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獻太煎熬?看看這10個訣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歡迎點擊「中國科學報」↑關注我們!
也說閱讀文獻的戰略
看過孫學軍老師和餘黨會老師的文獻「秘訣」,我也想說幾句「秘笈」,把他們的建議反過來說,不是為了反駁,而是我們基於不同的背景,看法必然不同。
如果讓學工程的學生去追求大量讀文獻,有可能陷入越讀越糊塗的境界,在我們這個文章平均引用率極低的工程領域,你就是讀了1000篇又如何?不能解決讀文獻的目的性問題,往往導致閱讀的戰略有問題,結果是閱讀的收穫非常有限,這裡我斗膽說說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解決閱讀文獻的內在動力問題,每一篇文章在手,我們要解決為什麼要讀的問題。
我們讀文獻,往往是為了解決問題,對於研一來說,有可能是課程的內容或作業讓你感興趣,趁你還有一點興趣,趕快掃蕩一遍,趁熱打鐵,要比每天的固定閱讀習慣,效果好很多。
第二、從CNS入手,在我們看來是最蠢的,因為領域不同,從上面看到工程理論突破的可能性極低。
即使是本專業的雜誌,其原創貢獻也有限,而且是未經生產過程校驗和歷史沉澱的方法,如果貿然入手,很可能收穫有限。
也許對於功成名就的研究者,從CNS掃蕩最新成果的機會最大,也許對於文筆艱澀的初學者,從CNS學到表達方式的可能性最好,但這不能解決閱讀的內在動機問題,所以要謹慎從事。
第三、一般認為,從距離你目標最近的領域的原創性突破入手,是最省力的辦法。
名校和普校的最大區別在於,名校豢養的名師做過更多的原創性研究,因此能力高,在課堂上推導原創性理論的可能性大,所以培養出來的學生眼界高,上手快。
不過,無論他們怎麼厲害,原創性的論文是早已定型的,往往是幾十年前的突破,還值得深究。
這和生化領域的工作相反,工程領域的文章,歷久而彌新。
而且,文獻越老,你越不懷疑其價值,因為相關研究多,可以相互印證,閱讀的內在動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所以,不能因為文章老或找不到就放棄,學術境界的差異,在於對原創工作的理解上的差異。
越能夠理解原創性工作的人,做出原創性貢獻的可能性越大。
第四、為什麼讀文章要原創?
因為太陽底下無新事。
那些原創性的東西,再次出現的機率大,有助於你理解後面的研究進展,所以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如果你找不到原創,要麼是你研究課程的老師不負責任,要麼是你的導師選題太離譜,還有一種可能是你想歪了,你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合適做研究的基礎性問題,這種反思未必是壞事。
第五、解決了閱讀文獻的入口問題,然後怎麼辦?
看一看所有引用它的工作,從中你可以發現後人的眼光和境界。
高山仰止,為什麼還有人能夠越過高山去攀登,跨過深淵去貢獻?多想幾個為什麼,讓你擁有更多的內在動力去閱讀。
第六、閱讀的坐標是如何得到的?
通過每一篇文章的參考文獻,你可以建立整個領域的知識體系,大師與工匠的差別在於心中的體系,如果能夠把所有的方法都能夠在體系中找到很好的位置,就是大師的境界。
他們根本記不住理論的內容,但可以根據自己的體系推導出來,這是我見到的大師境界,如果你能夠對原創內容深入掌握,也有這個潛力。
第七、我曾經用一篇文章證明傳質不如傳熱(燭芯效應),用另一篇文章反過來證明傳熱不如傳質(可燃性理論),應用領域不同,瓶頸自然不同,需要的剃刀也不同。
發現了瓶頸所在,就看你能否挑戰傳統觀念,跳出前人制定的籬笆。
突破觀念,需要方法;改進觀念,促進方法,這需要一種戰略的眼光,只有通過廣泛的閱讀才能得到。
好文章,可以是知識的發現,方法的改進和觀念(哲學)的突破,閱讀文獻如果時時注意鑑別出作者提出的全新的知識、方法和觀念,大概算是入門了。
第八、所有功成名就的大師,他的原創性貢獻都是奧卡姆剃刀,可以最簡單地表達,所以大家才公認他的大師地位。
可是理解起來化繁入簡易,創造起來是化簡為繁難,就需要你廣聞博記,把基礎方法運用好,才有突破的可能性。
所謂的突破,往往是庫恩所謂的範式突破,是用更基礎的理論挑戰現有認識框架的結果。
隨時注意挑戰原有體系的知識、方法和觀念,才是寫文章的靈魂所在。
第九、最後一點,是否能夠突破要看你的機會(課題),不一定依賴於文獻。
文獻是死的,人是活的,需要把自己的長處與社會的需要發生共振,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閱讀文獻,本來就是為了達到這種匹配的效果,看別人的東西,也是理解自身長處的過程。
「學海無涯」,「文獻無邊」,如何在短時間內發揮最大的閱讀效果,需要一定閱讀的戰略。
網際網路時代,知識的進階門檻下降了,鑑別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如果不注意選擇,還是不能發揮個人的能力,適應時代的需要。
能讀書的人多了,會讀書的人海了,成功的人怎麼還只有那麼幾個?可讀的文章無限,可推的理論無窮,我們怎能不從頭選擇?
第十、讀書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有時候社交也會給你帶來更多的靈感。
名師一句話,勝讀一年書,這不是巧合。
柳暗花明的境界和頓悟的妙處,可以在枯燥文獻的閱讀過程中自發體會,也可以在輕鬆愉快的閒談中妙手偶得。
讀書無方也無法,適合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適應社會需要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除此以外其他的方法都可以當做笑話,包括我這裡的所謂方法和戰略。
早在1904年,馬克斯·韋伯提出,德國首發的,美國流行的清教徒倫理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是出生以後完全預定好的,所以我們要把握好自己,認清自己的社會定位。
對自己的能力的越早把握,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韋伯的這一觀點,有人認為是李約瑟難題的答案之一,是中歐科技差異的宗教性因素。
吾然之。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麻庭光科學網博客。
連結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87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