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封陰陽巡查使,關羽被封伏魔大帝,劉備死後變成什麼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94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關於「劉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便頗有爭議,有人認為他真仁義,有人認為他僅是偽善;有人說他是真英雄,也有人說他是偽君子。
然而,在聽評書,看畫本長大的老一輩人眼中,劉備的形象,卻出奇的統一,即劉備仁義,且代表著正統,但是他本人非常無能,他的江山都是哭來的。
在他們看來,劉備僅是憑藉漢室血統,以及一顆仁義的心,便吸引了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人的輔佐,而且哭來了荊州和益州,若論真本事,大約是沒有。
我們都知道,張飛死後,很快就有了廟宇。
嘉靖《雲陽縣誌》卷上載謂:「張桓侯廟:在治江南飛鳳隅,漢末建。
元順帝敕修。
國朝重修。
嘉靖18年知縣楊鸞、主簿張一凡重修。
」 而宋代曾鞏寫的閬中〈桓侯廟記〉,則謂 「州之東有張侯之冢,至今千有餘年,而廟祀不廢。
」
據《桓侯靈異記》稱,張飛是當地的城隍,能管政事,能斷冤獄,能保風調雨順,也能預防瘟疫,甚至送子觀音的活計,他也敢搶。
或許是能者多勞吧,據說後來人們又給他加了,陰陽兩界大巡環使的稱號,兩界中的不平事,全要歸他處理。
關羽就更不容易說了,從宋徽宗趙佶開始,他執政24年,關公得到4次褒封,從「忠惠公」到「崇寧真君」,再封「武安王」,再加封「義勇武安王」。
公元1582年,明朝萬曆下旨祀封關公為「協天大帝」。
萬曆十八年(1590),朱翊鈞再度頒旨,追封關公為「協天護國忠義帝」。
封關公為「聖」,也是萬曆皇帝的傑作。
萬曆四十二年(1614),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清王朝則是系統而詳盡地完善與完美了關公的人、帝、神體系。
順治入關後,於公元1653年頒詔供奉關公,號曰「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康熙皇帝以劉備轉世自詡,親政後不久,封關公為「協天伏魔大帝」。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一千多年前,看似無能的劉備,便已經被封神了——劉備成神的象徵是雄踞廟中,血食一方,在香火繚繞中接受世人的磕頭作揖。
但這一過程的完型,經歷了六百餘年。
在劉備的故鄉涿縣樓桑樹,直到唐昭宗乾寧四年(公元 897)才蓋起了昭烈廟。
此時,已是唐代末年, 大唐李姓江山,風雨飄搖中岌岌乎殆哉,忠義精神成了某種社會需求,這應當是昭烈廟拔地而起的重要原因。
其後金代承安(公元 1192-1200)年間重修,明代宏治二年(公元 1489)
再修。
值得注意的是,廟中的塑像,不僅配以關羽、張飛,而且「像不君臣坐立,而兄弟列,像其側陋時也。
然昭烈王者服。
」這些塑像是否唐代始塑時即作此狀,還是明代再修時立此形象?不得而知。
但是,突出所謂「桃園結義」精神,或者正史所述的劉備與關羽「寢則同狀,恩若兄弟」之情,無疑富有人情味,更能迎合民眾的心理需求。
唐昭宗乾寧四年,涿郡為劉備修建神廟,即「昭烈廟」(昭烈是劉備的諡號)是否是第一座神廟呢?清修《奉節縣誌》說,「考舊志白帝城昭烈武侯關張皆各有廟, 隋唐無碑碣可稽。
不過唐代奉節就有昭烈廟, 」 而且要早於劉備故里涿縣。
杜甫的 《謁先主廟》曾說原詩曰「劉昭烈廟在奉節縣東六里。
」 成都應當是最早建立昭烈廟之所在。
劉備為何能夠封神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劉備並不無能
首先,在真實歷史上,劉備並非是一個怯懦的草包,他年少時便「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之後興起義兵,得到了關羽和張飛的認可;依附公孫瓚時期,也刺客都不忍將其殺害。
雖然他真正開始走上爭霸之路,是得諸葛亮輔佐之後開始的,但是如果我們細讀歷史,就會發現,一直到他去世,諸葛亮都幾乎沒有插手過軍事行動。
所以,不管是地跨荊襄,還是雄據巴蜀,大都是他自己的功勞,也就是說,在正史上,他是非常有能力的一個人。
在演義中的他,也毫不遜色,畢竟不是誰都讓曹操稱之為英雄,也不是誰都能夠憑藉幾次哭泣,便保住自己的性命,得到大片的地盤,更不是每一個仁義之人,都能夠讓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放下傲骨,甘為其臣下。
所以,劉備能夠領導關張二人,是完全夠格的。
二、為了體現關張的忠義
眾所周知,不管是演義中,還是真實歷史上,關羽和張飛都是死心踏地忠於劉備的,他們三人一向榮辱與共。
在他們比劉備先封神的情況下,依舊願意侍立在劉備身後,充當劉備的小弟,似乎更符合他們的性格。
畢竟不管是關羽還是張飛,都不是那種可以飛黃騰達之後,就膨脹的人。
三、為了還原歷史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道:「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也就是說,在真實歷史上,關羽和張飛,自從追隨劉備開始,三人之間的狀態就是這樣的,一直到他們相繼去世,都有主公與屬下之別,這樣的造型,更容易受到世人的認可。
四、為了教化百姓
據說,當初「昭烈廟」的建立,主要是因為當時天下大亂,人們需要一個精神寄託,涿郡是劉備的故鄉,他在漢末大亂的時候,以皇室後裔的身份脫穎而出,成就了一番事業。
不過統治者肯定不希望,當地真的有人懷有劉備那樣的大志,否則只會讓世道更亂。
所以,在給百姓塑造了一個精神寄託的同時,他們也將忠義融入了其中,於是有了關張二人,侍立在劉備之後的造型。
只不過,隨著關羽的封神之路,越走越順暢,他在神壇的光芒完全掩蓋了劉備和張飛,再加上他受到了各行各業的認可,再讓他侍立在劉備之側,好像不太合適了,所以近代以來,重修或新建的,供奉劉關張三人的廟宇中,劉備從端坐,改為了站姿,他們身份的高低差別,也逐漸被淡化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歷史上桃園三結義的大哥是關羽,劉備還要聽他的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老大劉備,老二關羽,三弟張飛,兄弟三人同生共死,榮辱與共。由於《三國演義》故事流傳廣泛,因此桃園結義和劉關張三兄弟深入人心。人們稱關羽為「關二爺...
關羽在中國人心目中如何從人到鬼再到神?
根據可靠的統計數據,中國數量最多的廟是關帝廟。而關帝廟裡面供奉的主神,就是三國時的大英雄關羽。很多人對關羽的印象,主要來源於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在這部小說中,關羽被塑造成了一位忠肝義膽、義...
三國歷史上真實的劉關張是什麼樣?雖然沒有結義但關係如兄弟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小說精心策劃的第一個高潮。受此故事影響,後人在結義時,多模仿其情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詞令人熱血澎湃。桃園結義,儼然已成為異...
不能接受!「桃園三結義」在歷史上根本沒有,說好的結拜兄弟呢
在古代名著《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很有名的橋段便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仁人志士為了共同的事業,意氣相投在桃園舉酒結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傳頌著,也一...
諸葛亮重視關羽的兒子,是對關羽的愧疚嗎?
關羽是漢末三國名將,被稱為萬人敵,他是劉備的重要將領,是嫡系中的嫡系,關羽的資歷比諸葛亮還老。關羽在襄樊戰役中,因為無人救援,最終戰死。關羽死後,諸葛亮沒有什麼表現,但對關羽的兒子非常好,很重視...
研究發現:歷史上劉關張並未桃園三結義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的故事是這樣敘述的: 話說,玄德與張飛在村店中飲酒,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