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降於晉,那三國君主下場如何?劉禪活的最瀟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漢朝皇權旁落,內有宦官作亂,外有外族入侵,一統的王朝戰亂不斷,諸侯再次掀起戰爭,由開始的十八路諸侯王,最後只剩下三家獨大,魏、蜀、吳,三國鼎立但也挨不過歲月催人老,三位君主相繼去世,最後活得久的司馬懿掌權,司馬炎代魏最終一統三國,那麼三國的亡國之君待遇如何呢?
263年,鄧艾偷渡陰平,克綿竹,諸葛父子戰死後,劉嬋獻城投降。
為了防止其作亂,將其移居至洛陽,封為安樂縣公。
樂得逍遙的劉嬋就這樣度過了餘生,享年64歲。
相信大家對樂不思蜀這個典故有所了解這裡作者就過多的著墨。
重點講下後兩位。
魏國在段時間內經歷了五個皇帝,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奐共五代皇帝,個個都是活不久,如果真的能多活上十年,相信也不會皇權歸到活的久的司馬懿。
司馬昭為了更好的掌握朝政,260年密謀殺了曹髦,立曹奐為帝,意思就很明顯了傀儡皇帝.
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繼續擔當相國之位,後來乾脆篡位建立晉朝,魏國就此滅亡,同年十一月被封為陳留王,繼續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都仿效魏國初期的制度,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
其地位、待遇、結局可以說是歷代亡國之君中最好的。
司馬家念及舊情,對曹奐的待遇比安樂無憂的劉嬋要很多了。
作為亡國之君僅此一例。
最後一個王國的東吳;作為三國歷史最久的國家,雖然早期名義上歸於魏朝,但在229年孫權武昌稱帝,隨後遷都建業。
相比其他的短命皇帝來說,孫權有著活的久的優勢,不過到了兒子這一輩,也逃脫不了短命的遭遇,公元264年,孫皓繼位,在位初期雖施行過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
280年,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西晉。
司馬炎節儉了孫昊,賜號歸命候,輸就輸在這個人太較真,死時年僅42歲。
相比之下,三位亡國之君,曹奐一路走的戰兢兢,但也成為了最好命的亡國皇帝,可謂是祖上積德。
三國第一壽星:活了92歲,歷經九位皇帝,跨了三個朝代
三國是一個亂世紛爭的時代,名將輩出,後期的各類衍生作品也是層出不窮。但是這段讓無數人為之興奮的時代背後卻是無盡的殺戮。自黃巾之亂開始,黃河流域屢遭戰爭,兵禍連年,十室九空造成了大量的人口非正常死...
中國歷代帝王簡史6(三國)
從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劉協禪位,正式登基稱帝建立魏國起,到公元280年吳國最後一位皇帝孫皓向西晉投降,東吳正式滅亡止,這整整一個甲子年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被稱為三國時代。三...
魏蜀吳三國末代皇帝都是怎麼亡國的?他們是怎麼死的?
三國的故事精彩絕倫、叫人喝彩,從鎮壓黃巾軍起義到最後的三國歸晉,中間湧現出了太多太多的文臣武將。曹操、劉備、孫權經過與各路諸侯的精彩對戰,最後終於形成三國鼎立。作為開國皇帝的曹魏曹丕、蜀漢劉備、...
代漢稱帝的曹丕,如何能想到僅四十餘年後,歷史竟再次重演!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到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此時,大一統的漢王朝就此結束,各國開始割據,政權頻繁更替,我國歷史開始進入一段長達360餘年的大...
司馬炎一統三國後,魏蜀吳的末代皇帝結局如何?
公元280年,西晉吞併東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在秦始皇、劉邦、劉秀之後再一次完成了統一。類似於秦始皇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一樣,司馬炎也面臨如何對待魏蜀吳三國末代皇帝的問題。當然,嚴格來說...
三國末代皇帝的結局如何?均得以善終,但此人最幸福
東漢末年,天下十分動盪,各路豪傑之間戰爭頻發。經過多年在征戰,曹操、劉備和孫權,從眾多牛人中脫穎而出,各自建立了政權,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令人意外的是,魏、蜀、吳三國終究被司馬家族所滅掉,建立了...
三國統一後的亡國之君結局怎麼樣
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縣公,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某日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囑咐演奏蜀中樂曲,並以歌舞助興時,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獨劉禪...
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子孫福澤居然延續了214年
縱觀各朝歷史,皇帝一直是個高危職業,而亡國之君更是高危中的高危,下場基本都很慘,但是也有極特殊的例外,今天我們就說說歷史上哪朝的亡國之君結局最好。
三國歸晉後,魏蜀吳的亡國之君待遇如何?劉禪地位不高但活的最久
漢末風雲四起,群雄雲集,最後只剩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在之後的時間裡,雖然三國間互有征伐,但卻影響不了大局了;這種情況在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人雄陸續死後,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