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敗仗解析連載之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7,192年初平三年夏四月-冬 壽張之戰
武帝紀載【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
遂進兵擊黃巾於壽張東。
信力戰鬥死,僅而破之。
購求信喪不得,眾乃刻木如信形狀,祭而哭焉。
追黃巾至濟北。
乞降。
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
按照武帝紀,洗劫兗州的青州黃巾軍有一百三十餘萬,這是真的嗎?
後漢書孝獻帝紀載【十一月,青州黃巾寇太山,太山太守應劭擊破之。
黃巾轉寇勃海,公孫瓚與戰於東光,復大破之】。
後漢書應劭傳載【初平二年,黃巾三十萬眾入郡界。
劭糾率文武連與賊戰,前後斬首數千級,獲生口老弱萬餘人,輜重二千兩,賊皆退卻,郡內以安】。
後漢書孔融傳【賊張饒等群輩二十萬眾從冀州還,融逆擊,為饒所敗,乃收散兵保硃虛縣】。
後漢書袁紹傳【又黃巾十萬焚燒青、兗,黑山、張楊蹈藉冀域】。
後漢書公孫瓚傳【初平二年,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勃海界,欲與黑山合。
瓚率步騎二萬人,逆擊於東光南,大破之,斬首三萬餘級。
賊棄其車重數萬兩,奔走度河。
瓚因其半濟薄之,賊復大破,死者數萬,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萬餘人,車甲財物不可勝算,威名大震。
拜奮武將軍,封薊侯】。
初平二年泰山太守應劭面對的黃巾軍只有三十萬,被應劭擊退後黃巾軍轉戰冀州,在東光之戰中被公孫瓚大破,損失慘重,又重新轉回青兗,半年後在兗州曹操面前出現的黃巾軍的數量可想而知。
而袁紹上書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是【又黃巾十萬】,可見黃巾軍男女老弱的實際數量不過十萬左右,真正的士卒才三四萬,而陳壽玩了次一以為十的戲碼。
三國志任峻傳【募百姓屯田於許下,得谷百萬斛】。
漢書王莽傳載【計一人三百日食,用糧十八斛】。
後漢書南蠻傳載【軍行三十里為程,而去日南九千餘里,三百日乃到,計人稟五升,用米六十萬斛,不計將吏驢馬之食,但負甲自致,費便若此】。
齊民要術【旋麥,三月種,八月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芒種, 五月節。
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以一個人一個月1.5斛計算,在壽張的百萬黃巾軍一個月至少需要糧草百萬斛,熬到到來年五月芒種的收穫季節,曹操至少要準備六百萬斛,可被史料吹噓在196年採取六公四民剝削法的屯田制在許縣也不過【得谷百萬斛】,所以曹操要是驟然多出一百萬多張嘴,根本養不活。
又根據後漢書,東漢鼎盛時期青州人口才370萬左右,隨著漢末戰亂人口減少,看來青州人口半數以上是土匪。
。
。
此外,今天壽張縣所在地的陽穀縣人口也就八十萬,因此所謂青州百萬黃巾就當它是一個笑話吧。
而黃巾軍的戰鬥力參考應劭的所為就可以知道了,應劭不過是研究【朝廷制度,百官典式】的文官,地盤官位僅是泰山郡太守而已,結果黃巾軍被應劭這個文官【連與賊戰,前後斬首數千級】輕鬆擊敗。
。
。
再來看看新任的兗州刺史曹操,在武帝紀中曹操的得力夥伴鮑信掛了,那詳細戰況到底怎麼回事呢?
引兩段大魏官方史料魏書的記載【太祖將步騎千餘人,行視戰地,卒抵賊營,戰不利,死者數百人,引還】。
魏書曰【太祖以賊恃勝而驕,欲設奇兵挑擊之於壽張。
先與信出行戰地,後步軍未至,而卒與賊遇,遂接戰。
信殊死戰,以救太祖,太祖僅得潰圍出,信遂沒,時年四十一】。
原來是曹操想玩奇兵去偷襲黃巾軍營地,結果騎兵跑的太快導致與步兵脫節結果被黃巾軍包圍截殺,依靠鮑信死戰才得以狼狽逃回,至於鮑信,自然掛了。
曹操倒知道孫子兵法【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可曹操怎麼不把孫子兵法往後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曹操到底怎麼看孫子兵法的。
魏書後面又記載【賊尋前進。
黃巾為賊久,數乘勝,兵皆精悍。
太祖舊兵少,新兵不習練,舉軍皆懼。
太祖被甲嬰胄,親巡將士,明勸賞罰,眾乃復奮,承間討擊,賊稍折退。
賊乃移書太祖曰:「昔在濟南,毀壞神壇,其道乃與中黃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
漢行已盡,黃家當立。
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
」太祖見檄書,呵罵之,數開示降路;遂設奇伏,晝夜會戰,戰輒禽獲,賊乃退走】。
魏書把一群農民吹成【兵皆精悍】,然後曹操被黃巾【數乘勝】。
最終曹操【被甲嬰胄,親巡將士,明勸賞罰】,【遂設奇伏,晝夜會戰】,【僅而破之】。
考慮到此戰可能是曹操第一次作為主將親自指揮戰鬥而不是靠袁紹的力量,打成這樣可以諒解。
評價:與黃巾軍作戰的軍事才能:應劭>曹操+鮑信。
曹操在這場戰事所表現出來軍事才能的上限也就是文官應劭的水平。
8
龍湊之戰地圖
黑圈是平原
綠圈是高唐
紫圈是齊國
桔圈是發乾
紅圈是龍湊
藍線箭頭是田楷與劉備逃跑路線。
8,192年初平三年底 龍湊之戰
武帝紀載【袁術與紹有隙,術求援於公孫瓚,瓚使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陶謙屯發乾,以逼紹。
太祖與紹會擊,皆破之】。
----------------------------------------------------------------------------------------------------------------------
武帝紀在這場戰役中記載了三個地方,分別是劉備所在的高唐,單經所在的平原,陶謙所在的發乾,具體是哪裡沒有記載。
根據譚其驤和方北辰的考證高唐在今山東高唐縣東北,平原在今山東平原縣南,發乾在今山東冠縣東。
其實根據地理位置,此戰就是後漢書袁紹傳里的龍湊之戰【三年,瓚又遣兵至龍湊挑戰,紹復擊破之】。
根據譚其驤和方北辰的考證,龍湊在今山東平原縣東南,恰好位於平原郡內,平原郡治所和高唐縣的附近。
龍湊與平原的直線距離約15公里,與高唐的直線距離約25公里,這樣不僅時間一致,地點也一致。
至於此戰的詳細過程只有漢晉春秋留存的袁紹給公孫瓚的信中寫到【孤又不獲寧,用及龍河之師。
羸兵前誘,大軍未濟,而足下膽破眾散,不鼓而敗,兵眾擾亂,君臣並奔。
此又足下之為,非孤之咎也】。
袁紹對公孫瓚想玩了一次渡河誘敵,結果還沒有誘完,公孫瓚的軍隊就崩潰了。
三國志先主傳【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
。
。
袁紹攻公孫瓚,先主與田楷東屯齊】。
此戰的結果就是公孫瓚返回幽州不再南下,田楷劉備只能從平原逃到齊地。
評價:在龍湊之戰中,武帝紀對於曹操的表現一筆帶過,與其後同樣有袁紹軍隊參與的匡亭之戰的記載有著天壤之別,可見此戰統帥是袁紹,而曹操只是從攻而已,並沒有什麼表現。
9,193年初平四年春 匡亭之戰
武帝紀載【四年春,軍鄄城。
荊州牧劉表斷術糧道,術引軍入陳留,屯封丘,黑山餘賊及於夫羅等佐之。
術使將劉詳屯匡亭。
太祖擊詳,術救之,與戰,大破之。
術退保封丘,遂圍之,未合,術走襄邑,追到太壽,決渠水灌城。
走寧陵,又追之,走九江。
夏,太祖還軍定陶】。
----------------------------------------------------------------------------------------------------------------------
三國志袁術傳【引軍入陳留。
太祖與紹合擊,大破術軍】。
三國志曹仁傳【太祖之破袁術,仁所斬獲頗多】。
三國志李典傳【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於壽張,又從擊袁術,征徐州】。
袁術一路攻城略地,打到陳留,當然曹魏史料全部予以避諱。
而曹操窩在鄄城的首要原因自然是兵力不足,曹軍將領有明確記載參與此戰的只有曹仁和李典叔叔李乾。
稍後曹操能夠主動進攻袁術的原因自然是袁紹派了大量援軍,而武帝紀自然隱瞞了袁軍參與的事實,只在三國志袁術傳中提到。
評價:此戰武帝紀描述的筆墨頗多,與同樣有袁紹參與的龍湊之戰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從武帝紀的記載字數看來,曹操表現算是出色,但其發揮出色的必要條件則是袁紹的援軍。
舉報 | 46樓 | 打賞 | 回復 | 評論
樓主:魔都兵工廠 時間:2015-05-16 21:57:48
10,193年初平四年秋-194年興平元年春 第一次進攻陶謙之戰
武帝紀載【下邳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徐州牧陶謙與共舉兵,取泰山華、費,略任城。
秋,太祖征陶謙,下十餘城,謙守城不敢出。
。
。
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
----------------------------------------------------------------------------------------------------------------------
三國志張邈傳【太祖之徵陶謙,敕家曰;「我若不還,往依孟卓。
」後還,見邈,垂泣相對。
其親如此】。
三國志陶謙傳【初平四年,太祖征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
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
謙退守郯。
太祖以糧少引軍還】。
三國志曹仁傳【從征徐州,仁常督騎,為軍前鋒】。
三國志于禁傳【太祖召見與語,拜軍司馬,使將兵詣徐州,攻廣威,拔之,拜陷陳都尉】。
三國志朱靈傳【初,清河硃靈為袁紹將。
太祖之徵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
紹所遣諸將各罷歸】。
三國志李典傳【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於壽張,又從擊袁術,征徐州】。
後漢書陶謙傳【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
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
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
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初三輔遭李郭亂,百姓流移依謙者皆殲】。
三國志先主傳【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謙遣使告急於田楷,楷與先主俱救之】。
曹瞞傳雲【自京師遭董卓之亂,人民流移東出,多依彭城間。
遇太祖至,坑殺男女數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
陶謙帥其眾軍武原,太祖不得進。
引軍從泗南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吳書曰【曹公得謙上事,知不罷兵。
乃進攻彭城,多殺人民。
謙引兵擊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救謙。
公引兵還】。
水經注卷二十五泗水【又往東南流過彭城縣東北】。
曹軍參與進攻陶謙的將領有明確記載的除了曹仁和李乾外,又多了個于禁。
但對於出征徐州來說,軍隊不算多,曹仁所督騎兵最多也就千人,于禁不過是軍司馬也是千人,而曹操如果自領一軍算五千人的話,那曹軍總數也不會超過萬人。
因此討伐主力自然是袁紹所派遣的以朱靈為首的諸將援軍,以諸將各三營計算,援軍不下萬人,這對於當時的曹操來說,數量是相當龐大的,只不過武帝紀一如既往的隱瞞袁紹的援軍。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戰績的水分可想而知。
按照武帝紀,曹操在初平四年秋進攻陶謙打下十餘城後,陶謙死守,可直到第二年興平元年春才回來,在有袁紹援軍的情況下,且一路上沒有任何關隘,曹操打下十餘城居然花了差不多半年時間。
再看後漢書陶謙傳才知道曹操把大把時間花在了大屠殺上,半年時間,以每日行軍三十里計算,行程至少可以達到兩千公里,以徐州的面積來看,足夠曹操在徐州屠幾個來回了。
此次討伐陶謙,唯有一場彭城大戰,但三國志武帝紀不記載,卻在三國志陶謙傳提及,一般來說在魏志中的報捷文書都會寫【斬俘萬計】或【斬首萬計】,唯獨此傳記載彭城大戰採用【死者萬數】,結合曹瞞傳來看,在彭城【死者萬數】的恐怕絕大多數是平民,曹操屠殺太多以至於堵住了彭城縣東北的泗水,而武帝紀不記載彭城大戰則是陳壽有意為曹操隱瞞屠殺的罪行,只在陶謙傳以【死者萬數】模糊死者的身份。
曹操屠殺的原因恐怕是因為戰事不順而泄憤。
曹操之父曹嵩被殺發生於此戰之後,而從三國志張邈傳曹操向張邈託孤來看,曹操的表現也顯然不像是為父報仇,更像是迫於袁紹的壓力。
討伐回歸後又和張邈對哭,說明曹操贏得磕磕碰碰,並沒有什麼收穫,在田楷、劉備救兵抵達後,曹操所得十餘縣盡皆得而復失。
評價:此次曹操討伐陶謙又是有袁紹派兵援助作戰,而其戰績也一如既往的有水分,戰事不順的曹操只能把怒火發泄到平民頭上,彭城的【死者萬數】大部分都是平民,陳壽的春秋筆法替曹操殺良冒功。
桃園三英之一——劉備個人簡介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
潛龍逆旅:劉備隱介藏形於平原郡時都做了哪些事情
最近我仔細研讀了《三國志》、《後漢書》等史籍,發現《三國演義》中有一個關係完全是錯誤的:即公孫瓚與劉備之間曾經是上下級關係,而不是友盟或者聯軍。 當然,首先劉備和公孫瓚都是涿郡盧植的學生,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