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仁慈的開國皇帝,善待亡國之君,沒殺功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眾所周知,中國封建歷代每逢改朝換代的時候,就會充滿殺戮和血腥,戰爭自不必說。
新朝開國之君為了永除後患,通常都會屠戮對手,還有前朝宗室和大臣。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漢光武帝劉秀,還有下面這位。
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的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雄才大略的明君,不僅結束五代分裂局面,還開創了治世,且逐一消滅割據政權,差點完成統一事業。
很多人不知道,宋軍在趙匡胤統治時期的戰鬥力是很強的,幾乎沒打過敗仗。
宋朝軍事不振及重文輕武,皆始於宋太宗。
趙匡胤最為史家和人們所稱道,除了他的能力與作為之外,還有他器量寬宏的胸懷。
歷代名家學者都極力讚賞趙匡胤的仁厚大度,比如程頤: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亂,不戮一人,自古無之,非漢、唐可比。
清代學者趙翼:宋太祖以忠厚開國,未嘗戮一大將。
趙匡胤雖然兵變奪後周江山,兵變過程幾乎沒發生任何死過一人,除了一人想抵抗被殺外。
趙匡胤政變成功後,也沒有殺周恭帝柴宗訓及後周宗室、還有後周大臣,而是善待了他們。
有人公開大聲喧譁懷念周世宗,趙匡胤只是一笑置之,過後也沒有報復。
除此之外,趙匡胤也善待了其所滅諸國末代君主,沒有殺過一個亡國之君。
還有一細節可提現趙匡胤的仁慈大度,北宋名相趙普曾勸趙匡胤殺了周世宗幼子,但趙匡胤說::「即人之位,殺人之子,朕不忍為也。
」交給了大臣潘美撫養,將其改名換姓,活到了宋真宗時期。
趙匡胤出身武將,堪稱歷史上個人武功最高的皇帝,其寬容大度亘古罕見,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跟趙匡胤相比還是遜色了,能與之相比的恐怕只有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了。
一場兵不血刃的宮廷政變開創了一個新朝代
話說,趙匡胤帶領軍隊北上去抵抗契丹入侵,孰料到了陳橋就發生了兵變。趙匡胤掉轉槍頭奪了北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史書中把陳橋兵變說成是一個小意外,史載:帝上位,北漢,契丹兵皆自退。然而事實是這樣麼?
大家只記得他杯酒釋兵權,卻忽略了他其他的功績
宋太祖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公元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公元960年,趙匡胤...
漫談宋太祖趙匡胤開國及「周元通寶」「宋元通寶」鑄造史
北宋作為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也成為廣大收藏愛好者研究學習的重要時期。據資料顯示,北宋鼎盛時期,由於政治開明、文化開放、經濟異常繁榮,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經濟總量已占世界的22....
五代最英明的君主,中國歷史上最被人忽視的皇帝——後周世宗柴榮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們是中華民族普遍承認的優秀帝王,甚至可以稱之為「範本級帝王」,千百年來為歷代史學家所津津樂道。可是主席詩詞上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盡數歷代帝王只有...
對於前朝皇孫,大臣們主張斬草除根,可趙匡胤的處理方式讓人敬佩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突然之間得重病而死,他7歲的兒子柴宗訓在宰相范質的扶持下繼承帝位,是為恭帝。對於後周來說,此時的政局極為不穩,出現了「主少國疑」的局面。
趙匡胤廢了小皇帝柴宗訓稱帝,那垂簾聽政的符太后,結局如何?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所謂「唐宗宋祖」,宋太祖趙匡胤聞名後世,留下了不少的故事傳說。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深受後周皇帝的信任,然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竊取後周江山,自己建國稱帝,成為宋太祖。
大臣醉酒當眾咒罵皇帝,皇帝卻說:我了解他的脾氣,你們別怪罪他
在古代,皇帝至高無上,尊貴無比。而作為臣子,則必須要忠於皇帝,絕不允許冒犯皇帝的威嚴。如果臣子對皇帝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可以上書或當面進諫,並且還要注意言辭,絕對不可以對皇帝進行指責、咒罵,否則就...
歷史上最好的皇帝,這四位值得一一評說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創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為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2232年的皇帝制度時期。那麼歷史上這麼多皇帝中,誰究竟是最英明的皇帝呢? 好皇帝的標準:有雄才大略,...
為什麼歷史上只有漢光武帝劉秀和宋太祖趙匡胤沒有大殺功臣?
中國歷史上似乎有一個歷史定律就是開國皇帝都會大殺功臣,比如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等,手下將領輔佐其打下天下以後,就開始將屠刀對準和自己一塊打天下的弟兄了,幾乎所有的功臣都難道一死,但是出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