曹操一生對不起的人確實太多,唯獨不包括漢獻帝劉協。
觀劉協生平,臨事怯懦,全無擔當,比之尚肯血性一搏的曹髦相差甚遠。
歷史上多少人對其的泛濫同情,僅僅是衝著「漢朝末帝」這個身份去的?當真以為劉協是什麼天命所歸、光憑一個天子名頭,就能讓天下群雄臣服,拱手讓出權柄,否則就是不忠反賊?萬邦有罪皆在朕躬,以劉協在位期間那種天下大亂、四分五裂,四夷進犯,十室九空、到處人相食的慘景,若是實權皇帝任上,每天一道罪己詔都不夠賠的。
想想雄才大略功冠青史如漢武帝,晚年一樣要下詔痛陳「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這便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而正因劉協是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所以歷史上才從沒人因漢末亂世造成的子民死難責怪於他。
權力從來和責任一致,既然劉協完全不用承擔皇帝的責任,那又有什麼資格享受皇帝應有的權力和尊嚴?不能奉宗廟統帥萬民,令百姓安居者,何為天子?這就是無情的秦漢法則。
《後漢書·孝獻帝本紀》倒是滿口「操自為」「誅曹操」叫得甚歡,對劉協君臣被曹操搭救前,如何東行乞食的窘境,卻是一句不提,只附在《董卓傳》里點了幾句。
可以說劉協其人若無曹操,不是路邊倒斃的屍體,便是亂世軍閥的玩物,最後居然竟能享天年、終考命,衣食無憂,早已是僥天之幸,還有什麼不足?讓我們看看在曹操挾持漢獻帝之前的幾位掌控漢獻帝命運的人,是如何對待漢獻帝的。
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漢獻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靈懷皇后王榮,東漢最後一任皇帝。
劉協本來不是皇帝的,但由於當時董卓專政,剛到朝廷的他需要立威,因此董卓當即廢掉劉辯,而立了自認為與他關係親近的劉協為帝,就這樣,本是陳留王的劉協莫名其妙的登基成為了漢獻帝。
然而成為漢獻帝後的劉協並不好受,因為名義上他是皇帝,實際上所有的權利都在董卓手中,他只不過是董卓手中號令百官的牽線木偶罷了。
後來司徒王允成功策反呂布,除掉了董卓,卻又迎來了董卓的部將李傕。
李傕最初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官,後來追隨董卓一路扶搖直上,最後竟然一躍成為大司馬,手握重兵。
與同黨郭汜、張濟等人結盟攻進長安,在擊敗呂布殺了王允之後,控制司隸地區和涼州東部,挾持漢獻帝,輔政四年,短暫的掌握了漢王朝,在這四年時間裡漢獻帝可以說是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他不僅吃著發餿的食物,甚至身邊的宮女都被李傕霸占,面對這樣的情況,劉協敢怒不敢言,可以說完全沒有作為帝王的尊嚴。
公元196年,曹操救淪為乞丐的漢獻帝劉協於水火,奉迎獻帝遷都許昌,不但讓他衣食豐裕,更給他重新搭建了一個朝廷的架子,之前對其完全漠視的各路諸侯也陸續上貢,名義臣從,讓劉協重新撿回一點天子的威嚴。
完全達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從上便可以看出挾天子令諸侯根本不是曹操的原創,當時挾持漢獻帝的有四位權臣。
公元200年,就在曹操與強敵袁紹決戰的生死攸關之際,才剛吃了幾年飽飯的劉協卻勾結外戚董承,親信種輯等,迫不及待要殺曹操奪權,是為「衣帶詔」事件。
事後衣帶詔泄露,曹操誅殺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連已有五個月身孕的董貴妃也不放過,儘管獻帝和伏後一再哀求,還是將董貴妃勒殺於宮門之外。
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由此而來。
劉協此舉,不止是天性涼薄,而且根本不具備對局勢基本的判斷力,無視了之前暗殺董卓反被李傕郭汜等人挾制的前車之鑑,也從沒想過大事若成,當如何應對曹氏諸將與死黨的反撲;曹操不是兩漢諸多大將軍那種暫攝君權的權臣,可以被少帝+宦官聯手搞場陰謀就幹掉;而是自己打基業的軍閥或說諸侯,曹操的屬下諸將是軍閥的僚屬,並非朝中大臣;天子名號對諸曹諸夏侯們沒任何用處。
這就註定了劉協即使能僥天之幸殺了曹操,馬上也必然是死路一條,如後世魏孝莊帝殺爾朱榮再被爾朱氏輕易反撲一樣。
何況劉協在袁曹對峙時暗殺曹操,難道即便曹操敗了,落到早就不想承認他、必欲廢之而後快的袁紹手裡,反而有好日子過?袁紹官渡決戰時,可是連經學大師鄭玄都帶上了,就等著打下許昌捉了劉協,直接便可以順天承運,代漢登基。
劉協連天下基本情勢都看不清,便聽信了董承這個欲與曹操爭權的野心家唆使,是為愚蠢之極,可說是對帝國和社稷全不負責的中二少年行徑,這種人就算僥倖生在治平之世,恐怕也同樣難成一代明君。
兩漢不同後世,從來沒有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論只不過是滿清近三百年,通過戲劇話本小說竭力鼓吹的那套玩意兒,以之代替了華夏原有君臣之道。
這才是真正的秦漢士風,亦是從先秦至宋明,屢經專制君主打壓而堅韌不拔的華夏道統、士人風骨。
就如在皇權專制集中時代,孔明自稱「孤」、在奏本里「痛恨」桓靈兩位先帝,都可算聳人聽聞、大逆不道了,明清哪個臣子又敢這樣上奏?秦漢丞相三公長身跪拜君主,君主同樣要還禮。
重臣們朝見完畢離開,君主同樣要起身送到門口。
這是後世那些三跪九叩、誠惶誠恐的臣子所能想像的麼?周勃陳平們鬥倒呂氏外戚,為免後顧之憂,將帶有呂氏血統的漢惠帝諸子,後少帝劉弘、梁王劉太、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朝,宣布為「足下非劉氏子,不當立」,大家一同沾血,就這麼將劉邦嫡系子孫斬盡殺絕了。
如此公然弒君並殺皇子,亦可為安漢功臣名垂青史,得到之後的文景列帝認可。
霍光宣廢掉登基僅僅二十七天的劉賀,做下一千一百二十七件錯事,親自動手從他身上奪去璽印綬帶,並殺其親信二百餘人,如此指鹿為馬,公然廢立,自武帝之後歷昭帝劉弗陵、廢帝劉賀、宣帝劉詢四世,攝政終身大權獨攬而不肯歸政,此外隱瞞其妻毒殺皇后,亦被歷代官方史書譽為和伊尹並列的伊霍護國忠臣。
至於東漢,兒子逼凌母后令其遷居、「憂死」,外甥殺戮舅舅滿門,類似悖逆人倫的慘劇在中後期每換一個皇帝就排演一出。
真以為在當時人心中,皇室會是如何神聖不可侵犯的存在?皇后如何,皇子如何,皇帝又如何?當帝國中樞權威都蕩然無存時,皮之不存,毛焉將在?「衣帶詔」事件前,曹操專斷朝政,也是秉承兩漢那些攝政大將軍的一貫傳統,根本談不上過分欺凌天子。
論受國朝和先帝恩惠,論權利根基,曹操這個自己打地盤的諸侯,只會遠比霍光之類權臣更理直氣壯。
成王則敗寇,伏、董兩族既為劉協脅從,便需承擔失敗後果。
曹操作為執政大臣,殺董承並董貴人也好,殺伏皇后並其皇子也罷,皆有漢家名臣先例可循,如周勃、霍光例,『君以草芥待我,我必仇寇報』,亦無什麼不妥。
這是君權和相權的亘古即有延綿千年的爭鬥,成王敗寇,贏的只是曹操個別幸運兒,輸掉全家性命的才是大多數。
若對劉協施以廉價同情,誰又同情過那些大將軍麼?劉協謀殺曹操失敗,事後卻將自己女人推出來頂缸,但求自己苟活一時,可有半點身為男人的擔當?可有半點身為天子的膽氣?其哀哀怨怨的「郗公,天下寧有是邪!」對比曹髦的「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行之決矣。
正使死,何所懼?」論膽氣論風骨,相差何止百倍?諸葛亮之所以能為忠武侯,留下千古忠義之名,亦是因為他能有一個如劉禪一般,有良心知感恩,有自知之明懂放權,肯『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無論朝政還是宮中都聽從相父教誨的君主。
若換成是劉協這種涼薄之徒,其後果亦不忍思,怕就要真如先主白帝託孤之言,改立其他劉氏宗親,再不起起碼自己做皇帝了。
「衣帶詔」事件前,曹操或許還有滿足於曹氏世襲執政,保留漢家禮儀天子的可能;當劉協欲殺曹操之心昭然若揭後,既已然明白了這個大漢天子的涼薄本性,只需再聯想兩漢一眾攝政大將軍家族又是什麼結局,少年時代的「漢征西將軍」志向,對大漢王朝曾經的感戀之情,和自己子孫族人的身家性命相比,又算得什麼?想想曾經的霍光家族,論功績,冠軍侯霍去病和博陸侯霍光兩兄弟足以排進漢代前五的社稷大功臣,也曾居攝國政數十年,扶立三代天子(劉弗陵、劉賀、劉詢)家族子弟盡居高官,黨羽遍布朝野,還不是被殺戮得一個活口也沒留下?任何口口聲聲聲討「篡位曹賊」的人,如果換到是曹操的立場,就算對大漢王朝再有感情和留戀,都一樣絕不會情願曹氏一族如霍光一般被誅滅滿門,死無遺類。
因此可以說漢室最後延續的機會,全是被劉協的無腦自己毀了的。
曹操沒有宣布劉協是「足下非劉氏子、不當立」,廢之殺之,反而進三女為其妻御,曹丕代漢後更允許劉協在山陽郡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當一個一郡天子到死,其實已是厚道得過了分。
想想之後南北朝多少人畜無害、小心謹慎的傀儡帝王與皇族,最終宇文家族被屠戮殆盡下場一樣,欲求山陽公待遇而不可得?
曹操一生沒有稱帝,怎麼還是會被扣上漢賊的帽子?
曹操對漢獻帝已是仁至義盡,被罵漢賊實是冤枉了千百年漢丞相、魏武王曹操,因為首創「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又殺死漢獻帝劉協的伏皇后、董貴人,以及伏後所生兩個皇子。而且他死後不久,其子曹丕代漢稱帝,是...
傀儡皇帝暗殺權臣不成,反害了自己妻兒,最後竟能善終
漢丞相、魏武王曹操,因為首創「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又殺死漢獻帝劉協的伏皇后、董貴人,以及伏後所生兩個皇子。而且他死後不久,其子曹丕代漢稱帝,是以千百年來,從周瑜那句「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