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益生平簡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侯益(886年-965年),唐末汾州平遙人。
一生經歷了唐末至宋初之間的整個五代十國時代。
祖父以農為業。
唐昭宗光化年間,李克用據太原,侯益前往投靠。
隨李存勖攻大名(今河北大名)、征幽州(今河北北部和遼寧南部)、破洛州(今河南洛陽),以軍功遷升為馬前衛指揮使。
李嗣源即位後,侯益曾平定朱守殷、王都等叛亂。
貶商州刺史。
後晉建立後,封奉國都指揮使,領光州防禦使。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六月,范延光舉兵反於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南)。
石敬瑭急令張從賓發河南兵數千人擊范延光,被范延光策反,反攻汜水,殺河陽節度使石重信,進逼汴州(今河南開封)。
石敬瑭對侯益說:「宗社危極,卿能為朕死耶?」侯益說:「率銳卒五千,必破賊眾!」石敬瑭遂命侯益與護聖都指揮使杜重威分兵討之,侯益至汜水遇張從賓眾萬餘人,迎頭痛擊,俘斬殆盡,張從賓軍敗,汜水幾為斷流。
以功拜河陽三城節度使。
天福五年(940年),遷鎮秦州。
歷官鳳翔軍節度使。
劉知遠即位,加侯益為侍中。
侯益知後漢兵攻入洛陽,加強防守。
947年,十二月,蜀主孟昶遣樞密使王處回招降侯益,又遣綿州刺史吳崇惲厚贈禮幣,侯益遂答應歸降。
劉知遠懷疑侯益與蜀軍有勾結,召客省使王景崇趕往鳳翔便宜行事。
侯益的從事程渥,和王景崇是同鄉,有舊交,勸王景崇勿滋事,不久劉知遠病逝,王景崇還在猶豫不決。
侯益甚為恐懼,當日率數十騎奔入朝中。
漢隱帝時,史弘肇、楊郇等人專權,侯益重金賄賂楊郇等人,得以擔任開封尹兼中書令。
乾祐元年(948年)趙思綰在永興(長安)兵變,鳳翔節度史王景崇依附反叛,景崇在鳳翔與李守貞勾通,盡殺侯益家屬七十餘人,只有一子侯仁矩在外得免。
三鎮連叛,汴京震動。
隱帝急派樞密使郭威前去討伐。
郭威卻起兵反漢,隱帝急派侯益與慕容彥超等守澶州(今河南清豐一帶)。
侯益投降郭威。
郭威即位,封侯益楚國公,改太子太師,後又改封齊國公。
顯德元年(954年)冬,以老年回到洛陽。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以耆舊老臣厚待,每年只要上朝一次。
乾德三年(965年)卒,年八十,追贈中書令。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他遠比馮道更傳奇!歷經11朝而不倒!從唐朝、五代活到了宋朝
五代時期,歷10朝不倒的馮道,已被吹成神,甚至被引入現代職場作為參考。但馮道絕不是五代官場第一人!因為有人歷11朝而不倒!相對於文官的馮道,此人還是武將!五代的官場,武將遠比文臣更難當,下場更悽慘!
五代:他才是政壇第一不倒翁!遠比馮道傳奇,歷經11朝而不倒!
五代時期,歷10朝不倒的馮道,已被吹成神,甚至被引入現代職場作為參考。但馮道絕不是五代官場第一人!因為有人歷11朝而不倒!相對於文官的馮道,此人還是武將!五代的官場,武將遠比文臣更難當,下場更悽慘!
百萬人口長安城最慘重的一次叛亂,全城僅剩萬人!
豐鎬遺子/書文;頭條號/睜眼看西安五代時期,後晉北平王劉知遠稱帝太原,發兵開封,立國為漢,史稱「後漢」,劉知遠為後漢高祖。當時鎮守長安城的是後晉大將河中節度使趙匡贊(不知道和宋太祖趙匡胤有關係沒...
契丹插手後晉人事任命,詰問石敬瑭「何以由節度使成為皇帝」?
續:《石敬瑭放開貨幣發行權,後晉成為歷史上少數幾個流通私錢的王朝!》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三月,范延光叛亂的塵埃落定。後晉高祖石敬瑭論功行賞,為褒獎歸德節度使劉知遠和忠武節度使杜重威,特將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