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被遺忘的名將,關張夏侯兄弟都被他以少勝多,統帥最強特種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呂布軍中,有一文一武,文是陳宮,而武就是高順!他是呂布的左膀右臂,而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只是呂布的八健將而已。

「威震逍遙津」的張遼名滿天下,眾人皆知;臧霸後來被曹操委以方面之任,袁曹爭霸時以類似游擊戰的戰術牽制了袁紹的戰略左翼。

就是這麼兩個狠角色在呂布手下當時也只是"健將",由此可見高順的厲害所在。

史書里沒有高順單獨的傳記,甚至不知道他的祖籍在哪裡,也不知道他死時的年齡,有關他的事在「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著《漢末英雄記》里有一段較為集中的記載:「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

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

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布知其忠,然不能用。

」可以說是典型的剛正不阿。

他麾下的「陷陣營」也是呂布軍中一隻王牌部隊。

《三國志》從簡,作者惜墨如金,即使是蜀漢諸大將,東吳諸都督,諸曹諸夏侯,也都沒有單獨立傳。

但對描述不多的高順,卻把他的「陷陣營」也寫了進去,而且是「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可見其地位之高,戰鬥力之強。

高順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忠臣,一個深思遠慮、出謀化策的謀臣。

高順同時也是一個很注重個人修養的人,他很有威儀,治軍也很嚴格。

高順不飲酒,也不接受別人的饋贈,這在當時對於一個武將是很難得的。

高順也有資格做一個名將,他的部屬僅有七百多人,平日的鎧甲戰具都修繕得精練整齊。

每逢戰事,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人們給了他的部隊一個稱號——陷陣營。

高順跟隨了呂布,在呂布神勇的光環下,高順的光彩便暗淡了許多;在呂布的戰略眼光下,高順的才能便打了一個折扣。

我們先來看看陷陣營的戰績,同時,這也是高順這位名將一生的戰績。

和虎豹騎不同的是,這一支特種部隊,很少依靠援軍,大多時候都是自食其力,通常援軍來了,戰鬥已經結束了。

《三國演義》第11回,「操從其言,帶曹洪、李典、毛玠、呂虔、于禁、典韋六將,選馬步二萬人,連夜從小路進發。

卻說呂布於寨中勞軍,陳宮曰:「西寨是個要緊去處,倘或曹操襲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輸了一陣,如何敢來!」宮曰:「曹操是極能用兵之人,須防他攻我不備。

」布乃拔高順並魏續、侯成引兵引西寨……將至四更,高順方引軍到,殺將入來。

曹操自引軍馬來迎,正逢高順,三軍混戰。

將及天明……看看,七百人跟二萬人混戰,面對面對攻,居然打了這麼久,到最後曹軍不僅沒有滅掉高順軍,反而還被打到不得不撤退!要知道曹軍那二萬人是由曹操親自帶隊,裡面要猛將有猛將:曹洪,于禁,典韋,要文將有文將:李典,毛玠,呂虔。

我就想問了:究竟是曹操的士兵太弱,還是高順的陷陣營太強?這個結果也太出乎意料了。

《三國演義》第18回,操從其言,即命夏侯惇與夏侯淵、呂虔、李典領兵五萬先行,自統大軍陸續進發,簡雍隨行。

早有探馬探知高順,高順飛報呂布。

布先令侯成、郝萌、曹性引兩百餘騎接應高順,使離沛城三十里去迎曹軍。

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

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

惇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

惇不舍,亦繞陣追之。

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覷得親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

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拔出,乃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於口內啖之,仍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

性不及提放,早被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

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

夏侯惇既殺曹性,縱馬便回。

高順從背後趕來,麾軍齊上,曹兵大敗。

夏侯淵救護其兄而走。

呂虔、李典將敗軍退去濟北下寨。

高順得勝,引軍回擊玄德。

又是千人大破五萬人,還有夏侯兄弟的組合,敢情這些人是吃乾飯的麼?整整五萬人,士氣高昂,居然還打不過還不足一千人士氣還低落的高順軍,還大敗而歸,陷陣營這一支部隊到底有多碉堡,我實在不敢想像了。

再看《三國演義》第19回,卻說高順引張遼擊關公寨,呂布自擊張飛寨,關、張各出迎戰,玄德引兵兩路接應。

呂布分軍從背後殺來,關、張兩軍皆潰,玄德引數十騎奔回沛城。

一支不足千人的軍隊打贏了五萬人的軍隊後,打完後還立刻回軍奔襲去打另一支軍隊,居然又打贏了!也就說明陷陣營在對陣夏侯惇統領的五萬人軍隊時,幾乎沒有消耗!難道夏侯惇的部隊是站著不還手給陷陣營一頓猛衝麼?也太離譜了吧!我不能相信。

還有,知道高順所進攻的部隊可是擁有關張兩位「萬人敵」的劉備軍,即使是這樣,他們也沒有能夠抵擋「陷陣營」的兵鋒。

直到最後劉備不得不逃亡曹操那裡避禍,關雲長則敗退到海洲路上駐紮,而張翼德敗退到芒碭山。

從這些事跡中不難看出高順陷陣營以少勝多的驕人戰績!

高順同時也是一個忠臣。

他死心塌地的跟隨呂布,雖然他知道呂布不會成就大事。

高順經常勸諫呂布說:「凡是破家亡國的君主,並不是手下沒有忠臣和能臣,是因為君主不能用人。

將軍每次的言行舉動,都不肯深思熟慮,事後推委於『失誤』,將軍的這種失誤太多了。

」高順這段話,不僅適用用於治兵理國,對現代企業用人也很有現實意義。

呂布也知道高順是個忠臣,但是他出於種種考慮不能用高順(布知其忠,然不能用——英雄記)。

呂布知郝萌反後,更加疏遠高順。

魏續和呂布有親戚關係,呂布便將高順的部屬全部交給魏續帶領,實際上就是奪了高順的兵權。

但有戰事的時候,呂布也離不了高順,還讓他指揮他原來的部隊去作戰,而平日,這些部隊歸魏續統領。

即便如此,高順從跟隨呂布,到為呂布赴義,始終沒有恨意怨言。

《三國演義》上說,高順被曹操俘虜後,曹操問他:「汝有何言?」高順默然不語。

然後曹操縊殺了高順。

這段描寫很光彩照人,高順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語」中得到了升華。

他沒有象張任那樣,說出「忠臣不侍二主」流芳萬世的言語;沒有象陳宮那樣,做出激烈的反應,主動慷慨就義;沒有像張遼那樣,順應那個時代的處世理念——良禽擇木而棲。

歷史上對高順的記載確實不多,但此人,猛將也。

客觀地評價高順,將他排為三國中一流的武將應不為過。

也許只有這句話能懂高順吧:衝鋒之勢,有進無退;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英雄嘆之高順盡忠求死

在三國演義中,分成幾個階段:群雄並起,一方獨霸,三足鼎立,三國歸晉。很多人比較喜歡第三個階段,因為不少人都是蜀迷,看著劉皇叔在前面如同喪家之犬似的奔波逃命,心裡難免有些不爽。不過,三國的大多數...

誰說呂布帳下無名將?帶你認識八健將!

說到呂布,我們想到的就是他的武力及勇猛,且有不俗的帶兵能力,真可謂是三國前期的第一猛將!但我們一聊到呂布集團,許多人都會認為呂布雖猛,但欠缺左膀右臂,軍師陳宮雖好,但相比曹操的荀彧、郭嘉來說始...

被遺漏的名將,打敗關羽張飛,最後被曹操砍頭

三國是一個謀臣如雨,猛將如雲的時代,劉備的五虎上將讓人心馳神往,而三國志中也將《張樂于張徐》列為一傳,並稱為曹操的五大良將,而呂布是三國時期一等一的高手,都說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呂布手下的人物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