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皇帝引兵救國於危難,卻得到「兒皇帝」和「賣國賊」千年罵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936年春夏之交,駐紮在太原的後唐帝國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終於跟他名義上的小舅子——皇帝李從珂鬧到了徹底翻臉的地步。
跟皇帝翻臉就意味著造反,後果當然很嚴重:他的親弟、堂弟、兩個兒子在首都洛陽被殺,而皇帝派出的數萬征討大軍正從各路撲向太原。
以石敬瑭的兵力是根本無法與後唐大軍對抗的,情勢看起來十分危急。
但石敬瑭並沒有驚慌,他是提前想好了應對之策才撕破臉皮的,而且他的計劃還不只是抵禦後唐的進攻,他要滅唐自立——當然不是靠自身的力量,而是靠契丹的幫助。
計劃順利實現,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御駕親征,不但為石敬瑭解了太原之圍,而且幫助他一舉平滅後唐,建立後晉,自己做上了皇帝。
而作為報答,後晉向契丹稱臣,兩國結為父子之邦,行父子之禮,同時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
石敬瑭由此成為了整個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千百年來一直是「兒皇帝」和「賣國賊」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其實,更客觀公平地來看,在五代亂世,一切僭越亂倫皆已司空見慣,石敬瑭身為沙陀人(西突厥的一支別部),所侍奉過的後唐三姓四任皇帝中,就兩次出現兄弟間反目成仇、興兵奪位的情況,所以於他而言,帝夢心切者不擇手段取之,沒什麼不能接受的。
甘願認賊為父確實無恥,但今人指責他「置國家民族的利益於不顧」,也實在是有些要求過高了。
事實上,中原王朝即使是在強盛如漢唐的時代,也都出現過對外族稱臣、和親或納貢的情況。
漢初在軍事上無力與匈奴對抗,自高祖劉邦起便靠著與匈奴和親來避免戰爭(實為變相進貢),和親政策歷經文景二賢,直到漢武大帝劉徹在位十多年以後才廢止;唐高祖李淵及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靠著向突厥稱臣才得以創建帝業;而唐肅宗為了向回紇借兵,以從安祿山的叛軍手中收復京都,更與回紇簽訂過「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女子皆歸回紇」的恥辱條約。
石敬瑭遺臭萬年的重要原因在於他的後晉帝國太過短命,根本沒有機會在治史時通過「技術處理」來掩蓋污點,而他割讓燕雲十六州之舉,對後世的影響又實在太大,在此後至少四百年時間裡直接改變了中原王朝的命運,自然不容易被後人忘記。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御駕親征,不但為石敬瑭解了太原之圍,而且幫助他一舉平滅後唐,建立後晉,自己做上了皇帝。
而作為報答,後晉向契丹稱臣,兩國結為父子之邦,行父子之禮,同時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
因此,石敬瑭得到了「兒皇帝」和「賣國賊」千年罵名。
歷史罪人,後唐認爹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自稱兒皇帝
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原是後唐皇帝的女婿,擁兵一方,但是他藉助契丹的軍事力量,推翻後唐政權,建立了後晉。為了得到契丹人的幫助,他甘做兒皇帝,割讓燕薊十六州,遭到人們無情的唾罵。
生前認後晉皇帝當兒子 死後屍體被鹽醃成「帝羓」
五代十國,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建立為止,這一時期割據政權互相征伐,絲毫不顧百姓死活。後晉皇帝石敬瑭不惜將燕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人,換取契丹軍隊幫助他擊敗後唐皇帝李從珂,還厚顏無恥的認比他小十幾歲的...
最沒有尊嚴的皇帝 認契丹人做父親
石敬瑭(892年~942年)即後晉高祖,五代時期後晉開國皇帝,936年~942年在位,廟號高祖,諡「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嗣源...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盡失天險,自毀長城
唐朝在唐末農民起義的打擊下更加衰弱,907年,朱溫最後取代唐朝建立了後梁政權。唐朝後期以來的藩鎮割據演化為五代十國的分裂混戰局面。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王朝更迭最頻繁的一個時期,實行的是軍閥強權...
五代十國中的兒皇帝石敬瑭之功與過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1]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2] )與十國(902年—979年 )的合稱。
此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做錯一件事貽害中國近四百年
小編今天要講的這個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生平為了一己私利做錯一件事,直接貽害中國近四百年之久,這個人就是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那麼,他究竟做了怎麼樣一件事,對後世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這件...
石敬瑭:「兒皇帝」和「賣國賊」的最佳代言人
公元936年春夏之交,駐紮在太原的後唐帝國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終於跟他名義上的小舅子——皇帝李從珂鬧到了徹底翻臉的地步。跟皇帝翻臉就意味著造反,後果當然很嚴重:他的親弟、堂弟、兩個兒子在首都洛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