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除了荀彧外,還有另外兩個治世能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曹操確實是一代梟雄,縱觀曹操一生,南征北戰,可謂是一世之雄,而曹操能取得成功,也離不開他手下的文臣武將。

事實上,曹操手下文臣里,除了荀彧外,還有兩個治世能臣,他們在曹魏政權的建立和鞏固中作出了貢獻。

他們就是陳群和鍾繇。

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

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

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陳群為御史中丞,後又任吏部尚書,封昌武亭侯。

曹丕代漢,陳群為尚書令,晉爵潁鄉侯。

魏文帝黃初六年,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並錄尚書事,總攬朝政。

次年,曹丕崩,陳群受遺詔輔政。

魏明帝即位,晉封群潁陰侯,增邑五百。

公元236年病逝,諡靖侯。

《三國志》評價陳群:「陳群動仗名義,有清流雅望;泰弘濟簡至,允克堂構矣。

魏世事統台閣,重內輕外,故八座尚書,即古六卿之任也。

陳、徐、衛、盧,久居斯位,矯、宣剛斷骨鯁,臻、毓規鑒清理,咸不忝厥職雲。

」「追觀陳群之議,棧潛之論,適足以為百王之規典,垂憲范乎後葉矣。

鍾繇字元常,豫州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三國時曹魏政權的大臣,鍾皓曾孫,鍾毓、鍾會之父。

東漢末舉孝廉,累遷廷尉正、黃門侍郎。

曹操執政,任侍中、司隸校尉。

曹丕代漢,任廷尉,封崇高鄉侯。

明帝即位,遷太傅,人稱「鐘太傅」。

工書法,宗曹熹、蔡邕、劉德升,博取眾長,自成一家,尤精於隸、楷。

書若飛鴻戲海,舞鶴游天。

後人評其隸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書法家胡昭並稱「胡肥鍾瘦」。

與晉王羲之並稱「鐘王」。

臨終時授子會曰:「吾精思學,學其用筆,每見萬類,皆畫像之,其專摯如此」。

《三國志》評價鍾繇:鍾繇開達理干,…,誠皆一時之俊偉也。

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

陳群一生歷仕曹魏政權三代君主,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和政治制度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以及《魏律》也是其主持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晉時期開始,實行了三百多年,而《魏律》也是禮制典範,陳群可謂有治世之才;鍾繇以勇武被曹操重用,他鎮守關中有功,以功遷前軍師。

此後魏國建立歷任重要職務,功高德茂,有治世之才,能力不凡。

明朝學者王夫之:曹操以刻薄寡恩之姿,懲漢失而以申、韓之法鉗網天下;崔琰、毛玠、鍾繇、陳群爭附之,以峻削嚴迫相尚。

士困於廷,而衣冠不能自安;民困於野,而寢處不能自容。

故終魏之世,兵旅亟興,而無敢為萑葦之寇,乃蘊怒於心,思得一解網羅以優遊卒歲也,其情亟矣。

由此可見,陳群和鍾繇二人在曹魏政權里的作用,兩人也有治世之才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歡迎大家多多點讚和評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的謀士緣何成為曹魏的託孤重臣?

207年,劉備在荊州求訪名士,親自拜見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你手下的謀士都是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於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劉備對此十分信服,親自前往隆中,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

淺談司馬氏顛覆曹魏政權的根本原因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自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三國的故事,曹魏政權經過幾代後,為何被司馬氏給顛覆了?這一直是件讓人討論不休的事,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分析下。話說司馬懿誅殺曹爽後掌控了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