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啦孝》之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岩簡介:(平邑)文化館副研究館員,作家、劇作家、詞作家;編著故事集《漫話蒙山》、《沂蒙山傳說》第一部,著長篇小說《曾子故事》(待版);編劇戲曲《曾子殺豬》、《血戰蘇家崮》;歌詞《八百里沂蒙八百里歌》榮獲2012「音樂·中國杯」作詞金獎、金牌,詳見「百度」中國原創音樂基地高岩。

為流浪的情感安一個家、為漂泊的小路點一盞燈……

一般說來,老高啦孝就得啦「孝」。

有朋友向我訓話啦:《鬼谷子傳說》中也有「孝」嗎?咹?我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有!當然有了。

」孫臏緬懷祖德,遠奔蒙山尋找鬼谷子,就是為了拜師學藝,潛研兵法,目的就是為了報兵敗喪家之仇,雪兵聖家族戰敗之恥,這算不算孝呢?孫臏一向敬師如父,也是般正的弟子之孝。

當然了,其中也有忠、也有義,也有龐涓之奸,只是孝的比重較輕一些罷了。

時下人們都喜歡品「三國」,名家在品,平民百姓也在品,我倒覺得應該品出特有的味道,不能東施效顰,也不可鸚鵡學舌,既便品有腳丫子味的醤鹽菜,也不品別人吃過的海鮮,味道再鮮也是二貨。

當然,品的品味很高!一個口就可以吃、喝、說、唱的四不誤,用三個口一塊兒幹活,那還了得?當然了,若讓鬼谷子品「三國」的治,肯定不是很現實,當時的年代畢竟比三國時代早了700多年。

說句實在話,若用鬼谷子的視角品「三國」的話,就別有一番滋味了。

什麼是三國呢?「所謂三國,就是劉備、曹操、還有那個孫權,各自領了一夥子人在那兒打架。

」人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紅樓(《紅樓夢》)」,意思是說:看了紅樓夢,得了想死病。

呸!就這麼個心理素質,能幹什麼鳥事?也忒容易死了吧?「老不看三國」,可能是說看了「三國」會變得心眼兒多,心眼兒少就好了?傻得讓兒媳婦熊得直端不住碗、讓親戚鄰人罵作二百五,就恣死你了?心眼兒多倒好像成了瘸似的,這是什麼混蛋邏輯?這兩部書可都是最優秀的古典名著,已經得到了古今中外的高度認可,你讀不懂就說你讀不懂得了,犯不著這般胡唚!人嘛!還是實在點兒為好。

「三國」,也就是《三國演義》,事實上,倒不如把「三國」叫作《三國算計》更為恰當。

有文友開玩笑道:「翻開「三國」,就是蹦出一個黃口小兒,也會把牙一呲道:「吾有一計!」你說瘮人不?通讀「三國」會感到,通篇都是動心眼的人,動心眼的事兒,讓人讀得一愣一愣的。

先以「三顧茅廬」為例,劉備好歹是一位皇叔,也是一位有身份……證的人,他為什麼要「三顧」呢?是因為諸葛亮忙?天天雲遊?不會友的話就急得慌?怎麼還有閒空睡大覺呢?而且是「草堂春睡足」,就是說使勁睡,一直睡到「窗外日遲遲」,是說他睡覺的時辰特長。

把個堂堂的劉備、關羽、張飛等名流都般正地曬在大門口上,而且這一曬就是一個多時辰,氣得張飛一跺腳,要上後院 「先放上一把火,看他還睡安穩了不?」

這一切並非巧合,鬼谷子明白:這都是諸葛亮精心布的局。

若時論輩份,鬼谷子是諸葛亮的師祖,老師猜學生,一猜一個準,知曉諸葛亮怎麼想的:嗯?劉備可是一個大人物,我早看好你了,曹操也看好你了,「煮梅」的時候都誇你是英雄,劉備聞言大驚:筷子落地,曹操驚問 「何故如此驚慌?」劉備匆忙掩飾道:「雷擊之故爾。

」劉備一向胸懷大志,卻總是藏鋒避芒,連連示弱,一句「雷擊之故爾。

」他便巧妙地騙過了曹操,難道不是嗎?一個聽到雷聲都害怕的人,能成什麼氣候?若讓曹操知曉與他與自己爭天下,劉備必死無疑。

還有他的桃園結義兄弟關羽、張飛,可謂英雄蓋世,哪個都不是瓤茬,脾氣好不到哪兒去,只要這「桃園」哥仨抱成一團,誰能左右得了?不錯!徐庶一去,劉備真急眼了,沒法子了才屈尊跑到這兒,一心求我出山。

請問怎麼出山?出山後怎麼開展工作?總得有個說法兒不是?你現在急得大頭蚊子似的,對我可以要天許半個,將來你若發達了,你還會像今天這樣言聽計從嗎?甭忘了,「容易得到的往往得不到珍惜。

」所以讓你「三顧」,就是想考考你的誠心如何?耐心咋樣?重視程度有多高?「無規矩不成方圓」,不論干任何事情,咱還是先小人、後君子,才歸路子,一切都得按套路出牌。

不在一開始的時候把這些「規矩」立好,到時候咱們怎麼在一個鍋里摸勺子?怎麼在一個鍋里吃飯?想過沒?到時候,我這「軍師」的話好使嗎?誰給我簽約?抓手在哪裡?擔保人是誰?空口無憑怎麼可以?又缺少了上級組織部門的正確領導、也缺少了公檢法司的監督管理,這事兒雖然好說,但卻不好做、可操作性、持續性都不強,保障係數為幾乎為零……

諸葛亮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直到劉備哥仨「傻乎乎」地一連「三顧茅廬」之後, 諸葛亮一見面,也只是對劉備說道:「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

」這種辭言,誰會相信?他能喜歡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戶日子?哄大頭蚊子?還懶於應世!你還想知曉多少事兒?一時難為得劉備聲淚俱下,差點兒就要行跪拜大禮了。

恰在這時,諸葛亮暗暗告誡自己:「嗯!是火候了?可甭使將啦!這弓若再拉下去的話,不是弦斷、就是弓崩。

甭忙了!人家劉備可是一位皇叔啊!再難為下去,我這不忠、不孝、不義的罪名也就成立了,絕對的負能量,可不能像曹操那樣,盡做一些「名為漢臣,卻在篡漢」事兒,此為大不孝也!有何可取之處?

話說回來,劉備也不是等閒之輩,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這一歇後語中,便可看出劉備之賢之德:趙雲大戰長板坡,血頭血臉地救出阿斗,按一般套路而言,劉備一定千恩萬謝的,真的那樣,劉備只能是俗夫一個。

當時劉備是怎麼做的呢?他先是接過阿頭,只是朝地上一摔,應該是輕輕一摔,若重重一摔的話,這個世界上就只有「流氓」,沒有「阿斗」了,當然也沒有「樂不思蜀」這麼一說法啦。

話說當時,劉備只是對趙雲道:「為此小兒,幾損我一員大將!」一語道來,語驚眾人,一時感動得趙雲朴地而泣。

瞧!這就叫層次,或者說是品位,可不是鬧著玩的呀!

劉備為了匡正漢室,一向求賢若渴,人說:臥龍、風雛得一者,可安天下。

站在面前的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臥龍孔明,劉備雖然諸事多多,一直忙得頭重腳輕的,但他曉利害,知輕重,不然的話,是不會下這麼大賭注的,甭說「三顧」了,只怕 「一顧」也顧不上,哪有閒功夫跟你三番五次地磨閒牙?

要說諸葛亮傻?誰也不相信。

關健時刻也大上一步,立馬鄭重地向劉備表態道:「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接著捧出他繪製的地圖道,「此乃西川54縣之圖也」,三國時期沒有電子印表機,繪製這麼張地圖,沒個一年半載怕是繪不出來的,可見他早就「時刻準備著」了,還有「三分天下」,「隆中對策」等政治預見,都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綱領性決策文獻,了得?到了劉備真要請他出山的時候,一般人都會屁顛屁顛地迎到村頭上,劉備怎麼的?他卻又在那兒五個六個地「才疏學淺,難堪大任」了起來,竟是何意?不得而知。

接下來也是好戲連台,這兒尚未開戰呢?諸葛亮開始整肅軍紀,整頓軍威。

所謂的「軍威」,說穿了就是軍師之威。

諸葛亮設計打賭,讓關羽一下兒輸了個「殺頭之罪」,按規矩出牌的話,理當軍法從事。

其實諸葛亮的本意並不是真想殺關羽這個「過五關、斬六將」,被後世尊為武聖人的驚世之才,也從心裡捨不得殺,而且實際上也真殺不了,甭忙了!人家可是「只願同年同月同時死」桃園仨兄弟,殺一等於殺仨,真是門都沒有啊!諸葛亮這麼做,無非為了殺「羽」給「飛」看罷了:甭以為土洋炮不能打兔子!除了您的「主公」大哥,難道就沒有人拿你啦!諸葛亮猜准了,劉備果然向諸葛亮求情了,這個面子當然是要給的。

可說「三顧茅廬」征服了劉備,而「打賭」卻在一「殺」一「赦」的戲劇化過程中,非常巧妙地征服了紅臉關羽,也把一旁的黑臉張飛嚇出一頭冷汗,從此,他也不敢忒漲飽啦!讓他知曉鐵是熱的。

為軍(師)令暢通鋪平了道路、掃清了障礙,也為「博望坡用兵」、「火燒新野」拉開了序幕,要順利實現自己的這些破敵之策,諸葛亮不動點兒心思能成嗎?

再如「擊鼓罵曹」一節,真的好有一說,更有「空城計」一出,當是古代戰爭史上惟一的一場實現雙贏的戰爭,單從表面上看:准贏家當然是諸葛亮,而真正的最大贏家卻是裝神弄鬼、深藏不露的司馬懿……(未完待啦)

作家/高 岩

編輯/牛明軻

版權屬於作家高岩先生,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三顧諸葛亮茅廬,有以下幾點證明是真的

在《三國演義》中,比較有名的,桃園三結義,成為了佳話,之後的兄弟結拜,大家都紛紛模仿,劉備,關羽,張飛。都是以不求同日同時生,但求同日同時死的誓言來表達,對自己兄弟共患難決心和態度。在早些年《古...

三國里的這些,你確定知道?

對於中國人來說,三國演義我們自然十分的了解,就比如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大意失荊州等一些典故至今我們還是耳熟能詳,但你所知道的三國真的是這樣嗎?「桃園結義」大家都知道,劉關張三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

《三國演義》中10大傳奇事件:威震逍遙津

1、桃園三結義 一個草編手工藝者,一個殺人犯,一個屠戶,橫向聯合起來做什麼合適呢?比較客觀的說是人肉餡粽子,劉關張兄弟三人卻心比天高,他們的理想是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這段三國的閱讀體驗不同尋常,...

三國演義中十大最傳奇的事件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