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最低調的名將,保護了劉備,揍哭了曹操,第一嚇死司馬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歷史,英雄出眾,武將更是不勝枚舉,呂布,關羽,趙雲,張飛,張遼,周瑜,呂蒙等,他們的英雄之名,時隔千年還能被人們津津樂道,然後,三國之中也存在不少非常低調的名將,他們的名聲雖然不顯,卻戰績不菲,甚至一度創造奇蹟。

那麼他們到底是誰呢?

top 10 淳于瓊

淳于瓊,字仲簡,是漢末一個有名聲,有能力,也有資歷的名將。

漢末擔任漢靈帝的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後期投靠袁紹成為其手下大將,與張郃、高覽等人齊名。

他在正史之中,乃袁紹的首屈一指一名將,根本沒有什麼貪杯誤事之說。

官渡前夕,袁紹命他和郭圖顏良攻白馬,顏良貪功冒進,又大意輕敵,被張遼關羽刺死於軍中。

多虧有淳于瓊,袁軍才不致潰敗,也使得袁紹能繼續保持對曹軍的壓倒性氣勢,一路追擊到延津。

《演義》之中淳于瓊被黑化,淳于瓊雖然沒有守住烏巢,但也不是個酒饢飯袋。

他的對手曹操畢竟是三國第一人,敗在他手上也沒什麼可說的。

top 9 李通

李通,字文達,年少就聞名淮汝,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李通帶領部眾到許昌投奔曹操,曹操任命他為振威中郎將,屯駐汝南郡西界。

官渡之戰不但不被利誘,在當時許都以南民心不穩,唯李通的陽安猶存。

後擔任汝南郡太守,最出色的戰績,當屬救曹仁。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周瑜和劉備圍曹仁於江陵,又有關羽別動隊去斷絕北邊的救援,李通率眾救援曹仁進擊關羽軍,一路上表現英勇,基本上是所有救援的軍隊之中,唯一突破關羽的絕北道防線的大將,在救回曹仁的路途之中,病逝,時年四十一歲。

top 8 高幹

高幹,高躬之子,袁紹之甥,是袁紹四大州刺史之一,擔任并州刺史。

要知道,袁紹可是有著四位成年的兒子的。

能讓私心頗重的袁紹將一州刺史之位相授,沒兩把刷子是不成的。

之後曹操挾官渡之威來征高幹,高幹不得已而降。

曹操卻仍任命高幹做并州刺史——究其原因,恐怕是高幹此時也仍有一定的實力,曹操急於北方的穩定,不願立即與高幹開戰。

曹操征討烏丸,高幹便終於起兵作叛。

曹操立即命李典樂進兩將分兩路圍擊高幹。

此時的高幹兵力早已不如當年,但仍然為了袁氏一族而奮起抗曹。

以他不多的兵與糧,對抗李樂二人的兵,居然從興平十年八月一直打到興平十一年也沒有敗。

興平十一年正月,曹操親自領大軍來攻,高幹此時已打了四個多月的仗,兵糧均已告急,便向匈奴求救,未果。

於是死守壺關。

然而就是這個小小的壺關,曹操大軍一共又打了三個多月也沒打下來。

袁紹的眾多兒子中,絕沒有一個有高幹這樣的才能的。

便是袁紹自己,恐怕也遠遠及不上高幹。

top 7 麴義

麴義,乃袁紹手下大將,河北第一名將不為過。

麴義在歷史記載不多,卻成對手公孫瓚來看,其的成就非凡。

《後漢書》曰:「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

」威震塞外,烏桓「乃畫作瓚形,馳馬射之,中者輒呼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

」可以看出,由公孫瓚領導的白馬義從是支具有相當規模的部隊,北方的異族部隊更是畏之如虎。

可這樣一位令強大的烏桓軍團聞風喪膽的白馬將軍,卻在鞠義面前載了跟頭。

「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破之」(《三國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界橋之戰。

袁紹首席大將麴義以八百先登軍抵禦了公孫瓚強悍的白馬義從輪番進攻,此役之後,白馬義從從此一蹶不振。

top 6 田豫

田豫,字國讓,是個很低調的人,早在跟公孫瓚混的時候,後來跟著劉備,後因母親年老,田豫請求回鄉,劉備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與他告別,說:「只恨不能與君一起建立大業」。

公孫瓚兵敗袁紹後,田豫率部下投奔曹操。

後跟隨曹操之子曹彰討伐烏丸,在遠征烏丸的軍事行動中,田豫還給曹彰出了不少的好點子。

曹彰特別欣賞他,就推薦給曹操,讓他擔任了幽州刺史。

可以說,田豫是魏北方防禦的屏障。

伐鮮卑,伐烏丸,伐遼東,田豫可謂戰功卓著,於此同時,他精心訓練幽州兵和投降的少數民族騎兵,每年向國家提供一大批精兵和戰馬,是魏國兵員最主要的輸出地。

top 5 徐榮

徐榮,東漢末年早期的優秀統帥,曾經大敗曹操,漢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召集18路大軍,誓要消滅董卓。

但由於同盟軍內部各自為戰,雖然連克汜水,虎牢,占據洛陽。

卻開始停滯不前。

曹操只得自己帶兵前往追擊董卓。

曹操曰:「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據舊京,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

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

」遂引兵西,將據成皋,張邈遣將衛茲分兵隨之。

進至滎陽汴水,遇卓將玄菟徐榮,與戰,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

從弟洪以馬與操,操不受。

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

「遂步從操,夜遁去。

榮見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這一戰基本揍哭了曹操,消滅了曹操的所有軍隊,曹操也差點戰死。

top 4 劉封

劉封,劉備在荊州時收養的義子,當時劉備無嗣,所以收了劉封為義子。

等劉備入川時,劉封剛剛二十出頭,已是個力大無窮,勇猛無比的青年將軍了。

在跟隨孔明趙雲張飛入川的途中,劉封攻戰克敵,以功晉封為副軍中郎將。

之後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怕他一人難以成功,加派劉封助之,果然二人令上庸太守申耽望風而降。

劉封因此又升為副軍將軍。

劉封因為關羽之事而責問孟達,結果與孟達致於不和,就奪去了孟達的鼓吹,孟達也就因此懼怕而降魏,並反過頭來勸劉封也降魏。

劉封拒絕投降,遭到夏候尚\徐晃\孟達三路攻擊,又申儀叛變,劉封腹背受敵,只得退走成都。

之後的事情發展卻讓人大躍眼鏡!因劉備猜忌,便被賜死,真是惜乎,惜乎!

top 3 陳到

陳到,字叔至,汝南人也。

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

但是他卻是劉備的最依賴的大將,統帥劉備精銳的御林軍「白毦兵」。

「白毦軍」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劉備主政豫州時期,就親手組建這支軍隊。

從那時起,這支部隊就一直受陳到領導。

「白毦兵」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史料鮮有記載。

在軍隊建制前後長達三十四年的時間裡,只有一些野史對其有零星的記載:劉備猇亭戰敗以後,陳到親率數百白毦死士擊退數萬東吳追兵的進攻,為劉備敗退白帝城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當然,面對潰退的劉備,東吳追兵並無斬盡殺絕之意,但「白毦兵」的驍勇善戰還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正因功勳卓越,到了劉禪一朝,陳到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

top 2 高順

高順,呂布手下的第一名將,裴松之註解的《三國志》:「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

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有去無回,有我無敵」,軍規嚴密的「陷陣營」性質上應該有點類似現代的「海豹突擊隊」。

正因「陷陣營」的強悍,名將關羽、夏侯惇在小規模的遭遇戰中均成了高順的手下敗將。

只可惜,高順生不逢時,他的領導呂布是個輕率的人。

高順曾經常勸諫呂布,不過,對於高順的忠言逆耳,呂布全當了耳邊風,最後導致了同曹操交戰中全軍覆沒。

最後以身殉主。

替高順惋惜的是,為了呂布這樣一個不值得去賣命的領導,一流戰將就這般將星隕落。

top 1 文鴦

文鴦,字次騫。

魏國後期,司馬懿父子權傾朝野。

到了司馬師時代,軍政大權已盡歸司馬氏所有。

為進一步掃清障礙,鞏固地位,司馬師最終廢掉曹芳,並另立曹髦為君。

此舉一時讓朝野上下一片譁然,人心惶恐。

在此情勢之下,揚州都督、鎮東將軍、領淮南軍馬毋丘儉就請來刺史文欽商議。

文欽也是忠義之人,當即表示願意相助。

並說我有一子文鴦,馬上使雙鞭,有萬夫不當之勇,常欲殺司馬師兄弟。

毋丘儉一聽大喜,定下計策,分頭舉兵討伐。

而文氏父子,領兵五千,直接殺往司馬師駐紮的「樂嘉城」。

以少敵多,貴在出奇制勝。

於是,年僅十八歲的文鴦就向父親獻計:「趁彼營寨未成,可兵分兩路,左右擊之,可全勝也。

」少年英雄,智慧超群。

文欽一聽大喜,約定三更,父子二人同時出擊。

是夜,文鴦全裝管帶,腰懸鋼鞭,綽槍上馬,直奔魏寨。

而司馬師因為眼傷在寨中養病,聽得有人報:「一軍從寨北斬圍直入,為首一將,勇不可擋。

」司馬師頓時大驚失色,心如烈火,眼珠都從瘡口內迸了出來,血流滿地。

此戰後,司馬師因驚嚇導致眼瘡不治而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錯失的這七個人,比諸葛亮智,比關張勇

劉備出身貧寒,且長期顛沛流離,雖然涿郡起兵時,有關羽、張飛、簡雍跟隨,轉戰徐州時,又有糜竺、糜芳、孫乾傾情加盟,緩慢的發展也讓他錯失了很多優秀人才,下面這幾位三國名人都與劉備有淵源,可惜未能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