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他官至大將軍,很多人卻說他不會打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代,大將軍最高,權力最大,位在三公之上,然後是驃騎大將軍,第三是車騎將軍,第四是衛將軍,然後是前後左右將軍。

他身為大將軍,很多人卻說他不會打仗?那麼,他是誰呢?

他們兄弟三人,老大在東吳為官,老二和老三都在蜀漢為官,要說的就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

諸葛亮兄弟三人,還有個弟弟,叫諸葛均,在蜀漢官至長水校尉。

諸葛瑾在東吳孫權處為官,先是以綏南將軍代呂蒙領南郡太守,住公安。

後遷為左將軍,督公安,孫權稱帝後,諸葛瑾官越來越大,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

大將軍很厲害,權力很大,僅次於皇帝,那麼身為大將軍,為什麼很多人說諸葛瑾不會打仗呢?他究竟會不會打仗呢?

我們先看史書《三國志》對他的記載:後從討關羽,封宣城侯,以綏南將軍代呂蒙領南郡太守,住公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諸葛瑾跟從呂蒙討關羽,被封宣城侯,代南郡太守,如果沒有功勞,肯定不會被封侯的,封侯不是那麼隨隨便便。

當然,這一句話,也看不出諸葛瑾會不會打仗。

《三國志》記載:瑾為人有容貌思度,於時服其弘雅。

權亦重之,大事咨訪。

諸葛瑾為人大度善思,當時的人們都佩服他的弘雅。

孫權也對他甚為看重,每有大事就要徵詢他的意見。

當然,這也不能說明諸葛瑾究竟會不會打仗。

《吳錄》記載:曹真、夏侯尚等圍朱然於江陵,又分據中州,瑾以大兵為之救援。

瑾性弘緩,推道理,任計畫,無應卒倚伏之術,兵久不解,權以此望之。

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瑾進攻浮橋,真等退走。

雖無大勛,亦以全師保境為功。

公元222年,曹真和夏侯尚率軍在江陵圍困朱然,諸葛瑾率軍救援,很長時間沒有解除魏軍的圍攻,後來,漲水了,諸葛瑾進攻浮橋,曹真和夏侯尚軍退走,雖然無大功,也保全軍隊順利入境為功。

劉備伐吳時,孫權求和,諸葛瑾給劉備寫信說:「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

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

陛下若抑威損忿,蹔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咨之於群後也。

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陛下老遠來至白帝,恐怕是因為吳王侵取荊州,危害關羽,結下仇恨,不應該講和,您這是小人物之心,不肯著眼於大處。

我試著為陛下說說其輕重和大小。

陛下若能不生氣,聽我一言,可以馬上決定下來,不用再諮詢各位將領。

陛下和關羽的親密關係和漢先帝如何相比?荊州大小與海內各州又如何相比?這些仇恨,誰當先後?如果仔細思考,不是很簡單的事嗎?

從這封信分析來看,諸葛瑾是有思路的,且有一定的道理和戰略分析,也就是說,眼光比較長遠一點,這也能說明,他如果作為一位將領,是能審時度勢的,看得清楚形勢,謀篇布局應該可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桃園三英之一——關羽個人簡介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

三國時期東吳四英傑之一——陸遜簡介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荊州牧、右都護。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建安八年(203年),...

深度三國:借荊州之謎

主標題:荊州迷局解(二),本文依據史料《裴注三國志》,藍體字為正史原文 東漢末年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黑暗時代,明面上,只有劉繇、劉表、劉備、劉璋才能舉起抗曹大旗,他們也成為曹操必然剿滅的對象。至...

關羽之丟失荊州,決不僅僅因為「大意」

先說一件小事:劉備和諸葛亮遠征西川,孫權看出了這個擴張集團的危險。為減輕來自關羽方面的壓力,全力對付曹操赤壁大敗後可能的軍事報復,採取了主動和好關羽的態度,派諸葛瑾再至荊州,提出讓孫權的兒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