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深耕鎖曹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銅雀台賦》相信大家都非常熟識,是東漢末年曹植在今天河北省邯鄲市臨漳鄴城銅雀台落成的時候所做的一個作品,它是漢賦當中的經典之作。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銅雀台最終是沒能鎖住二喬,卻鎖住了另外一個悲情男人,他就是曹操的小兒子曹植。

曹植是三國時魏國詩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個兒子。

曹植自幼聰慧,下筆成文,被曹操認為是最能定大事者,也是曹操的驕傲。

然而一部七步詩留給後人的卻是曹植處處受限制和被打擊的鬱郁不得志的文人形象。

實際上,曹植不僅武術超群,而且文才蓋世,是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

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文武雙全的曹植壓抑了心中的英雄氣概呢?在我看來,除了曹植狂放的文人秉性之外,《銅雀台賦》的問世也已成為他心中難以言說的宿命。

建安十五年,曹操擊敗了袁氏,基本平定了北方。

就在漳河畔大興土木,修建了銅雀台,銅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遠,中間各駕飛橋相連。

曹操召集文武,在台前進行比武大會,也令幾個兒子登台作賦,一時高興。

其中的曹植是下筆成章,作出了這部傳世的作品《銅雀台賦》。

曹操一看自己的三兒子真給長臉,聽完之後也感覺非常不錯,大加讚賞,當場封曹植為平原候,並且勉勵說:「思當之所行,無愧於今。

今汝已長成,可不勉哉!」說實在的,曹操的嘉許之言不可謂不真實,但是呢,他沒有料到自己的一句話會給兒子帶來什麼樣的人生災難。

自打《銅雀台賦》的問世,二十歲的曹植便身不由己的陷入一個又一個陰謀和陷阱之中。

少年時代的曹植,就有寄身風刃端,衝殺於戰場的凌雲壯志。

所以,他從小刻苦學習諸般武藝,並習得劍術刀法還有騎射的出色本領。

青年時代的曹植已經多次隨父出征,其後又多次率兵打仗,幾乎每次都能夠凱旋,不愧是一名馳騁沙場的少年英雄。

曹操一向重視人才,我們都知道,但是曹植呢不是長子,要將其王位交給這個文武全才的兒子的話,就必然要打破立長不立幼這個老規矩。

曹操對曹植表示出了特別的寵愛,並且多次像身邊的人表示「吾欲立為嗣」。

那此次關於《銅雀台賦》的讚許還有嘉獎既讓曹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陶醉,還有對王位的憧憬。

又讓身為長子的曹丕對這個弟弟產生了嫉恨之情,也為曹植以後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三國志裡面呢並沒有關於楊修幫助曹植謀劃的記載,但是卻對曹植的文人秉性做了傳神的刻畫,裡面有這樣一段「有一次,曹操派曹植帶兵出征,帶兵出征是掌握軍權的象徵啊,這肯定是大好事呀,是曹操重點培養的徵兆呀。

結果曹植在出征之前,竟然還在睡覺。

曹操派人去傳曹植的時候,傳了好幾次都沒傳來。

曹植呢,醉了,睡得不醒啦,曹操一氣之下就取消了曹植帶兵的決定。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曹植只配當個不拘小節的文學家,難以當足智多謀的政治家。

因為更多的時候他還是意氣用事,而三國演義對於曹植和曹丕之間他們對王儲的爭奪呢描繪的是十分的精彩。

雖然不是歷史真實,但是卻符合人性的真實。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去閱讀,可以去體會。

在銅雀台賦當中有這樣一句:」連二喬於東西兮,若長空之系蝃蝀。

「被後人改為」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並被諸葛亮巧妙的加以利用。

曹植在《銅雀台賦》當中的這個喬指的是普通的橋,也就是銅雀台中的橋。

而諸葛亮故意將兩座橋解釋為東吳喬公的兩個女兒,一個是大喬,一個是小喬。

以此來激怒周瑜,堅定他作戰的決心。

從而贏得了赤壁之戰的偉大勝利,也徹底毀滅了曹操統一中華的英雄夢。

後來曹操沒有堅持廢曹丕而立曹植為王,是不是也與這個典故有關聯呢?現在已經無從考證。

而《銅雀台賦》並沒有給曹植帶來什麼福分,這確是真的。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銅雀台到是永固了不少年頭,但是它象徵著曹魏政權並沒有樂終古而未央。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一直到了唐代,大詩人杜牧還在嘆息,銅雀台沒能鎖住二喬,卻是鎖住一代英雄曹子建的凌雲壯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銅雀台沒有鎖住二喬,到底鎖住了誰呢?

銅雀台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東漢末年,曹植在今天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鄴城銅雀台落成的時候所做的一個作品。它是漢賦當中經典大作!東風不予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銅雀台最終是沒有鎖住二喬,卻鎖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