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蜀、吳的開國精兵竟都出自這個小縣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流傳著兩句話:「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天下精兵出丹陽。
」
曹操、劉備、孫策是如何得到丹陽兵繼而成就霸業的呢?
-
曹操
曹操起事的一開始,為了招兵買馬,散盡了自己的家財,外加陳留孝廉衛茲的資助,募集了五千人。
《三國志》記載「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財資太祖,使起兵,眾有五千人。
」但是,在討伐董卓過程中,曹操率兵在榮陽遭遇了董卓手下的徐榮的埋伏,幾乎全軍覆沒。
後來,缺少士兵的曹操便和夏侯惇等人親自去揚州募兵,《三國志》「太祖兵少,乃與夏侯惇等詣揚州募兵,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與兵四千餘人。
」這四千餘人便是著名的丹陽兵,後來曹操以這支軍隊平定黃巾軍,招降青州軍,一點點壯大起來,乃至迎接獻帝、擊敗袁紹,逐漸建立起魏國,最初的這四千丹陽兵都是功不可沒的。
一個北方的政權的開國軍隊竟然來自江南小鎮,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
-
劉備
說到劉備的丹陽兵,還要從徐州刺史陶謙說起,陶謙是丹陽郡人,徐州管轄兵馬五萬,而陶謙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老本」:三萬丹陽精兵。
陶謙手下並無大將,就是倚仗著三萬子弟兵打敗了黃巾軍,坐穩徐州。
後來曹操攻徐州,劉備增援陶謙,而當時劉備的勢力極為單薄,陶謙便贈送給他四千丹陽兵,這支精兵成了劉備的「家底」,後跟隨劉備轉戰千里,立下赫赫戰功。
-
孫策
三國東吳政權的建立,丹陽兵居功至偉。
孫堅死後,其長子孫策領殘部投靠袁術,在其手下東征西討,立下不少戰功,袁術始終不信任孫策,不對其委以重任。
後來,劉繇占據揚州,孫策向袁術請求為其平定江東,袁術同意了他的請求,並「表策為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餘,騎數十匹」,後來孫策又在其舅舅丹陽太守吳景的幫助下招募到三千餘丹陽兵。
率領著這些軍隊,孫策「渡江轉斗,所向皆破,莫敢當其峰,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
原本江東的割據勢力劉繇、嚴白虎、王朗等,全都在孫策犀利的攻勢下一敗塗地,孫策統一江東,開創了東吳基業。
結語
遙想當年,小小的一個丹陽,竟然能走出魏、蜀、吳三國的起家部隊,讓人不得不感嘆其民風之強悍,真可謂,天下精兵出丹陽。
影響三國局勢的8個大人物,竟然有4個來自江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英雄」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演義雖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他和劉備兩人確實是影響...
袁術挑剩下給「小霸王」孫策的這支殘兵,成了東吳定鼎江東的基石
東漢初平四年(193年),為孫堅守孝期滿的孫策,帶領兩個隨從,到壽春找兵強馬壯的袁術討要父親的舊部。袁術猶豫了一下,開出了條件,讓孫策去丹陽募兵。丹陽可是出精兵的地方,陶謙能夠在殺了曹操的父親曹...
三國大事件,黃巾之亂到官渡之戰
184年2月,河北巨鹿人張角,太平道創建人,發動起義。因起義軍戴著黃巾,史稱黃巾起義。184年10月,張角病死,其弟張寶指揮十萬大軍,與漢朝大將皇甫嵩在曲陽決戰,戰敗而死,黃巾軍主力被消滅,餘黨...
曹操敗仗解析連載之五
7,192年初平三年夏四月-冬 壽張之戰武帝紀載【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遂進兵擊黃巾於壽張東。信力戰鬥死,僅而破之。購求信喪不得,眾乃刻木如信形狀,祭而哭焉。追黃巾至濟北。乞降。...
漢末爭雄袁術為何早早掉隊,這幾件事已顯端倪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不過,袁術對孫策的鬆懈並沒有維持多久。一個突發事件提醒了袁術:孫策這位少年英雄終非池中之物,還是要小心提防。事件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孫策軍中有一名犯錯的騎兵為了逃避...
三國時期「特種部隊」大盤點之丹陽精兵
曹操曾說:「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一代軍事名家的這句評語,使得「丹陽精兵」名垂史冊。 「丹陽兵」指出身揚州丹陽郡一帶的士兵。丹陽郡建制於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三國歷史最強戰兵是它? 孫策靠其奠定東吳的地位
大家一說起三國的武將或是謀士,肯定都會想到什麼呂布、關羽、張飛,趙雲,或者郭嘉,荀彧,司馬懿等等,武將估計就呂布最牛了,武力值是公認的最高的,只不過死的比較慘。謀士,只怕就數司馬懿了,活得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