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應該怎樣做,才有可能避免二世而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們跟大家快讀一下李開元的《秦崩》

既名秦崩,當然是講秦朝滅亡的事情。


那秦朝是怎麼滅亡的呢?

1.信陵君

要說秦朝的滅亡,必先了解秦朝的建立。

在秦統六國的歷史上,有一件關鍵性的事情,就是長平之戰。

此戰因為秦國進攻韓國,韓國割上黨地區給秦國,而上黨地區舉郡降趙。

最終引發秦趙大戰,最後秦國大勝,此時秦始皇還是留在趙國的一個小人質。

長平之後,秦國趁機進攻趙國,原本有希望拿下趙國,從而再揮師進攻魏楚,從而統一六國。

關鍵時刻,魏國的信陵君竊符救趙,此後又聯同楚韓趙魏四國進攻秦國,逼使秦軍退回函谷關內。

使得秦國統一的進程被阻止了四十年。

2.遊俠劉邦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他當上皇帝後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利用戶口制度限制人口流動,使得戰國時期盛行的遊俠得到了大量的打壓。

一個老遊俠就此老老實實回去工作,這個人就是劉邦。

大家都以為劉邦是小混混,其實人家以前也是遊俠,一生最敬佩的人中,就有信陵君。

在秦統六國之前,他曾經跟隨信陵君的門客王陵。

後又去外黃,在信陵君另一位門客張耳手下當小弟。

這段遊俠生涯可以視為亡秦興楚的一個小串聯。

秦始皇統六國,實郡縣,人口流動受到監控。

劉邦只好回到沛縣,當了一個小亭長。

此時,劉邦三十五歲。

前些天,法國新總統二十多歲泡老師,四十歲當總統,夠讓人鬱悶,但想想劉邦三十五歲才參加工作心理就平衡了,到了四十五,劉邦帶著民工小分隊到咸陽干工程,在工地搬完磚,在路上看到出來逛街的秦始皇,才發出大丈夫當如是的感慨。

而在當亭長時,看似劉邦混日子,到處混吃混喝,但其實他的創業團隊已經組建起來了,蕭何、夏侯嬰、周勃、任敖、樊噲、盧綰等人。

這裡面有劉邦的上級,有縣裡的交通局長,有監獄的員工,有民間的藝人,有賣肉的屠夫等等,也在新遷來的大戶呂公家裡吃過飯,然後把人家女兒呂雉打包回來做了老婆。

這些人雖然背景不同,但他們無疑都團結在劉核心的周圍,只等天下發生大變。

3.秦始皇死

天下的大變從秦始皇死亡開始,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遊天下,行至沙丘,突然染病,然後就掛了。

當時秦始皇下詔讓太子扶蘇回咸陽主持喪葬,很明顯,扶蘇極可能是下一任秦皇。

但此時,權力變化的按鈕握在了秦始皇身邊的兩個人身上。

一個是趙高,此人被認為是太監,但其實是一個全才,王子胡亥的老師,法律專才,同時也是秦始的專職司機。

他在其中發現了改變歷史的機會,太子扶蘇遠在外地,秦始皇又暴亡,改寫歷史的筆就握在他的手上。

他也很快就找到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選立胡亥。

因為跟扶蘇親近的蒙氏家族同趙高有過節。

定下主意,趙高又拉攏了同樣希望保住榮華富貴的宰相李斯,兩人最終逼扶蘇自殺,打壓蒙氏家族,又對秦朝王族大開殺戒。

但導致秦朝滅亡的原因早在秦始皇就開始了:勞役。

4.勞役

秦朝是一個大搞建設的朝代,阿房宮、秦始皇陵、長城、靈渠、全國性的馳道等等,每一樣都是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歷史記載,秦朝動用的勞役數在七十萬左右,而為之保障的後勤人數則數以十倍計。

如此暴用民力,秦朝的弦無疑崩得太緊。

一根叫陳勝的弦斷了。

陳勝,職業農業,但據記載,他可能是沒落的貴族之後,所以才念念不忘東山再起。

在公元前209年隨大隊前往北方服兵役,路遇大雨而不能至,遂殺將尉而反。

起事後,陳勝樹立張楚的大旗,建立了張楚政權,攻下陳縣,選陳縣這個素有反秦基因的城市為都城,向秦朝發起了第一波猛烈的攻擊。

5.周文與章邯

陳勝在陳縣建立政權後,做出了西進關中,直搗秦朝核心的決定。

可是第一步就阻在了滎陽,駐守滎陽的是李斯之子李由。

陳勝大軍久攻不下,眼見將陷入僵局,陳勝團隊第一個軍事天才出現了。

此人姓周名文,曾是楚國春申君的門客,又在項燕手下當過兵。

陳勝拿下陳縣,他投靠陳勝,提出了繞過滎陽,直奔函谷關的計劃。

這個方法取得了奇效,奇襲之下,猛的拿下了函谷關。

函谷關是秦國門戶,秦國能夠以一敵六,概因函谷之險。

打不贏就往函谷關一退。

六國聯軍無一敢上前。

現在函谷關被拿下,秦國已經險可守。

陳勝離攻滅秦朝只剩一步。

但這一步,還是被一個叫單邯的人阻止了。

此人是秦國的一個監工。

當時秦國亂成一團,秦掃六國的精銳要麼遠在邊境,要麼在南嶺。

章邯建議武裝修秦始皇陵的服刑者,混以秦朝守衛京師的中尉軍在戲水跟周文列陣,一路橫掃的周文就此受挫,最後不得不退出函谷關。

陳勝錯失了最佳的機會,也是唯一的機會。

周文退出不久後,張楚政權被積蓄力量的章邯擊敗,陳勝被自己的專職司機所殺。

陳勝稱王六個月即死,但他推動了秦亡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接下來,需要另兩個人。

6.劉邦

劉邦也反了,說也反了,那是因為在劉邦的潛意識裡,他早就在等這一天,不僅僅是他在街上看到秦始皇,認為大丈夫當如是時,而是在遊俠的時期,他心中就已經種下了反秦的種子。

陳勝反時,他帶著一夥農民工去咸陽,隔三差五,都會有一些人逃跑。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劉邦發現了這其中的轉機,他告訴剩下的人,咸陽已經無法去了,要麼回家,要麼就跟他造反。

有的人走了,從此消失在歷史當中,有的人留下了,比如樊噲。

劉邦跑到深山,成為一個占山為王的反政府武裝頭目,他的老朋友蕭何給他帶了消息。

沛縣的縣長大人也想反。

但他有一個缺點,秦朝實行郡縣制,縣長是中央委派的,下屬卻是地方上的鄉紳,這是秦始皇平衡權力的法門。

縣長有威嚴,服從中央,但不至跟地方勾搭。

地方鄉紳能夠幫助治理,但又受制於長官。

縣長想造反,沒有地方的支持是不行的,蕭何說,我們不如請劉邦來。

於是,在山上可能斬過白蛇的劉邦下山了,縣長越想越不對,劉邦來了,誰當老大呢?這個想法很正常,不這樣想的都死了,比如幼稚到想讓項羽叔侄給自己打工的會稽太守殷通。

當然,這樣想也是死。

劉邦一喊話。

這個人是外地人,不是我們老鄉。

沛縣縣長就此壯烈犧牲。

劉邦正式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人數不多,三千人。

另一個以三千人起家的叫項羽。

7.項羽

陳勝起事時,項羽也起來了,項羽家楚國王族之後,血液里就有反秦基因。

項羽祖父就是楚國大將項燕。

當時,項羽在叔父項梁率領下遷居會稽吳縣。

因為是楚國名門之後,所以在當地很有名氣,平時負責紅白喜事,陳勝起義,會稽太守殷通也想拉個隊伍,找上了項梁叔侄。

這就是沒股份還想召開股東大會當選董事長了。

項羽殺進來直接幹掉了殷通。

在陳勝朝著關中挺進時,項梁帶著隊伍來到了自己的祖地東海郡,開始積極暴兵,因為是名門之後,他發展部隊當然比劉邦快多了。

陳勝亡後,項梁覺得有必要再選一個帶頭大哥出來。

於是,他號召開一個薛縣會議。

8.薛縣會議

這是亡秦事業上的一項重大會議,它理清了各方的關係,決定了將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確立了造反隊伍的組織結構,選舉出了牧羊人熊心為楚王,項梁為楚軍統帥,目標是重振楚國政權。

於是,楚國復國眾籌項目啟動,項家為主,劉邦跟投。

楚國大軍亦拉起了十萬的隊伍。

項梁統帥大軍碰上章邯。

因為連戰連捷,項梁驕傲大意,被章邯奇襲,項梁戰敗身死。

反秦復楚大業剛開張就受到重挫。

而此時,原本被當成傀儡的楚王熊心召集眾將,搞一個既可以振奮士氣,也可以趁機撈軍權的約定。

史為懷王之約。

核心思想,先入關中者王!

於是,項羽跟劉邦收拾部隊,準備就此朝關中進發。

正在這時,楚懷王叫住了項羽。

項將軍,你先去救一下趙王。

在楚國復興的同時,原本被秦始皇滅掉的六國死灰復燃,其中以趙國勢力最盛。

章邯打敗項梁後,跟秦將王離匯合,以重兵圍住巨鹿,準備來一場圍趙打援。

如果六國反叛勢力來救,則集中優勢兵力一戰成擒。

如果不來,就各個擊破。

9.

項羽只好抽空去救趙。

走到半路,發現走不動了,原來楚懷王在項梁死後,提拔了一個叫宋義的人。

宋義先生的計劃是,等秦趙拼得差不多了,楚國再去撿便宜。

策略對不對?

參照秦國是如何滅六國的。

秦國能滅六國,就是因為當時天下太多宋義。

更重要的是,項梁死了,也該輪著項羽了,前面跑出來一個宋義算什麼回事。

以項羽的暴脾氣,宋義只當了老大兩個月,就被砍死。

項羽收拾部隊,挺進巨鹿,迅速插到章邯跟王離之間,使章邯集中兵力殲滅援軍的希望落空,不但落空,王離還被反秦大軍包圍了起來。

項羽做出了最後一擊,大軍渡過漳河,過河之後,破釜沉舟,以示死戰。

士氣激勵之下,楚將爆發強大的戰鬥力,一舉擊潰王離率領的秦朝精銳。

善於防守的章邯分析形勢後,選擇了退宿防守。

但這一次,他的後院起火了。

10.

章邯能夠從一個監工變成秦朝第一大將,背後是李斯的支持,這一文一武勉力支撐著秦帝國。

但秦朝的勢力劃分就此傾向李斯。

這顯然不是趙高所願意看到的。

於是,在趙高的授意下,展開了對李斯的調查。

但不要忘了,李斯就是搞特務出身的。

趙高的動作很快被李斯發現。

兩位沙丘的合謀者就此決裂。

事實證明,最終勝利的一方往往是更接近權力的人,因為擁有跟胡亥溝通的通道,趙高成功扳倒李斯。

李斯被砍死在街頭,最後的願意是回上蔡帶著黃犬追兔子。

當年他從廁鼠領悟到了成功之道的真諦:平台決定高度。

現在,他領悟到了另一層:成功不是人生的全部。

李斯下台,秦軍被項羽打得節節敗退,章邯受到越來越多的責難。

最終,內外交困的章邯選擇了投降。

秦朝最後的希望破滅了。

剩下的疑問,誰來終結秦朝?

11.

在項羽跟章邯大軍纏鬥時,劉邦正率著不足萬人朝著關中猛奔,他當然記得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王。

一路上, 劉邦招收酈食其,利用酈食其拿下陳留,又在穎川與張良會師。

在張良的建議下,回馬一槍,拿下宛城,受降南陽秦軍。

因為採取懷柔政策,沿路秦軍紛紛倒向劉邦,尤其是劉邦的約法三章,不報復秦民,使劉邦拿到了人心,轉眼就成了傑士邦。

在劉邦的面前,原本需要打怪闖關的層層險途突然變成了坦途。

當劉邦來到咸陽外圍的霸上時,秦朝已經滅亡了。

趙高弒殺胡亥,原想自立為帝,結果無人支持,於是,他立公子贏嬰為秦王。

宣布秦放棄皇帝稱號,恢復六國。

無兵可用,無險可守的秦王子嬰乘白馬,手奉符節出降,迎劉邦入城,秦帝國就此滅亡。

而此時,遲了一步的項羽怒火朝天,直奔關中而來。

而接下來的,楚漢爭霸,那就是另一本書《楚亡》的事了。

最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秦朝應該怎樣做,才有可能避免二世而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第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秦始皇令大將軍王翦滅掉了所有國家中最大的一個「大胖子」楚國的大將軍項燕的軍隊後,齊國國君田建的部隊也就被摧枯拉朽,統一這片幾千年都沒有一個真正集權的土地,一個巨大的帝國出現了,我們這片土地的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