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長坂坡嚇破敵人膽,但他同時也出了一個「笨主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飛勇冠三軍,是一員猛將,在不斷的戰鬥實踐中,他也逐漸學會了使用智慧,縱觀他的一生征戰,義釋老將嚴顏,計勝大將張郃,足以表現他的粗中有細。
但有時用智卻很膚淺,雖用了計謀,卻弄巧成拙。
長坂坡一戰中,張飛計阻魏軍,勇猛嚇破敵人膽,看得人熱血沸騰,但他的計策卻只阻止了曹操軍隊很短暫的時間,就不攻自破了,他出了個什麼「笨主意」?
長坂坡張飛斷後,讓劉備前走,張飛引二十餘騎,在長坂坡橋東一片樹林中,做了疑兵,馬尾栓樹枝來回馳騁,揚起滾滾塵土。
曹操率軍來到長坂橋前,見張飛怒目橫矛,又見樹林中塵土打起,恐怕中計,不敢近前。
張飛大喝一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只嚇得曹操身邊的夏侯傑肝膽俱裂,倒於馬下。
曹操兵馬一時混亂退卻,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其實這時的張飛也是心虛的,見曹操退去,趕緊讓人把橋拆了,然後帶著士兵追上劉備。
劉備一聽張飛退去曹兵還很高興,卻又聽到張飛說把橋拆了,頓時焦急,對張飛說「你勇則勇矣,可惜失於計較。
如果不斷橋,曹軍恐有埋伏,不敢進兵;今拆斷了橋,曹軍料我軍膽怯,必來追趕。
」果然曹操聽到張飛拆了橋,斷定必無伏兵,馬上命一千人造橋,連夜過橋追擊劉備。
張飛拆橋顯然是個「笨主意」,笨在思維太過膚淺,只想其一不想其二。
遇事必然要思考,但思維要衝破眼前局勢的束縛,不能只考慮眼前而犧牲未來,更要儘量高瞻遠矚預見事情的發展。
諸葛亮在華容道借關羽之手放曹就顯示了其深刻的思維,張飛長坂坡拆橋則凸顯了其思維的不成熟。
正確的思維應當廣闊,前前後後、方方面面,抓住問題的全部,不忽略重要的細節,要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思維傾向。
我們不能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造成新的問題。
張飛長坂坡拆橋看似延長了曹操的進攻時間,但卻暴露了劉備軍隊實力不濟的實情,引發了更大的危險。
膚淺的思維還會使人被假象所干擾。
春秋時期鬼谷子的兩個徒弟孫臏和龐涓的戰鬥中,龐涓看到孫臏的部隊第一天壘灶10萬,第二天變成5萬,第三天變成3萬,就以為孫臏的部隊逃跑眾多、戰鬥力極弱。
結果正相反,龐涓中計,最終兵敗身亡。
如果他能動動腦筋想想究竟,也許就不會是這個結局了。
中國古代最聰明的人:諸葛亮最多排第三,第一你猜不到!
中國五千年歷史,留下了不少聰明人的典故。今天我們對這些最聰明的人進行一個排行,諸葛亮是我國古代的智慧星,但他最多只能排第三。第四名:楊修。關於三國時期的楊修是曹操手下的一名謀士,私彩方框。對曹操...
這十個人才是三國正史的最佳陣容
曹操(主帥)官至:魏王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主要戰績:對內消滅袁紹、袁術、劉景生、馬超、呂布、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打敗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北方。趙雲(中軍護衛)官至:鎮軍將軍評價:...
當陽橋上張飛真的是嚇退了曹操,還是曹操有意為之?
《三國演義》里有這麼精彩的一幕:張飛立馬於當陽橋上,大喝一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加上身後青羅傘蓋、旄鉞旌旗,硬是將多疑的曹操逼走。分析曹操撤退的原因,有這麼幾個方面。
他是三國最受尊敬的英雄,亦是第一趣人,劉備就曾哭笑不得
張飛世居涿郡,家中頗有莊田,平素以賣酒、殺豬為生,沒有顯赫的家世,也無什麼靠山和後台,也就一個小地主。平日裡接觸的大多是鄉里鄉親,終日與平民階層打交道。張飛的文化修養也不高,說起話來既不像劉備...
張飛長坂上一聲吼,為何嚇得曹操的大將不敢應戰?
「燕人張飛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長坂坡上張飛這一聲吼,驚得曹操十萬大軍不敢輕舉妄動,成功掩護了劉備的撤退,長坂坡一戰也成就了張飛的赫赫威名。那麼問題來了,當時曹操手下可是有張遼、張郃、許褚等...
曹操征伐荊州時為何被嚇退兵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