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劉備拋棄而轉投曹操,最終竟成了曹魏帝國的三朝元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他年輕時跟過劉備,後來被拋棄而投曹操,竟成了曹魏的三朝元老
孔融何等樣人,由此可知陳群德才兼備(當然,絕對不是彌衡那一路,汗)。
正史還有頗多事例,如後來皇女曹淑(?應該是吧)死去,皇帝異常哀痛,喪儀過奢不合禮制,他便上書勸諫,由此可見是正直敢言,極重禮法。
其後他制定的九品中正制,也可見他對禮法的重視。
另外,其父陳紀任大鴻臚時,曾議司法典刑之事,陳群也深通於此,從後來阻諫曹公恢復肉刑可見一斑。
在三國前期,劉備一直如喪家之犬,奔走於四方諸侯,雖有匡扶漢室的決心,卻沒有與之相稱的實力。
究其原因,人們普遍認為是因為他身邊少了一位經天緯地的頂級謀士。
在新野得到徐庶後,劉備相見恨晚,後來又不辭辛勞請諸葛亮出山,都體現了劉備對謀士的器重。
但是早在劉備做豫州刺史的時候,他就曾得到過一位不世出的奇才。
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
他出身名門,祖父任東漢太丘長,父親任大鴻臚。
他創立的九品中正制是科舉制之前最重要的選官制度。
劉備為豫州刺史時,陳群為別駕。
當時徐州刺史陶謙病重,將徐州讓予劉備,當時陳群就勸阻他不要接受。
因為劉備的實力還很弱,現在生存在群雄的夾縫中,一旦接過徐州,就會與當時實力非常強大的袁術正面交鋒,而後方的呂布也蠢蠢欲動,不會讓他獨吞這塊肥肉。
這樣一來劉備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腹背受敵。
但是劉備建功立業的心情非常迫切,沒有接受陳群的建議。
果然劉備陷入了與袁術的爭戰,呂布趁機襲取下邳,又與袁術兵合一處。
劉備兵敗,這才痛悔沒有聽從陳群的勸告。
陳群自感未遇明主,心灰意冷之下離開了劉備,隨父親居於徐州避難。
公元198年,曹操入主徐州,看中了陳群,並任其為司空西曹掾屬,後又轉任參丞相軍事。
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陳群為魏國的御史中丞。
當時天下大亂,犯罪行為日益頻繁,陳群的父親等人主張恢復肉刑。
曹操也有恢復肉刑的打算。
他對陳群說:「昔日陳鴻臚(陳群之父陳紀,曾任大鴻臚)以為死刑有可加於仁恩的用途,正是在說這方面的事。
你可以給我講講你父親的理論嗎?」陳群說道:「我的父親認為漢代廢除肉刑而增加笞刑,這本來是出於仁心惻隱,結果卻使更多的人受刑而死,這就是所謂的名輕實重。
表面上看起來廢除了殘酷的肉刑,但人民卻由於不畏懼犯罪而輕易犯罪,結果反而死的人更多了。
罪名輕,人就容易犯法,實際處罰很重則傷害了百姓。
如今以笞死之法去代替所有不殺生之刑罰,這是憐惜人的肢體而輕視人的性命啊!」鍾繇也對陳群的說法表示贊同,而王朗及其他大臣則多認為不可恢復肉刑。
曹操雖然認同陳群之言,但因為軍事未罷的緣故,所以先擱置這一政議。
三國時期,魏、蜀、政權均各自立法,其中最有影響、最具代表性的律是《魏律》。
魏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年),鑒於漢代律例煩亂,命陳群、劉劭等人制定新的律法。
陳群等在漢《九章律》的基礎上增加九篇,制定《魏律》十八篇,由於它是對漢律的改革,故當時稱為《新律》;為了同北朝的魏律相區別,通常稱作《曹魏律》。
秦漢早期法律的突出特點是繁多龐雜。
《魏律》在繼承的基礎上,對秦漢法律進行了較大改革。
體例上,將《法經》中「具律」改為刑名,置於律首。
「具律」是《法經》的總則和序列,即總論性的律文。
「具律」在漢《九章律》中處於中間的位置,說明漢代並不將其視為具有總則性質的篇目,與後來的《刑名》比較,缺少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魏律》把其位置由原來的中間提到律首的位置,突出其重要性,這開歷代法典首列名例篇的先例。
《魏律》十八篇篇名分別是:刑名、盜律、劫略、賊律、詐律、毀亡、告劾、系訊、斷獄、請賕、興擅、乏留、驚事、償贓、戶律、捕律、雜律、免坐。
魏律新增篇目,是因為注意到此前法律的缺陷,「篇少則文荒,文荒則事寡,事寡則罪露」,因此「今制《新律》,宜都總事類,多其篇條」。
將漢律中不同篇目中內容相近的法律條文重新整合,另立新目。
通過這種方式,《魏律》與漢律比較,在篇目和內容上做到名實相符,解決了兩漢法律名實不相一致的混亂現象。
《魏律》還將維護官僚貴族特權的「八議」制度正式列入法典,取消了漢律中的宮刑,縮小族刑連坐範圍將法定刑分為死、髡、完、作、贖、罰金、雜抵罪七種。
青龍三年(公元235年),皇帝徵發百姓營建宮室,百姓因而錯失農耕時機。
陳群上疏奏說:「大禹繼承了唐、虞的盛世,卻仍然不看重修建宮室,厭惡豪華的衣服,何況當今自漢靈帝死後,天下大亂,老百姓所剩不多,比起漢文帝、漢景帝時,現在戶口超不過那時的一個大郡。
再加上邊境戰事頻繁,將士勞苦,如果再遇到旱澇災害,國家的憂患可就深重了。
況且吳國、蜀國尚未消失,國家還很不安定,陛下應該趁他們還沒有興師進攻,加緊訓練軍隊,鼓勵農耕,做好準備,嚴陣以待。
現在陛下捨棄這些當務之急,反而先建宮室,臣恐怕老百姓會日漸睏乏,將來拿什麼來抵抗敵兵呢?當初劉備從成都來到白水,驛站內建造了許多接待來往過客的房舍,徵用耗費了不少勞役,太祖就認為他在勞民。
如今,中原地區像這樣耗費勞力,正是吳國和蜀國所希望的,這可是關係到國家安危的大事,希望陛下能好好考慮這件事。
」魏明帝曹叡答道:「滅吳蜀與建宮室,也可以一起進行,一起完成。
滅吳蜀後,罷兵守城,怎麼可以再徵用勞役呢?你是司空,和當年建未央宮的蕭何一樣,自然有建造宮室的職責呀。
」陳群又說:「從前漢高祖劉邦只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滅亡後,宮室都被大火燒毀了,因此蕭何才修建了武庫和穀倉,這些都是急切需要的設施,可漢高祖看到這些建築造得很壯麗,仍然氣沖沖地責備蕭何不該把它們造得過分豪華。
如今吳、蜀尚未平定,實在不應該大興土木。
當年漢明帝想蓋德陽殿,鍾離意勸諫,就停止了修建,許多年後才又蓋成,殿成之日,他對群臣說『假如鍾離尚書在,這座殿是蓋不起來的』。
其實作為皇上哪是怕一個大臣呢?實在是為天下的百姓啊!」曹叡聽了,有所頓悟,把營建宮殿的規模大大縮小了。
陳群就是這樣,從不在大庭廣眾之下講皇帝的錯誤,有問題直接上書,照顧皇帝的顏面。
他前後上了幾十個奏疏,每次上奏都不跟任何人提起,並且銷毀文件的草稿,連家裡子弟都不知他上書的事。
當時人都譏笑他尸位素餐,後來朝廷編撰名臣奏議,大家從宮中看到陳群進諫的奏書,無不感慨稱讚。
陳群一生歷仕曹魏三朝,是曹魏政權的股肱之臣,是曹魏文帝、明帝時期最重要的謀士。
陳群還是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創始人,九品中正制是我國古代三大用人選官制度之一,它是曹魏政權為了拉攏士族而建立的,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曹魏政權。
陳群處於秦漢早期律法向封建成熟律法的轉折時期,其以出眾的才華,為曹魏法律制度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不乏開創性貢獻,對後世影響深遠。
劉備遺憾錯過的三大牛人!若有他們輔佐,或將統一天下!
三國中,要說到經歷最具曲折的人,恐怕要屬劉備了。劉備二十來歲就參與鎮壓黃巾亂黨,可年近五十歲依然四處漂泊,沒有取得什麼建樹,可謂十分悲慘。而曹操命運則完全不同,自從起義以來,一路順風順水,天下大...
劉備一生錯過的5位頂尖人才,其中一位能力甚至和諸葛亮不相上下
三國時,蜀漢政權的建立者劉備是一個知人善用,廣納賢士的主公。劉備為了招攬賢才,可以主動放低自己的身段,向能人展現自己的真誠,這一點可以從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看出來。
是誰預言劉備不能在徐州成功?
徐州牧陶謙臨終時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原本不想答應,但經不住孔融和陳登的一再勸說,最終答應下來。不過,劉備這個徐州牧椅子還沒有坐穩,就被呂布奪去,妻子兒女也成了呂布的俘虜。為了這個,劉備不但要忍...
三國有一位謀臣,可惜劉備不要,最後此人影響了整個封建皇朝發展
在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前,就曾經遇到過一位超級謀士,但是這位謀士見劉備不是他的菜,選擇了離開,說是劉備拋棄,還不說是這位謀士嫌棄劉備裝備不好又不聽話。且聽我速速道來這位仁兄是誰。
陳群——大家快來欺負老實人!
原創精彩不斷,歡迎點擊關注,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三國歷來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時期,但是在學術界,三國的影響力其實還沒有之後的南北朝大。而且在中學的歷史書上,關於三國的篇章大都草草了過,甚至就一筆...
劉備最看不起的一個人,卻讓整個曹魏政權全部淪陷
提到劉備的謀士肯定所有人都會立即想到諸葛亮,如果沒有這個人,劉備後來會怎樣就不得而知了。可是實際上在諸葛亮之前,他還曾經有過一個謀士,只不過這個人並沒有得到重視,當年,在劉備剛剛成為豫州刺史的時...
此人是劉備第一個謀士,不被重用,如果在,劉備或許成就更大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從涿郡起兵以來,一直就顛沛流離,沒有固定根據地,只能依附於其他諸侯,雖然麾下有關羽和張飛這樣的猛將,卻沒有一個可用的謀臣。好不容易在徐州牧陶謙的推薦劉備擔任了豫州刺史,算是...
他本該是蜀國的法制建設大才,卻因劉備不聽其言最終歸於曹操之手
蜀之臣,諸葛孔明善軍事,李嚴管後勤糧草,馬謖致於外交,蜀國治理上這三點都格外突出,唯獨禮儀法制建設上並不足以完善,否則也不至於諸葛亮最後北伐窮兵黷武,造成國力衰退。然而事實上蜀國本該有著這樣一位...
曹丕託孤,除了曹真、曹休、司馬懿,為何還有陳群?真相來了!
曹丕去世時,臨終託孤年幼的曹叡給4位輔政大臣,分別是陳群、曹真、曹休、司馬懿。大家都知道曹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丕的同族兄弟,隨曹操、曹丕征戰多年,屢立戰功,是當時曹魏的宗親重臣。而司馬懿則是...
曹操手下除了荀彧外,還有另外兩個治世能臣
作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曹操確實是一代梟雄,縱觀曹操一生,南征北戰,可謂是一世之雄,而曹操能取得成功,也離不開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事實上,曹操手下文臣里,除了荀彧外,還有兩個治世能臣,他們在曹魏政權...
此人地位絕不在司馬懿之下,曹魏三朝元老重臣,堪稱治世之才!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出現過大量的謀士軍師,其中諸葛亮和司馬懿也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兩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非常出名,無論在電視上面,還是在史書上面做了主要的描寫。而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堪稱治世之才的...
三國真正的治世之能臣,遠超司馬懿,發明一制度影響後世四百年!
此人出身於魏晉時期的望族「潁川陳氏"。後來成為曹魏的重臣。在曹丕建立魏國沒多久,他就向曹丕提出了一項影響後世幾百年的選官用人制度,這套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
劉備錯過了他後悔不已,後被曹操重用,影響了整個封建王朝的發展
這裡我們要說人物是河南許昌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魏的重臣。三國鼎立的格局形成之前,劉備由於裝備不足,於是便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奔波於各路諸侯之間,給他們打下手。其實劉備當時就是少了個出謀劃策...
此人是寒門的噩夢,內政能力不輸諸葛亮,劉備錯失他如同自斷一臂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六十七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如今學子們發揮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地位的第一選擇,高考制度的出現,令人們議論紛紛,似乎這種制度的弊大過於利,可是,他們...
他親歷三個朝代,劉備錯過了他,卻被曹操重用,成了劉備最大損失
劉備,不管在正史還是野史中,都是一個禮賢下士的君王。可是,在三國時期,劉備相比其他兩個君王,卻是最狼狽的,每次都被各路諸侯欺負。雖然劉備時時刻刻都想要復興漢室,可是卻始終沒有強大的實力。人們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