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傳奇名將,歷經四位君主,生前為大將軍,死後成帝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談及名將,我們總忘不了關羽、張遼、周瑜、陸遜等人,他們對整個三國歷史的發展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也因為有這些名將的存在,讓三國這段歷史,更加的波瀾壯闊,驚心動魄。

然後今日小編介紹的一位東吳名將,歷經四位君主,從曹操時代打到司馬炎時代,有個非常牛逼稱號,最後官居大將軍,死後成了菩薩,四季香火不斷。

此人是誰呢? 他叫丁奉,字承淵,年輕的時候,就跟著甘寧、陸遜、潘璋等人出征,先後參加了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合肥之戰等大型戰役,經常勇冠全軍,每次都斬將奪旗,以驍勇著稱。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也。

少以驍勇為小將,屬甘寧、陸遜、潘璋等。

數隨征伐,戰鬥常冠軍。

」——《三國志·丁奉傳》

太元二年(252年),吳大帝孫權逝世,孫亮繼承帝位,大封朝臣,是每個新皇帝拉攏人心的手段,丁奉因為之前的功勳,升為冠軍將軍,封都亭侯。

丁奉從偏將軍變成了有品級的冠軍將軍,而且非常適合其勇冠全軍的形象,這個名字也非常牛逼拉風。

在這一年,丁奉迎來一次大的勝利,那就東興之戰。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吳建興元年)十一月,司馬師下令王昶等三路兵馬襲擊吳國。

十二月,王昶進攻南郡,丘儉進攻武昌,胡遵、諸葛誕率七萬大軍攻打東興。

十一月十九日,諸葛恪率兵四萬,日夜兼程,救援東興。

胡遵等人命令各軍作浮橋渡水,陳兵於大堤之上,分兵攻打兩城;城在高峻險要之處,不能很快攻破。

諸葛恪派冠軍將軍丁奉和呂據、留贊、唐咨等人為前鋒,從山的西面攻上。

丁奉對各將領說:「現在各部隊行動遲緩,如果魏兵占據有利地形,就難以與他爭鋒交戰了,我請求快速攻上。

」於是讓各路軍馬從道路上避開,丁奉親自率領屬下三千人快速突進。

當時正刮北風,丁奉揚帆行船兩天就到達了東關,隨即占據了徐塘。

當時漫天飄雪,十分寒冷,胡遵等人正在聚會飲酒。

丁奉見魏軍前部兵力稀少,就對手下人說:「求取封侯賞爵,正在今天。

」於是讓士兵們都脫下鎧甲,丟掉長矛大戟,只戴著頭盔拿著刀和盾牌,裸身爬上堤堰。

魏兵看見他們,都大笑不止,而不立即整兵對敵。

吳兵爬上之後,立即擊鼓吶喊,襲擊攻破魏軍前部營壘,呂據等人也相繼趕到;魏軍驚恐萬狀四散奔逃,爭相搶渡浮橋,浮橋毀壞斷裂,魏兵自己跳入水中,互相踐踏著逃跑。

魏軍前部督韓綜、樂安太守桓嘉等人都沉沒在水中,死者數萬人。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雪中奮短兵」。

丁奉一戰成名,因功升為滅寇將軍,在接下來的數年,丁奉對抗曹魏,力戰有功,升為左將軍。

太平三年(258年),孫休即位,與張布合謀,想要誅殺專權的丞相、大將軍孫綝。

他們找到了丁奉,一舉誅殺孫綝,丁奉也憑藉這次政治行動成功晉級大將軍。

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丁奉與丞相濮陽興等聽從萬彧的建議,共同迎立孫權的長孫孫皓為皇帝。

丁奉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寶鼎四年(269年),這個時候的蜀漢已經滅亡,司馬炎建立了西晉,丁奉出兵攻打谷陽,只可惜,一無所獲。

建衡三年(271年),丁奉逝世。

現如今,吳地宣城的金寶圩百姓為了紀念丁奉,在圩的中心地點(今安徽宣城雙豐村),建造了一座總管廟,立丁奉像於內,百姓把丁奉稱為總管菩薩,四季香火不斷。

後丁奉被封為靖江侯王、靖天世帝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吳國的奇蹟:三國中歷經四朝的元老宿將

三國時期眾多名將雖然戰功顯赫,但都如同曇花一現般的存在,所以今天要介紹一位歷經長久的三國人物。在其兵荒馬亂的三國亂世中能做到四代主君的將領,除了曹魏的司馬懿、高柔外,丁奉,可謂東吳的第一奇蹟啊!

幾乎見證了整個三國的名將丁奉

三國時代,由於我們過分注意直接對抗的曹魏和蜀漢,這個左右搖擺的東吳政權好像較少關注,除了孫堅父子三人、周瑜、黃蓋、魯肅、陸遜、孫皓這些人之外很多人的光芒似乎都不是那麼耀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位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