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狩獵時與功臣們進入樹林後讓對方殺了自己,眾人慌忙磕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古代,開國皇帝總是繞不開殺功臣這種有違道義的事。

比如劉邦,殺了幫他開疆拓土,身經百戰的韓信、彭越等人。

而明朝開國皇帝的朱元璋,也是白手起家,隨義軍一路從草根到帝王,但是他還是用了種種理由殺了許多功臣,比如藍玉、胡惟庸等人及其受牽連的龐大組織。

劉邦

劉邦殺功臣,是因為他怕功高蓋主,怕有一天自己控制不住那些陪他出生入死的兄弟。

而朱元璋殺功臣,是怕這些功臣居功自傲,將來自己死後子孫掌控不住局面。

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打江山的時候,需要有能力的人,而守江山的時候,更需要聽話的人。

歷史上還有一個開國皇帝,此人得江山的手段可謂是「半打半送」,他就是黃袍加身的趙匡胤。

趙匡胤是一個幸運的人,自從入軍隊,就深得老領導後周舊主柴世宗賞識。

隨著自己的努力,和自己戰爭經驗的不斷積累,再加上自己曾經歷過兩代君王,讓趙匡胤在軍隊中樹立起了很高的威信,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趙匡胤

柴榮病死後,趙匡胤等人成了後周的頂樑柱,太子年幼,柴榮託孤,此時如果不反那麼年幼的新皇也遲早會把大家帶到溝里。

於是大家一合計,乾脆選個有能力的人,另開新朝。

於是,趙匡胤就被推舉出來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沒有流多少血,宋太祖就這樣白白撿了個王朝。

雖說有點不仗義,畢竟柴榮生前曾對趙匡胤既信任又欣賞。

但是仔細想想,如果在那個戰亂不斷地年代,把國家大事交給一個小孩子處理,那麼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於是乎,趙匡胤搖身一變,就從將軍變成了皇帝。

宋朝開國之後,趙匡胤組織了一場狩獵比賽。

這次比賽,趙匡胤召集全國的節度使一同參加,相當於一次聚會。

當然,那些參加的武將們,自然是想在新皇帝面前好好表現一番。

這裡面,不乏一些隨趙匡胤一起出生入死的老部下和功臣。

黃袍加身

雖然是狩獵,但是弓箭可不長眼,在那樣的環境裡,皇帝的安危是很難保證的,所以通常皇帝都會在圍場狩獵,而且身邊要配有頂級的侍衛保護。

但是趙匡胤沒有這樣做,他一人一馬,只帶了弓和箭,輕裝上陣。

這次打獵,皇帝和大臣們收穫都頗豐,到了傍晚,本該結束這次狩獵的活動,回宮休息了。

但是趙匡胤一點疲勞的樣子都沒有,仿佛正在興頭上,他騎著馬進了一片深山老林,大臣們趕忙跟上去。

到了樹林深處,趙匡胤突然停下馬,把大臣們聚集到一起說:「此處無人,爾輩要作官家者,可殺我而為之!」

意思是這裡四處無人,誰想殺我就動手吧!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這些功臣們十分驚恐,紛紛下馬磕頭如搗蒜,不停地表達自己的忠心和對趙匡胤的擁護。

看到這個景象,趙匡胤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和這些大臣一起回了宮。

杯酒釋兵權

事實上,趙匡胤一直都十分忌憚武將,從他自己走過的路來看,他認為武將掌兵權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

所以,即便這些武將多次表示自己一定忠心追隨太祖,但後來趙匡胤還是來了個杯酒釋兵權,處處限制武將的權力,把武官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打工者。

宋太祖的這種做法確實讓武將篡權的可能性幾乎變成了零,即便岳飛訓練出了赫赫有名的岳家軍,但是如果朝廷不下令,他仍然調動不了一兵一卒。

一個朝代滅亡的方式有千萬種,他這樣做雖然從一方面控制住了這種隱患,但是無形中也把宋朝的軍事力量變成了短板。

宋朝的軍隊實力並不弱,但在如此壓抑的環境之下,武將的才華得不到施展,真正的大權大都掌握在一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文官手中,最終導致宋朝在喪失血性之後慢慢滅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宋朝的那些事!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 夾馬營 ,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 郭威 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征南唐,多有功績。 後周...

同是開國皇帝 劉邦和朱元璋的情商跟他比就是渣

打天下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當。高收益顯而易見,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只要跟對了人,封王封侯自不在話下。然而風險也是相當之高,這不止表現在爭霸過程中的高失敗率,即一將功成萬骨枯,還表現在天下安定之...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簡單介紹 結果如何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發生在宋朝時候的事情,在宋朝剛建立的時候,趙匡胤想到自己是被部下擁戴當上皇帝的,他一直擔心自己手下的武將也有可能被手下們黃袍加身。後來,趙匡胤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這些武將對...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大宋走上一條不歸路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個朝代。這個朝代,中國的人口首次超過一億。是中國曆朝歷代最富庶的時期,老百姓的生活甚至比現代人都高。連賣饅頭的住的都是獨棟別墅。但這個朝代也是5000年里唯一個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