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多次使用火攻,為什麼只有火燒藤甲兵時才感嘆會折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61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熟讀《三國演義》,我們不得不承認,諸葛亮仿佛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人,不管情勢有多險惡,只要他搖著羽扇一出場,困難便迎刃而解。

除了智計超群之外,他還精通陣法,擅長奇門遁甲,例如一個石陣能當十萬精兵,再如撒豆成兵,巧借東風,向天借命等事。

可是,諸葛亮能夠做到這些,卻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例如借東風一事,導致了他火燒上方谷時,天降大雨;向天借命失敗後,他即刻死亡;甚至平定南蠻,火燒藤甲兵時,他還感慨自己要折損陽壽。

今天我們拋開其他不談,單來說一說,他火燒藤甲兵一事。

《三國演義》第九十回中,率軍到往南中,平定南蠻叛亂的諸葛亮,已經憑藉自己的智慧六擒孟獲,可是孟獲還是不想就此屈服。

於是帶來洞主為他獻計,讓他向烏戈國國主兀突顏借藤甲兵,並道藤甲兵刀槍不入。

魏延率軍遇上這支藤甲兵之後,果然無計可施,大敗一陣。

諸葛亮為了破敵,卻讓魏延又詐敗十五次,將三萬藤甲兵引入了山谷,並縱火燒之。

原文中寫到:「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時,只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谷中,臭不可聞。

孔明垂淚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諸葛亮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呢?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諸葛亮使用火攻,一戰燒殺三萬人,造下了殺孽,損壽不是再正常不過的嗎?這一理由看似說得過去,其實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根本站不住腳。

因為諸葛亮剛剛出山,便連續使用了兩次火攻,第一把火,他燒的是博望坡,第二把火則燒光了新野城,讓曹軍損失慘重。

不久之後,他則巧借東風,火燒曹操百萬雄兵。

每一次戰爭的慘烈程度,都不亞於平定南蠻之戰,諸葛亮從未發出這樣的感慨。

另外,也許還有人會認為,這是因為諸葛亮已經步入了老年,很容易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一說法也沒有什麼說服力。

他進軍南中的時候,是公元225年,彼時他才45歲,僅是中年而已。

而到且到了火燒上方谷的時候,他年齡更大,不也同樣沒有發出這樣的感慨嗎?那麼,火燒藤甲兵一事,到底特殊在何處呢?對此,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此戰是諸葛亮親眼所見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雖然數度親臨戰場,但他一直是一個文弱書生的形象,出行全靠四輪小車,率兵出征也幾乎只負責運籌帷幄。

例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時,他都沒有在第一線,火燒赤壁時他更是提前回了荊州;火燒上方谷之時,他倒是在前線,可是那場大火終究還是被大雨燒滅了,司馬懿父子根本沒有受到什麼傷害。

平業南蠻時,他卻親眼目賭了藤甲兵被火燒死的全過程,心中不忍引發感慨是難免的。

二、藤甲兵是無辜的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藤甲兵的無辜,也讓諸葛亮不安。

前文中曾提到,諸葛亮平定南蠻的目標的孟獲,而兀突顏的藤甲兵,僅是被孟獲借來助陣的,根本不算孟獲的兵馬。

再說了,此戰他採取了馬謖的建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連孟獲都能七擒七縱,卻燒殺了三萬藤甲兵,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而他之前三次使用火攻,只是為了自保,畢竟敵我實力懸殊;之後一次使用,則是為了蜀漢的北伐大計,而且幾乎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都與這次差距頗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七星燈續命失敗?而他卻能續命10年

蜀漢得以苟延殘喘,離不開諸葛亮的深謀遠慮!在曹魏和東吳之間,站穩腳跟。臥龍先生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劉備本一無所有,諸葛亮甘心效力,諸葛亮在兩國之間周旋,一舉奠定三分天下之勢!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

諸葛亮妙計之火燒藤甲兵:集天時地利人和之力

為了平定南方,以保障北伐曹魏無後顧之憂,諸葛亮採取攻心為上的方針,對南蠻首領孟獲實行捉住就放的辦法。果然,孟獲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六次交戰六次被擒。諸葛亮又放了他一次。孟獲回去後向烏戈國王求援,...

諸葛亮七星燈續命失敗,全賴人魏延嗎?

東方剪報:中國的四大名著中,尤其是三國演義,有著豐富的道教文化知識,今天開始我會慢慢為大家解讀。三國演義中人物的命運,其實是按照道教的天道承負來的,既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也包「含前人有過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