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這人是誰?他憑啥不能降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歷史的女人之三國系列第35期)

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關鍵的時刻,不僅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更決定著三國歷史的命運。

(當然這只是羅貫中筆下的歷史時刻,與三國正史有出入,我們今天談這件事的主要來源也是根據《三國演義》,但是也會略涉三國歷史,故而望各位朋友看的時候,能夠以事件為準,以人物為準,不要太糾結於正史或演義,說歷史的女人在次多謝。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前夕,(在《三國演義》中發生在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曹操順利得荊州之後,就想摟草打兔子捎帶拿下江東,這樣以來,以後就專心對付益州、涼州、漢中就可以了。

但是糟糕的事情往往都發生在驕傲和志得意滿的時刻。

此時的東吳集團得知曹操要來攻打的消息後,都非常震驚,因此江東方面也分為兩派:文臣基本全部主降,統兵將帥則基本主戰。

文臣主降的依據也是有根有據,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曹操勢大,當時曹操擁兵百萬(《三國演義》數據,勢同官渡之戰時的袁紹),這是最重要的因素,說白了就是打不過,何必打?最後還讓江東遭到兵亂,惹得百姓不能安定生活。

其實這一方面也透露了另外一個信息,那就是當時江東方面的文臣中,多是地方望族和豪族。

第二是曹操所代表的是東漢正統,雖然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但是漢獻帝畢竟還活著,還是有大批士族忠於東漢王朝的。

這也是東吳文臣主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東吳方面將帥主戰的理由也很充足,他們不像文臣那樣重視虛頭巴腦的所謂正統,他們講究的是實際利益,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們的出發點是軍事角度,也就是作戰。

曹操兵多為北方人,對於南方的氣候不適應,另外遠途而來,也是疲憊之師。

再則是作戰的方式,北方士兵多為重步、鐵騎,而這些優勢在江東完全發揮不出來。

但是對於南方士兵來說,則是取勝的關鍵,他們可以藉助於長江天塹,充分發揮南方水軍的巨大優勢,一舉擊潰曹操的大軍。

所以說,東吳將帥主戰是因為他們有必勝的把握。

而在江東主戰派中的代表人物則是周瑜和魯肅。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針對如何應對曹軍,孫權召集群臣開會商量對策時,周瑜不在都城,在前線統兵,所以只有魯肅在家。

所以當群臣都紛紛說投降的時候,孫權很無奈,心裡肯定也很窩火,但是沒辦法,也不能表現出來,所以他只好去上廁所,想去透透氣,再想一想該怎麼辦。

而魯肅則藉機跟了出來,也去上廁所。

孫權作為一方之主,那是絕頂聰明之人,就回身問魯肅,你怎麼看?魯肅就對孫權掏心窩子,說:「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

」用白話來說就是這幫傢伙建議將軍投降曹操,這實在是不能聽啊,這幫傢伙是在把將軍往火坑裡推啊,他們是坑你啊。

孫權說,你怎麼能說他們坑我呢?魯肅就繼續說:「將軍,你看啊,我們這些人,個個都是謀臣,憑的是靠能力吃飯,能在將軍這裡工作,也能到曹操那裡去工作,比如我,投降了曹操,以我的能力最終干他個州郡官職絕對沒問題吧,但是將軍你要是投降了曹操,你讓曹操怎麼安頓你啊?就算封你,也不過是個侯,總之官職不能高過曹操吧,你還談什麼稱王稱帝的大業啊?所以說,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著想,將軍也應該早做打算才是啊。

孫權聽了魯肅一席話,那是內心倍感溫暖,但是孫權這個人啊,心細如針,雖然有了魯肅一番話,仍然召回周瑜問詢。

那麼他問詢什麼呢?在孫權看來,主戰是他的內心所想,但是光有豪言壯語是不行的,他要可靠確定的對策。

所以問周瑜,如何才能打贏這場仗,於是周瑜就把敵我利弊一分析,以及如何作戰能夠成功一說,這下孫權心裡算是有底了,到這時候,他才把手頭早已備好的數萬兵馬交給周瑜,讓周瑜作為前線總指揮,對抗曹操的入侵大軍。

結語:根據魯肅的一番分析,便知「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對於孫權的重要性(當然在《三國演義》中還有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功勞描寫,不過按照孫權的城府來看,他主要是聽魯肅之話和周瑜的決戰部署)。

最終在周瑜的統領下,君臣一心,全軍同力,藉助於地理等優勢,成功擊敗了曹操的伐吳大軍,保住了江東基業。

單以這一節來看,魯肅這幾句話對於孫權的作用可以說具有再造之功。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人筆下平庸屬歪曲:魯肅忍辱負重促孫劉團結

將帥的才能,並不只限於排兵布陣,縱橫沙場。三國時代,英雄輩出,群星燦爛,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卻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無論在小說或在影視、戲劇中總是被人忽視,乃至遭到貶損,這便是東吳大將魯肅。在羅...

他的才能媲美諸葛亮,卻被三國演義黑成渣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尊劉貶曹的總方針下,不僅曹操被黑的跳進黃河都洗不乾淨,連帶著曾經和蜀漢作對的東吳,同樣被羅老人家有意無意的抹黑。比如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在《三國演義》幾乎碌碌無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