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盤點史上那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指當年三國時期的關羽在未知劉備的生死之前,答應留在曹操的身邊,但是一但知道了劉備的下落,就馬上想回到劉備身邊。

但是歷史上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物卻不只關羽一個,到底還有誰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呢?

東漢末年,劉備被曹操打敗。

關羽為了保護劉備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

曹操對關羽關懷備至,送他宅院、美女、戰袍及寶馬,關羽還是無動於衷,一心想打聽劉備的下落。

張遼問他為什麼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說他與劉備有過生死誓言。

《三國演義》中沒有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句話,而且此語可以指徐庶,也可以指關羽。

關羽與劉備失散後,不得已降了曹操。

曹操對關羽優禮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賜爵。

但關羽不為所動,最後掛印封金,不辭而別,過五關斬六將,與劉備、張飛相聚。

因而後人稱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

這是民間流傳的俗語,在戲劇曲藝中能聽到。

後來這句話常用來比喻人在某地心卻懷念異地的親人,也常用來比喻人在敵對雙方的某一方掛職,心卻嚮往另一方。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三國演義》中說,曹操把關羽圍困在屯土山上,在張遼極力勸說下,關羽和曹操訂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約」:一、降漢不降曹;二、贍養劉備兩個夫人;三、一旦知道劉備消息,無論千里萬里赴湯蹈火也要投奔兄長。

曹操最後答應了苛刻的條件。

身在曹營的關羽還幾次提醒曹操,自己時刻沒有忘記故主劉備。

後來又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答曹操不殺之恩。

關羽忠於劉備,忠於桃園結義的拳拳之心,在小說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國志》里關羽投降變節之說也就被巧妙地化解,反而留下一個著名典故,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將關羽講義氣的形象推向極致的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的一幕,更令無數人盪氣迴腸。

徐庶是《三國演義》中一位足智多謀的人物,曾做過劉備的軍師。

後因曹操假冒徐母筆跡致書徐庶,徐庶不得已離開劉備而回家與母親相聚。

臨行前,徐庶曾向劉備表示:「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

」後來便有了一句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表示始終保持沉默之意。

但徐庶卻是比關羽更合成語意義的人物,他在被迫「棄劉歸曹」後,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雖在曹營卻「終身不設一謀」,因此,徐庶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光輝典範。

通讀本《三國演義》上說,徐庶化名單福,聞玄德是仁德之主前去投靠,拜為軍師,接連打了兩次漂亮的勝仗,還襲取了樊城,使劉備聲名鵲起,也讓劉備集團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

可是好景不長,其身份被程昱識破,並設計將徐庶老母賺至許昌,又假借徐母家書逼徐庶就範,這就是俗語典故「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由來。

徐母被捉,史籍與演義皆同,所不同的是細節,《三國志·諸葛亮傳》曰:「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詳細盤點史上那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物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指當年三國時期的關羽在未知劉備的生死之前,答應留在曹操的身邊,但是一但知道了劉備的下落,就馬上想回到劉備身邊。但是歷史上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物卻不只關羽一個,到底還有誰是身在曹營心...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3位著名人物,氣懵曹操了

第一位荀彧身在曹營心在漢與關羽,徐庶不同。荀彧身在曹營心不是在劉備,而是漢王朝。荀彧身在曹營心在漢之故事亦最為淒悲。荀彧是三國時期卓越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

徐庶正解:主動投曹,沒有一言不發

徐庶在三國中是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而且智謀超群,和諸葛亮為友。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大多數人都很崇敬這位神機妙算、忠義可嘉的軍師。可是,真實的徐庶跟演義中的完全是兩個概念。本號這就深挖史料,...

你不知道的《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五處出入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滅之後,楚漢分爭,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志》屬於官方記載正史,《三國演義》屬於小說戲劇,二者緊密相連...

揭秘徐庶進曹營的真相 並非一言不發

徐庶進曹營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歷史故事之一,更是留有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那麼歷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樣?讓我們一起來解析一下徐庶進曹營的真相。徐庶是諸葛亮的密友,曾更名單福,先於諸葛亮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