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受爭議的民族英雄,我們看到的到底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於廣東東莞石碣,祖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
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煥中式三甲第進士,任福建邵知縣。
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
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了京都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凌遲。
袁崇煥作為抗清名將,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被處死後明朝百姓爭相搶食他的肉,而到了清乾隆時期,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讚賞。
袁崇煥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煥考中進士,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
在任時喜歡與人談論兵法,遇見退伍的老兵時,袁崇煥與其討論邊塞上的事情,所以對邊塞的狀況比較了解,自認為有鎮守邊關的才能。
袁崇煥在邵武知縣任上的重要事跡,流傳下來的主要有五件:第一,救民水火。
《邵武府志》記載:袁崇煥「素(qiáo)捷有力,嘗出救火,著靴上牆屋,如履平地」。
第二,處理冤獄。
《邵武府志》記載「明決有膽略,盡心民事,冤抑無不伸」。
第三,關心遼事。
夏允彝《倖存錄》記載:袁崇煥「為閩中縣令,分校闈中,日呼一老兵習遼事者,與之談兵,絕不閱卷」。
袁崇煥了解遼東邊事,為後來的軍旅生涯,做了初步的準備。
第四,聚會奎英。
袁崇煥企盼做一番大事業,就要聯絡、組織志同道合者,為共同理想而奮鬥。
袁崇煥在邵武招納的軍人如羅立,後在固守寧遠之戰中向城北後金軍大營,燃放西洋大炮,一炮發中,「殲虜數百」。
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第五,題辭高塔。
袁崇煥在邵武為民救火、處理冤獄、關心遼事、聚會奎英的文物標誌,是他題寫塔名的聚奎塔。
天啟二年(1622年),袁崇煥往京城覲見明熹宗朱由校,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袁崇煥在兵部任職,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
不久之後,廣寧被後金軍攻陷,於是朝廷商議,應該派人鎮守山海關。
袁崇煥得知後,隨即一個人往關外查閱地形。
回朝之後,袁崇煥上言稱:「只要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鎮守山海關。
」朝中大臣也誇讚袁崇煥的才能,於是又破格拔袁崇煥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撥給帑金二十萬,並讓其招兵買馬。
經營遼東
時關外地都被哈剌慎諸部所據,所以袁崇煥到任後,駐守於關內。
沒多久,哈剌慎諸部歸順,經略王在晉令袁崇煥移軍駐紮中前所,督參將周守廉、游擊將軍左輔的軍隊,管理前屯衛所的事務。
之後王在晉又命袁崇煥前往前屯安置遼東的失業人群,袁崇煥當即於夜間出發,冒著被虎豹襲擊的危險穿梭於荊棘之間,四更天入城後,將士們都誇讚袁崇煥有膽量。
王在晉非常倚重袁崇煥,上言提拔袁崇煥為寧前兵備僉事。
天啟二年(1622年)三月,王在晉經略遼東,四月有駐守北山的湖廣士兵潰逃,袁崇煥殺數人乃定。
六月王在晉令袁崇煥移往中前所,監參將周守廉,游擊左鋪,經理前屯衛事務。
袁崇煥當夜出發,次日抵達前屯。
夜行荊棘老虎、豹、狼中,四鼓入城,將士莫不壯其膽(《三朝遼事實錄》)。
王在晉甚為倚重,題請升其為寧前兵備僉事。
但是袁崇煥覺得王在晉沒有長遠戰略目標,所以並不是事事都遵從王在晉。
此時遼東形勢,已經越來越危急。
遼東經略王在晉分析當時關外形勢道:「東事離披,一坏於清、撫,再坏於開、鐵,三坏於遼、沈,四坏於廣寧。
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縮之于山海,此後再無一步可退。
」意思是:明朝先失陷撫順、清河、開原、鐵嶺、遼陽、瀋陽,又失陷廣寧,丟棄全遼,無局可守。
《明史》記載:自努爾哈赤攻陷撫順以來,明朝在遼東的總兵官,陣亡者共14人:撫順則張承胤,薩爾滸之戰則杜松、劉、王宣、趙夢麟,開原則馬林,瀋陽則賀世賢、尤世功,渾河則童鍾揆、陳策,遼陽則楊宗業、梁仲善,廣寧則劉渠、祁秉忠。
天啟皇帝驚慌失措,抓住首輔葉向高「衣袂而泣」。
京師朝野官員,談敵色變。
張岱在《石匱書後集》中說:「時廣寧失守,王化貞與熊廷弼逃歸,畫山海關為守。
京師各官,言及遼事,皆縮朒不敢任。
崇煥獨攘臂請行。
」
袁崇煥在這個明朝關外局勢空前嚴重的態勢下,單騎出關,巡視形勢。
《明史·袁崇煥傳》記載:天啟二年正月,朝覲在都。
御史侯恂請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職方主事。
無何,廣寧師潰,廷議扼山海關,崇煥即單騎出閱關內外。
部中失袁主事,訝之,家人亦莫知所往。
已,還朝,具言關上形勢。
曰:「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稱其才,遂超擢指揮僉事,監關外軍,發帑金二十萬,俾招募。
袁崇煥赴任前,往見革職聽勘在京的熊廷弼。
熊廷弼問:「操何策以往?」袁崇煥答:「主守而後戰。
」熊廷弼躍然喜。
袁崇煥任職後,上《擢僉事監軍奏方略疏》。
力請練兵選將,整械造船,固守山海,遠圖恢復。
他疏言:「不但鞏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將復之。
」當時山海關外廣大地域,為漠南蒙古哈剌慎等部占據,袁崇煥便駐守關內。
朝廷採納薊遼總督王象乾的奏議,對邊外蒙古部落實行「撫賞」政策,就是頒發賞銀,爭取他們同明朝結盟,共同抵禦後金。
一些蒙古部落首領接受了「撫賞」,遼東經略王在晉令袁崇煥移到山海關外中前所(今遼寧省綏中縣前所鎮)。
王在晉又令袁崇煥往前屯(今遼寧綏中前屯),安置遼民流亡、失業者。
袁崇煥受命之後,連夜趕路,叢林荒野,虎豹出沒,天明入城,將士都讚嘆他的勇敢與膽量。
王在晉在八里舖修築城牆,袁崇煥認為此舉不是很好禦敵策略,但他爭辯不過,於是奏書給首輔葉向高,力爭。
十三山困有難民十餘萬,大學士孫承宗巡行邊塞時,袁崇煥向孫承宗請示道:「在寧遠駐紮五千兵力,以壯十三山的聲勢,然後派遣將領帶兵去救援十三山。
寧遠距離十三山只有兩百里,可以輕易占據錦州,如果不行再退守寧遠,怎麼能放棄十萬難民?」孫承宗於是與總督王象乾商議,王象乾認為駐紮關上的軍隊剛剛打了敗仗,士氣沮喪,不如調動插部護關的軍隊三千人前往寧遠,孫承宗同意後一方面調兵前往寧遠,一方面讓王在晉去救難民,但王在晉卻救援失敗,十萬難民只救回六千人。
孫承宗對此非常生氣,駁斥王在晉修築重牆的建議,於是召集眾文武將官商量重點防守的地方。
閻鳴泰主張駐守覺華,袁崇煥主張駐守寧遠,而王在晉、張應吾、邢慎言等人都持反對意見,孫承宗實地考察後,認為寧遠乃山海天然重關,採用袁崇煥的主張。
孫承宗自鎮關門,更加倚重袁崇煥,袁崇煥也不負所望,安撫軍民,整備邊防,功勞顯著。
寧遠大捷
天啟三年(1623年)春,孫承宗令袁崇煥撫哈刺慎各部,令其移出八里舖至寧遠,收復二百七十里(《孫承宗年譜》)。
孫承宗初令
祖大壽築寧遠城,九月又令袁崇煥和滿桂前往,袁崇煥定城規模,令祖大壽等督建城。
天啟四年(1624年),寧遠城竣工,逐成關外重鎮。
天啟三年(1623年)九月,孫承宗決定鎮守寧遠,僉事萬有孚、劉詔極力勸阻,但孫承宗執意前往,並命滿桂與袁崇煥一起前往。
袁崇煥到任後,發現祖大壽奉孫承宗命修築的城牆不合規格,於是袁崇煥制定規格重新修築,並命祖大壽與參將高見、賀謙督工。
天啟四年(1624年),天啟四年(1624年)春,孫承宗上疏言「寧遠可戰可守」,又說「願用崇煥指殫力瘁心以急公」不願用「腰纏十萬之逋臣,閉門頌經之孱膽」,帝聽之。
九月,袁崇煥馬世龍等攜兵一萬兩千巡邊廣寧,敘勞進兵備副使,繼又升至右參政。
同年,袁崇煥父病故,袁崇煥兩疏請辭,不許。
寧遠城的修築竣工,在滿桂與袁崇煥的努力下,寧遠被倚為關外重鎮,將士們樂於為其效命,商旅百姓以及流民將寧遠視為樂土。
同年九月,袁崇煥偕同大將馬世龍、王世欽率水陸馬步軍一萬二千巡視廣寧,拜謁北鎮祠,經過十三山,抵達右屯,就由水路在三岔河乘船而回。
以袁崇煥防守的功勞,先後晉升為兵備副使、右參政。
天啟五年(1625年),孫承宗與袁崇煥定下計策,派遣將領占據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地,並修繕城防長期駐守,寧遠因此成為內地,開疆復土兩百里。
同年十月,因柳河之戰,孫承宗屢次遭參,請辭。
十月,兵部尚書高第經略遼東。
孫承宗遭到罷免,高第接替其職。
高第認為關外一定會守不住,命令軍隊全部撤出錦州及右屯等地,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給袁崇煥說:「錦州、右屯、大凌三城都是前鋒要地,如果撤兵,已經安居的百姓將再次被遷徙,收回的疆土再次淪陷,關內外經得住幾次退守?」袁崇煥也向高第極力爭辯:「兵法上說,有進無退,收回的疆土怎麼能輕易放棄?錦州、右屯動搖,寧遠便會難保,進而使關門失去了保障。
這些地方只需要派遣良將守衛,就不需要太多的顧慮。
」但高第執意要撤離,並且想要撤掉寧遠的軍隊,但袁崇煥表示寧願死在寧遠,也不願撤離,高第無法強迫袁崇煥,於是將錦州等地軍民盡數撤離,丟棄米粟十餘萬,在遷徙路上死亡的人非常多,哭聲震野,軍民怨聲載道,袁崇煥於是請求回家為父守喪,但遭到拒絕。
同年十二月,袁崇煥升為按察使。
附錄: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給袁崇煥力拒,金啟倧書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
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袁崇煥亦力爭不可,其言:「兵法有進無退。
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障。
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
」(《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五)。
高第不聽,仍令馬世龍撤寧、前二城之兵。
(《孫承宗年譜》),袁崇煥說「我為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
必不去」(《邊事小記》)高第只得盡撤錦州右屯松山杏山大小凌河等處兵馬,棄糧粟盡十萬餘石。
十二月,袁崇煥升任按察使,仍主事寧前。
(《督師紀略》)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後金兵渡遼河。
右屯守將周守廉逃,松山等處守將左輔亦燒毀糧儲廬舍而退。
(《東華全錄》)。
袁崇煥聞之,與總兵滿桂,參將祖大壽,守備何可綱,集將士誓守寧遠。
令中左所都司陳兆闌和都司徐敷奏率兵入城,左輔朱梅為外援。
(《三朝遼事實錄》)。
又傳令通知前屯趙率教,山海關楊麟有寧遠之潰兵皆斬。
二十三日,努爾哈赤率後金軍至寧遠,努爾哈赤自稱率軍三十萬,必破此城,令袁崇煥投降。
袁崇煥答曰:「來兵稱三十萬虛也,約有十三萬。
吾修治寧遠決守以死豈肯降耳」(《東華錄》)。
後金攻城,袁崇煥等寧遠守軍以火器拒之,寧遠通判金啟倧也因點炮自燃,為國捐軀。
(《明熹宗實錄》)。
「自辰至晡,殺三千人,敵少卻。
二十五日佟養性督陣攻西門,勢更悍,先登,益眾。
敵俱冒死力攻,城中衛之如前,擊殺更倍於昨」(《明季北略》)「是役也,奴賊糜爛失亡者實計一萬七千餘人。
而大炮以封,今所稱『安邊靖虜鎮國大將軍者,職所首取四位中之第二位也。
」(《徐光啟集》,卷四,《練兵疏稿二》)「……天啟六年正月寧遠守城,殲賊一萬七千餘人,後奉敕為安邊靖虜鎮國大將軍,此正西洋所進四位中之第二位也。
」見(明人瞿式耜《瞿忠宣公集》卷二《請求火器疏》)「炮過處,打死北騎無算;並及黃龍幕,傷一裨王。
北騎謂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屍,號哭奔去」(《石匱書後集》)努爾哈赤自稱「自二十五歲起兵以來,征討諸處,戰無不捷,攻無不可,惟寧遠一城不下」(《清高祖實錄》)。
後金攻打寧遠不下,分兵掠覺華,島上參將金冠等七千水兵抗擊殉國,七千商民被屠殺。
後金焚毀覺華島糧料八萬石,船兩千隻。
崔呈秀彈劾高第、楊麟,楊麟因不援削職,高第准其辭職還鄉。
王之臣代替高第督師遼東。
(《國榷》)《明熹宗實錄》天啟六年四月辛丑,登萊巡撫李嵩疏言:「天啟六年四月十五日,准平遼總兵官毛文龍揭回鄉張有庫等口稱:『新年老汗於二十四日在寧遠等處攻城,不料著傷。
』」。
《明熹宗年都察院實錄》記天啟六年二月五日御史周應秋疏云:「[缺一字]酋大舉過河,攻寧遠,幾震京師,幸仗皇上之威靈,袁崇煥之方略,將士奮擊,賊負重傷遁去」。
朝鮮李星齡《春坡堂日月錄》:「我國譯官韓瑗,隨使命入朝。
適見崇煥,崇煥悅之,請借於使臣,帶入其鎮,瑗目見其戰。
軍事節制,雖不可知,而軍中甚靜。
崇煥與數三幕僚,相與閒談而已。
及賊報至,崇煥轎到敵樓,又與瑗等論古談文,略無憂色。
俄頃放一炮,聲動天地,瑗怕不能舉頭。
崇煥笑曰:
『賊至矣!』乃開窗,俯見賊兵,滿野而進,城中了無人聲。
是夜,賊入外城,蓋崇煥預空外城,以為誘入之地矣。
賊因并力〔攻〕城,又放大炮,城上一時舉火,明燭天地,矢石俱下。
戰方酣,自城中每於堞間,推出木柜子,甚大且長,半在堞內,半出城外,中實伏甲士,立於柜上,俯下矢石。
如是層〔屢〕次,自城上投枯草油物及棉花,堞堞無數。
須臾,地炮大發,自城外遍內外,土石俱揚,火光中見胡人,俱人馬騰空,亂墮者無數,賊大挫而退。
翌朝,見賊擁聚於大野一邊,狀若一葉。
崇煥即送一使,備物謝曰:『老將橫行天下久矣,日見敗於小子,豈其數耶!』奴兒哈赤先已重傷,及是具禮物及名馬回謝,請借再戰之期,因懣恚而斃雲。
」「甚至當孫承宗由於同魏忠賢的長期爭吵而於1625年11月辭職後,袁崇煥仍能在山海關以北120英里的戰略重鎮寧遠打退滿洲人一次大的襲擊。
努爾哈赤在這次交戰中受傷,並於1626年9月30日死於他的新京瀋陽。
」(《劍橋中國明代史》)
時值滿桂趙率教交惡,袁崇煥五月上疏請調滿桂,王之臣以為不妥,以滿桂勇猛調其任為山海關總兵,袁崇煥認為不可,逐經撫不和。
經過朝廷調停,袁崇煥和王之臣分權,袁崇煥主關外,王之臣主關內。
袁崇煥認錯,並復請滿桂調任山海關。
(《兩朝從信錄》)御史智鋌言,督撫意見各異,恐誤邊事。
天啟七年(1627年)正月,召回王之臣,關內關外之事盡付袁崇煥便宜行事(《三朝遼事史錄》)。
天啟七年(1627年)正月初八,皇太極一面遣使與袁崇煥議和,一面派阿敏出軍征朝。
關於阿敏征朝兵力,《朝鮮李朝實錄》作三萬,《三朝遼事實錄》作八萬,《八旗通志》無兵力數字記載。
朝鮮作為親身參戰方,沒有必要縮小遇敵人數,故阿敏征朝兵力目前史學界都是以三萬這個數字為準。
出軍後金軍渡過鴨綠江,進攻朝鮮,史稱「丁卯之役」。
(《東華全錄》),十四日,克義州,分兵攻打毛文龍東江鐵山部。
毛文龍遁入雲從島(《三朝遼事實錄》)。
朝鮮和毛文龍告急,朝廷命袁崇煥發兵援助,並揀輕兵搗巢,袁崇煥上疏無虛可搗。
疏言「頃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何所見而妄揣夷穴之虛乎?我縱傾伍搗之,無論懸軍不能深入,即深入奚損於逸待之夷?而虎酋新並粆花,意殊區測,都令、塞令新通於奴而仇於我,萬一我兵正道以東,奴暗以輕騎北出而襲我關寧,此時救人耶,抑自救耶?」後金僅派下三旗出征朝鮮,主力尚在,袁崇煥此時身為遼東巡撫,所轄僅有寧錦七萬兵,即使傾巢而出取瀋陽,也無勝算。
更何況朝鮮的戰事在正月二十六日阿敏攻克平壤後就已經基本結束,之後阿敏部隊留駐朝鮮只是為了威嚇朝鮮以便在定盟時多撈些好處罷了。
袁崇煥接到朝鮮命令出兵的時候就已經是三月,此時出兵對朝鮮戰事已經無濟於事,而且隨時存在被阿敏部隊回師前後夾擊的危險。
由於毛文龍虛報敵情,謊報征朝軍有八萬之眾;又為了儘快減除自己的危機,謊報瀋陽留守兵力不到一萬(到四月更謊報皇太極將留守兵力還派出部分增援朝鮮),讓朝廷誤判敵情,以為僅寧錦的兵力就足夠犁庭搗穴。
而且,即使三月份袁崇煥在接到朝廷旨意後立即全軍出擊瀋陽,朝鮮和東江也早就在一個月前被打垮了,根本於事無補,唯一可能的結果是,袁崇煥的軍隊由於毛文龍的謊報久攻瀋陽不下,以致於被回師的阿敏前後夾擊。
寧錦大戰前夕,不斷受到魏黨攻訐的袁崇煥,於天啟七年四月,在薊遼總督閻鳴泰上奏摺,稱頌魏忠賢的功德,並要求在寧前為魏忠賢修建生祠時,袁崇煥同樣參與聯名上奏。
《大明熹宗實錄》記載「薊遼總督閻鳴泰巡撫袁崇煥疏頌魏忠賢生祠」。
在取得寧錦大捷後,功勞被閹黨大肆冒領,而袁崇煥卻被閹黨陷害去職。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得知孫承宗被罷免,於是率領大軍西渡遼河,二十三日,後金軍抵達寧遠,經略高第和總兵楊麟擁重兵于山海關,不去救援寧遠。
袁崇煥得知後,隨即寫下血書,與大將滿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祖大壽,守備何可綱等將士盟誓,以死守城。
袁崇煥一面堅壁清野,一面讓同知程維楧盤查姦細,通判金啟倧守護糧草,並傳檄給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守將楊麒,如果有將士逃到這裡,可將其全部斬殺。
努爾哈赤將抓到的明朝百姓放回寧遠,並讓其勸袁崇煥投降,但遭到袁崇煥的拒絕。
於是努爾哈赤舉大軍進攻寧遠城,並讓士兵舉著盾牌攻鑿城牆。
而袁崇煥讓羅立等人指揮西洋巨炮,炮轟後金軍,後金軍在巨炮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連續攻城兩天,損失慘重,努爾哈赤於是下令退軍。
但名將金啟倧卻因為點火炮時引起自燃而死。
寧遠保衛戰勝利後,明廷舉朝歡喜,升袁崇煥為右僉都御史。
但另一方面,後金軍大肆攻略覺華島,殺死參將金冠及軍民數萬人,而袁崇煥剛剛竭盡全力保全了寧遠,無力救援覺華。
寧遠大捷後,經略高第及楊麟因為不發援軍被罷官,明廷以王之臣和趙率教將其替代。
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給袁崇煥力拒,金啟倧書曰「錦、右、大凌三城皆
寧錦大捷
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明廷重新設立遼東巡撫,並以袁崇煥擔任,魏忠賢派其黨羽劉應坤、紀用一同前來鎮守,袁崇煥上疏請求將其調離,但遭到拒絕,明廷又加袁崇煥為兵部右侍郎,子孫世蔭錦衣千戶。
但不久之後,袁崇煥解了寧遠之圍,逐漸驕橫起來,與大將滿桂鬧不和,於是袁崇煥上疏請求將滿桂調往別處,明廷於是召滿桂回朝。
經略王之臣奏書請求留住滿桂,袁崇煥又因此與王之臣鬧不和。
明廷擔心這兩個人鬧矛盾會影響大事,於是將兩人分開,王之臣督關內,袁崇煥守關外。
同年八月,努爾哈赤病死,袁崇煥派遣使者前往弔唁,以刺探虛實,皇太極遣使回報。
袁崇煥想要和後金議和,於是自寫書一封再次派遣使者前往。
冬十月,袁崇煥領劉應坤、紀用、趙率教等將巡視錦州、大小凌河等地,想要大興屯田,恢復高第放棄的疆土,魏忠賢、劉應坤等人的子孫因此可以享受世代蔭襲錦衣千戶,袁崇煥從原來的錦衣千戶進升為指揮僉事。
他於是上書:「遼東的敗壞,雖然是人心不穩固,也因為失去了有形的險要,沒有東西可用來堅固人心。
部隊不利於野戰,只有依憑堅固的城牆和使用大炮一種方法。
如今山海關的四座城池已經修復一新,應當再修松山諸城,輪值的軍隊四萬人,缺一不可。
」皇上回書給袁崇煥答應了他的請求。
天啟七年(1627年)正月,皇太極同意了袁崇煥的請和,舉兵渡鴨綠江征討朝鮮。
明廷覺得袁崇煥與王之臣不能相互協作,於是將王之臣召回,不再設立經略一職,關內外盡屬袁崇煥管理。
袁崇煥於是趁皇太極舉兵朝鮮之際,派人修繕錦州、中左、大凌三城。
而朝鮮和毛文龍同時向明廷告急,明廷命袁崇煥前往救援。
袁崇煥派遣水軍增援毛文龍,又派左輔、趙率教、朱梅等人率領九千兵力逼近三岔河,以牽制後金軍。
而朝鮮倒向清廷進攻毛文龍,卻被毛文龍擊敗,後金軍也被毛文龍擊退,史稱「丁卯之役」。
同年四月,趙率教在錦州督護城防建造工程,明廷派尤世祿前來接替趙率教,又以左輔為前鋒總兵官,駐紮大凌河。
五月,皇太極從朝鮮退兵後,率兵直抵錦州,將其包圍。
趙率教與紀用一方面閉城堅守,一方面派遣使者議和,想以此拖延時間等待援軍,使者跑了三個來回仍舊沒有決定,而後金軍的攻勢越來越猛。
袁崇煥以寧遠的兵力不能輕易調動,於是讓尤世祿、祖大壽率領精銳騎兵四千繞到大軍後面決戰,另派遣水軍從東面進行牽制,並請求薊鎮等地發兵東護關門。
明廷命山海關的滿桂移駐前屯,三屯孫祖壽移往山海關,宣府黑雲龍移往一片石,薊遼總督閻鳴泰移到關城,又調動昌平、天津、保定的部隊奔赴上關;傳檄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守將整備好兵馬聽候調遣。
尤世祿剛要整備出發,後金軍又分兵來攻寧遠,袁崇煥與劉應坤、畢自肅率將士登上城樓防守,在濠溝內排列陣營,用炮遠距離轟擊。
而滿桂、尤世祿、祖大壽在城外與後金軍搏戰,死傷比較多,滿桂也中箭負傷。
後金軍從寧遠撤退後增加錦州的攻勢,但仍舊無法攻克,而且傷亡慘重,六月,後金軍撤兵,)寧錦之戰,後金軍攻城,明遼軍堅守,凡二十五日,寧遠與錦州,以全城而結局。
明人謂之「寧錦大捷」,載入中國戰爭史冊。
史稱「寧錦大捷」。
而後金軍撤兵時順道毀壞大小凌河二城。
寧錦之戰後,滿桂、趙率教等人都得到了應有的賞賜,但袁崇煥卻因為魏忠賢讓他的黨羽彈劾袁崇煥不救援錦州,論功行賞時,只給袁崇煥增加一級官階。
尚書霍維華為此感到不平,上疏乞求辭去蔭襲子孫的賞賜,但魏忠賢不許。
七月,袁崇煥辭官回鄉。
明廷以王之臣接替袁崇煥為督師兼任遼東巡撫,駐紮寧遠。
重新見用
天啟七年即天聰元年(1627年),明熹宗駕崩,明思宗朱由檢即位,設計將魏忠賢除去,並把之前冒領軍功的人削職。
在朝中大臣的建議下,袁崇煥得以重新被啟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同年七月,袁崇煥返回京城,上疏陳述兵事,朱由檢於平台召見袁崇煥,袁崇煥聲稱自己可以五年復遼,朱由檢對此大加讚賞。
給事中許譽卿問袁崇煥復遼的策略,袁崇煥卻說是用這種話安慰皇上。
許譽卿說:「皇上英明,怎麽可以隨便應對。
他日按照期限追求成效,你該怎麽辦?」袁崇煥也覺得自己失言了,於是上奏說:「五年復遼的計劃不容易完成,陛下既然委託給臣,臣怎麽敢推辭這艱難的任務。
但是五年內,戶部轉運軍餉,工部供應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必須朝廷內外事事配合,才能有所成功。
」朱由檢於是讓四部的臣按照袁崇煥的話辦。
袁崇煥害怕自己去往邊關以後,朝廷中難免有人會再次誹謗自己,於是將此事告訴朱由檢,朱由檢在大學士劉鴻訓等人的建議下,收回王之臣、滿桂的尚方寶劍,將其賜給袁崇煥。
鑒於此前熊廷弼、孫承宗都因為受到排擠陷害,使自己的意願難以舒展,袁崇煥於是又上書說:「恢復遼地的計策,不外乎臣往年所提出的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防守是正規的策略,攻戰是變通的策略,和議是輔助策略的說法。
執法在循序漸進而不在突變猛進,在追求實效而不在貪圖虛名。
這是臣與諸邊防官員所能做到的。
至於選擇用人的入,與被人用的人,都是皇上掌握其中的關鍵。
怎麽才能用人而不三心二意,相信而不懷疑?因為駕馭邊防大臣與朝廷大臣不同,軍中可驚可疑的事特別多,只應當談論成敗的大局,不必摘取一言一行的細小過失。
事情的責任既然重大,招致怨恨實在多。
各種有利於邊疆的事情,都是不利於自身的。
況且謀取敵人急,敵人亦從而離間,因此作邊疆的大臣很難。
陛下愛護臣了解臣,臣何必過於疑慮懼怕,但心中有所危懼,不敢不告訴。
」朱由檢發優詔答覆袁崇煥,並賞賜蟒袍玉帶、銀幣,但袁崇煥上疏推不接受辭蟒袍玉帶。
熹宗崩,崇禎即位,魏忠賢被誅。
朝臣紛請召袁崇煥還朝。
崇禎元年(1628年)四月
崇禎任命袁崇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七月袁崇煥入都,十四日崇禎帝召見平台。
袁崇煥慷慨陳詞,計劃以五年時間恢復遼東,並疏陳方略,皇帝大喜,袁崇煥復奏掣肘,袁崇煥奏曰「以臣之力治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
一出國門,便成萬里。
嫉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豈臣謀」。
(《崇禎紀事》)二十四日崇禎賜崇煥尚方寶劍,便宜行事。
袁崇煥疏謝並陳方略,崇禎贈蟒玉銀幣,崇煥辭莽玉不受。
崇禎二年(1629年),駐守寧遠的來自於川、湖等地的士兵因為軍餉的事而譁變,袁崇煥用計將其平定。
而後袁崇煥請求將寧遠、錦州合為一鎮,讓祖大壽鎮守錦州,何可剛替代朱梅駐寧遠,趙率教守關門,袁崇煥自駐寧遠,同時上書給朱由檢極力稱讚祖大壽等三人的才能,並說自己五年復遼的計劃全靠這三人來實現,如果五年後沒有實現,他將親手將這三人斬殺,自己到司法部門領罪服死。
朱由檢加封袁崇煥為太子太保,並賜給蟒衣銀幣。
殺毛文龍
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以東江毛文龍雖然能牽制後金軍,但毛文龍耗費的錢糧實在太大,袁崇煥上書請求讓朝廷派人來管理毛文龍部的軍餉,毛文龍不喜歡有文官監製著自己,於是上書爭辯。
而後毛文龍前來拜謁袁崇煥,袁崇煥以上賓之禮接待毛文龍,毛文龍也不謙讓,袁崇煥於是決定殺掉毛文龍。
同年五月,袁崇煥以閱兵為由去見毛文龍,毛文龍設宴與袁崇煥喝酒,倆人常常喝到半夜,毛文龍沒有覺察到袁崇煥的來意。
袁崇煥提議更改軍營制度,設置監察官員,毛文龍對此建議感到不高興,袁崇煥用回鄉來打動他,毛文龍說:「我向來有這個意思,但只有我知曉遼東的事務,遼東的事情解決後,朝鮮衰弱,可以襲擊占有。
」袁崇煥對毛文龍的回答感到不高興。
而後袁崇煥邀請毛文龍觀看將士射箭,預先在山上設置好帳篷,令參將謝尚政等率兵埋伏在帳外。
毛文龍到了之後,他的部下沒能入內。
袁崇煥說:「我早晨就走,你擔當海外的重託,請受我一拜。
」毛文龍回拜之後倆人開始登山。
路上袁崇煥問隨從官員的姓名,大多都是姓毛的。
毛文龍說:「這些都是我的孫子。
」袁崇煥笑著說:「你們在海外長久勞累,每月祿米只有一斛,說來痛心,也受我一拜,請為國家盡力。
」眾人都叩頭道謝。
袁崇煥接著說幾件毛文龍違法做的事,毛文龍與其爭辯,袁崇煥厲聲斥責毛文龍,下令將毛文龍的冠服去除並捆綁起來,毛文龍表示不服,袁崇煥於是列數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拿出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斬殺。
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之後,害怕他的部下叛變,於是增加他們的餉銀,但是島上的人沒有主帥,人心背離,難以使用,而後會導致叛離。
袁崇煥上書給明廷:「東江鎮是牽制敵人所必須依託的。
現確定兩協的編制,馬軍十營,步軍五營,每年餉銀四十二萬,米十三萬六千。
」皇帝朱由檢對兵員減少軍餉卻增加的事情感到疑慮,但是一看是袁崇煥奏請的,也就答應了他。
己巳之變
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後金主皇太極舉兵數十萬分別進入龍井關、大安口,袁崇煥聽聞後率領祖大壽、何可剛入關守衛,所經過的薊州、撫寧、永平、遷安、豐潤、玉田各城,都分兵留守。
皇帝朱由檢得知後非常高興,下令嘉獎袁崇煥的部下,並讓袁崇煥統領指揮各地援軍。
但不久之後,遵化、三屯營都被後金軍攻破,趙率教也在遵化戰役中中流矢陣亡,巡撫王元雅、總兵朱國彥自盡而死。
後金軍越過薊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煥忙率兵護衛京師。
朱由檢召見袁崇煥,賞賜御用酒菜及貂裘慰勞袁崇煥,袁崇煥以兵馬長途奔波,疲憊不已,請求入城休整,但遭到拒絕。
於是袁崇煥駐軍城外,與後金軍鏖戰,互有勝負。
袁崇煥令戴承恩在廣渠門列陣,祖大壽於南面列陣,王承胤在西北列陣,袁崇煥在西面列陣以備戰,中午時刻,清騎兵從東南面進攻,祖大壽率兵奮力接戰,而王承胤卻拔陣向南避戰。
後金軍力戰祖大壽不下,於是撤退,明將劉應國、羅景榮等人率兵進行追擊,殺傷後金軍千餘人,而明軍死傷也很多。
收兵後,朱由檢用酒食犒賞軍隊。
袁崇煥有派遣任守忠率領五百人用火炮轟打金營,後金軍撤退,京都之威遂解。
明朝遺民談遷的史學巨著《國榷》記載:辛末,召象乾及廷臣於平台問。
象乾方畧對曰:「插漢虎墩兔憨與順義王卜石兔哈喇慎、白黃台吉俱元小王子之後。
卜哈俱插漢分部,歲貢。
自黃台吉與插漢閧,插漢不貢。
隆慶庚午,俺荅受封開市,卜哈部夷屢掠之。
去歲卜石兔西走,哈喇慎俱被攎,白台吉僅身免,東投於建奴。
其弟跌各兔等不欲也,白台吉媿死,哈部今其人無幾。
朵顏三十六家此日亦當聯絡,與哈喇慎可得三萬人。
諸部惟永邵卜最強,約三十餘萬人,若合卜石兔之兵可御插漢。
」帝曰:「插漢意不受撫,何?」對曰:「當從容籠絡。
」帝曰:「如不欵,何?」象乾密奏語不盡聞。
帝善之,命往與袁崇煥共計。
象乾請發撫賞銀五萬兩。
此事《崇禎長編》卷之十三元年九月亦有載,不過把「建奴」忌諱作「清」而已。
由此可見朵顏是明廷籠絡的對象。
而袁崇煥被指資敵的對象,就是上述的朵顏部。
故市米資盜並不能成袁崇煥的罪名。
而且袁崇煥後來賣米也是崇禎帝許可的:「其招來屬夷,其有飢困,查明部落多少,計口量許換米」。
《國榷》卷八十九又有記載:「初,廣寧塞外有炒化、暖兔,貴英諸虜。
薊鎮三協有三十六家守門諸夷。
所云西虜也。
皆受我賞。
建虜雖強,其勢未大合。
至是,中外迎上指。
謂通建虜,並革其賞。
諸夷已閧然。
會塞外飢,請粟。
上堅不予,且罪闌出者。
於是東邊諸胡群起飈去,乃盡折入建虜,不受漢索也。
」可見談遷認為崇禎在蒙古人饑荒時不知乘機拉攏,才是蒙古人投向後金引其入寇的主因。
下獄處死明思宗(1610—1644)在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將袁崇煥逮捕入獄。
於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明思宗以「謀叛欺君,結奸蠹國。
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
既用束酋,陽導入犯,復散援師,明擬長驅,及戎馬在效,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意欲何為?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神人共忿,重辟何辭!」(《國榷》卷九十一,崇禎三年八月癸亥崇禎聖旨)的罪名於三年八月磔(zhé)刑(分裂肢體)處死於西市,棄屍於市。
行刑那天,袁崇煥毫無懼色,他被五花大綁,押上刑場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
頃間肉已沽清。
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
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袁崇煥卒年四十七歲。
(《石匱書》)。
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施反間計,捕捉兩名明宮太監,然後故意讓兩人以為聽見滿清將軍之間的耳語,謂袁崇煥與滿人有密約,皇太極再放其中一名太監回京。
明思宗中計,以為袁崇煥謀反;但是閻崇年等一些學者則傾向於認為明思宗殺袁崇煥是因為朝廷內閹黨餘孽的誣陷,皇太極的反間計只是袁崇煥落獄之因。
對反間計,《明史》袁崇煥傳,記載:「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
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
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
」《明季北略》則記載:「都中又喧言崇煥導虜入犯,上甚切齒。
先是,虜出獵,擄我多人。
中有二璫,上命偵崇煥者,亦被擄。
虜視之,知為璫也,乃設一記,佯為袁遺書約犯邊,答云:「知道了,多謝袁爺。
」又佯驚云:「乃為璫聞,縛璫亟斬之!」又故遺一奴私放璫歸。
璫歸,上其事。
上再召崇煥入,即下詔獄。
此言周延儒親語余者,延儒久與虜比,虜每輸情,故知其言不誣。
」朝鮮《仁祖實錄》八年二月丁丑載:朝鮮的使者朴蘭英到瀋陽,滿清的王公當著他面互相「耳語」,說袁經略果然和我們同心,只可惜事情敗露而被下獄。
這樣的事情,怎會當著外國使臣的面而互相耳語,故意讓他聽到。
朴蘭英明白他們的用意,只不過想借他而傳言到明朝去,以便儘快殺了袁崇煥,所以他在給朝鮮國王的奏章中說:「此必行間之言也。
」直到一百年之後,朝鮮的君臣們在討論明朝覆亡的原因時,還說主要原因是冤殺了袁崇煥(見朝鮮《英宗實錄》六年十一月辛未)。
袁崇煥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遺言:
一生事業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
這段話也就是說後金軍退兵後,袁崇煥卻被治罪。
當初後金軍進入的關口是屬於薊遼總理劉策所管轄,而袁崇煥得知後金軍入關,直逼京城,於是千里迢迢趕來救援,自認為有功無罪,但是朝中大臣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朱由檢對此也很懷疑。
此時後金軍也設計離間,說袁崇煥與後金軍有秘密約定。
十二月,朱由檢將袁崇煥下獄。
魏忠賢遺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勛、史褷等人想趁機給魏忠賢報仇,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
其實,在我個人看來,袁崇煥他從一介文官,最後變成一介武將,一生立下大功,最後卻含冤而死。
他的遭遇或許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君臣關係的寫照,或者說是因為他功高震主。
當時的人們認為他是奸賊,他也不加辯解。
時人生食其肉,這或者是一種諷刺,又或者說是一種悲劇。
在中國歷史上,李牧,白起,岳飛,袁崇煥是公認的四大冤獄,這其中,又以袁崇煥最為悲劇。
後人諷刺他重視功名,可是別忘了,他是文官,就是為了考取功名。
後人詬病他擅殺島帥,但是他是為了軍令,這其中的道理,自有天理去證明。
緬懷袁崇煥
不圖銀兩不圖名,惟願邊陲久太平。
離舍拋家塞外赴,堅城拒敵令旗擎。
屢攻難下施奸計,恰有偏聽成大清。
最恨臨刑其景慘,人妖顛倒孰思明?
嗚呼!哀哉袁崇煥!最恨反間計,更恨不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