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完美的戰將,不是關羽,趙雲,張遼,而是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歷史之中,關羽和趙雲、張遼一直是有口碑的,是人民大眾喜愛的三國英雄,甚至在某一種程度來說,《三國演義》讓這三位鼎鼎大名的三國名將一切都變的那麼完美。

武聖關羽,到目前為止,還有那麼多參拜和祭奠;趙雲,戰神,七進七出的膽識,忠心不二的人物形象,成為最受歡迎的人;張遼,威震逍遙津,嚇怕孫權。

然後,這些事跡並不能說明他們是最完美的人。

三國最完美的戰將,不是關羽,趙雲,張遼,而是一個被完美忽略的人。

他,就是呂布手下的第一大將,高順。

歷史記載:高順,中國東漢末年將領,呂布帳下中郎將。

史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所統率的部隊精銳非常,號稱「陷陣營」。

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

曹操擊破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所統率的 「陷陣營」 也被整編為曹操的「虎豹營 」。

用我們的話來說,高順,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忠臣,一個深思遠慮使謀化策的謀臣。

一個很注重個人修養的人。

忠心,富有謀略,而且個人修養非常好的人,相比在三國歷史之上,不多見。

關羽和張遼都是有過投降歷史的人,尤其是張遼,當初也是問溫侯手下的一員大將。

高順也有資格做一個名將,他的部屬僅有七百多人,平日的鎧甲戰具都修繕得精練整齊。

每逢戰事,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人們給了他的部隊一個稱號——陷陣營。

高順跟隨了呂布,在呂布神勇的光環下,高順的光彩便暗淡了許多;在呂布的戰略眼光下,高順的才能便打了一個折扣。

王粲所著《漢末英雄記》里有一段較為集中的記載:

「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

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

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布知其忠,然不能用。

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

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這段文字雖然不長,卻給予高順很高的評價。

一代名將和忠臣,在《三國志》《漢末英雄記》的記載都甚少,這只能讓更嘆息!出場次數很少的高順,卻每次出手,都是雷厲風行,戰功赫赫:第一次即建安元年(196年)發生在下邳的那次郝萌兵變,由於高順處置及時得當,叛變被平息;第二次是建安二年(197年)呂布要征琅邪國相蕭建,高順提出反對意見,他對呂布說:「將軍親自殺了董卓,聲名遠播,只要坐在那裡動動眼神,遠近自然畏服,不應該輕易出兵,如果萬一打不贏,名聲的損失將不小。

」但呂布沒聽,結果呂布的用兵行動引起了與琅邪國相鄰的泰山郡實力派臧霸等人的疑慮,臧霸登城拒守,呂布無功而返;第三次出場是建安三年(198年)征討劉備,高順打敗劉備,又打敗曹操派來的援軍夏侯惇。

高順從我們當代人的眼中,就是一個「完美」的戰將,業務精,能力好,有智慧,有威望,品德好,不居功、不自傲,領導有對不住自己的地方也不在意,沒有牢騷,沒有怨言,面對生死考驗,最後選擇殺身取義,無疑是各行各業的楷模啊!

然而,高順遇到一個愚蠢的領導:「布知其忠,然不能用。

呂布失敗後被絞殺,陳宮被斬首,呂布手下的主要將領張遼、侯成、宋憲、魏續都投降了曹操,隨呂布、陳宮一同赴死的只有高順,他和呂布一樣都是被「縊殺」也就是被勒死的,令人嘆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英雄嘆之高順盡忠求死

在三國演義中,分成幾個階段:群雄並起,一方獨霸,三足鼎立,三國歸晉。很多人比較喜歡第三個階段,因為不少人都是蜀迷,看著劉皇叔在前面如同喪家之犬似的奔波逃命,心裡難免有些不爽。不過,三國的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