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與他的人生數次交集,贊他為鄉邦英俊,官至國民政府主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20年9月,湖南長沙一家名為文化書社的書店開張了,不同一般之處在於在鞭炮、鼓樂聲中,時任湖南督軍、省長、湘軍總司令的譚延闓在一群讀書人簇擁下,親自剪下紅綢——亮出了文化書社的牌匾,那上面「文化書社」是4個頗見功底的顏體也正是其親筆所書。

譚延闓為文化書社剪彩,是他在第三次督湘期間的作為,為了裝飾「自治」的門面,他不久前剛宣布允許民眾自由結社、出版等等,於是新的書報可以自由販賣了,各種新的團體乘勢而起,湖南有了一點民主的氣氛,此行正好是一次不錯的政治走秀。

然而,身居高位的譚延闓做夢也沒想到這個小小書社居然出了一位歷史性偉人,他就是毛澤東。

由於譚延闓放鬆政治管制,剛從上海回到長沙的毛澤東,立即利用這一有利環境籌備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工作,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進步思想。

為此,他同新民學會骨幹彭璜、何叔衡、易禮容等在長沙四處奔走,邀集教育界、新聞界進步人士發起成立了一個新文化團體——文化書社,以解決宣傳陣地的問題。

7月31日,湖南《大公報》第2版首刊了毛澤東起草的《發起文化書社》,8月24日,該報又以《文化書社緣起》為題全文刊載。

文章說,之所以要發展新文化運動,是因為當時的湖南還沒有真正的新文化,「不但湖南,全中國一樣尚沒有新文化。

」「沒有新文化由於沒有新思想,沒有新思想由於沒有新研究,沒有新研究由於沒有新材料」。

「湖南人現在腦子饑荒實在過於肚子饑荒,青年人尤其嗷嗷等哺」。

文化書社的願景便是「以最迅速、最簡便的方法,介紹中外各種最新書報雜誌,以充青年及全體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

也許因此而有新思想、新文化的產生」。

要在全中國培植真正的新文化,就要「從我們住居的附近沒有新文化的湖南做起」。

他們,向湖南人民吹響了開展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而且,新文化培育了新青年,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湖南進步青年成為新思想、新文化時代潮流中的弄潮兒。

但是書社畢竟是個實體組織,它的運營離不開資金、人脈、市場等方面的支持,籌建書社首先遭遇的就是資金問題,還好當時毛澤東母校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校長易培基,兼任著省教育廳長、省長公署秘書長,是譚延闓的「鐵桿」。

他不僅是毛澤東在一師的國文老師,還是毛澤東「驅張」赴京請願的「同行者」,更是毛澤東的賞識者。

毛澤東等辦文化書社,首先是徵求他的意見,易培基極為贊成,還自願充當書社發起人,還出面邀集長沙各界有聲望的人士,參加書社的發起和創辦工作。

於是省財政廳長姜濟寰、省府交涉署外交司司長仇鰲、長沙總商會會長左學謙等社會名流相繼投股,得開辦資金519元。

這些人除了比毛澤東們有錢外,更有「名」、「位」和「緣(人)」,有他們參與,形成「統一戰線」,文化書社也就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光環。

文化書社開業後,毛澤東任文化書社特別交涉員,經理卻是易禮容。

在書店,易主內,毛主外,通力合作,把書店辦得紅紅火火。

作為特別交涉員,他有一套書社的經營思路,毛澤東說:「現實的急務,莫要於傳播文化;而傳播文化有效,則莫要於辦『文化書社式』的書社。

」他藉助輿論工具,對文化書社進行廣泛宣傳。

在毛澤東的聯絡下,湖南《大公報》曾三次為文化書社刊登廣告性文件。

在他的「特別交涉」下,經議事會同意,聘請陳獨秀、李大釗、惲代英等人為「信用介紹」,據此與全國各地書刊建立廣泛聯繫。

陳獨秀介紹了上海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新青年社等知名出版社,讓文化書社免交押金先提貨;在李大釗幫助下,北京新知書社、新潮社也給文化書社「最惠待遇」;而惲代英創辦的武昌利群書社出版的書籍,則優價供應文化書社,文化書社「貨源」不斷,書社經營所得,則作為了黨團工作經費。

1920年至1921年春,書社與省內外發生書報營業往來的有六七十餘處之多,並在省內平江、瀏陽、衡陽、武岡等地設立分社和代銷處。

這些機構的負責人,多半由新民學會會員及其他進步青年擔任。

毛澤東等人通過文化書社和分支機構,迅速將新文化運動推向全省,這些駐地機構,真正成為了革命聯絡網。

1921至1923年,長沙文化書社儼然是中共湖南黨組織的「總機關」,中共「一大」結束之後,蘇聯顧問馬林從上海去桂林會晤孫中山,途經長沙時特意在文化書社停留,專門與毛澤東、易禮容等人聊了很長時間。


而譚延闓在書社開業不久就又被趙恆錫驅逐赴上海,後來他追隨孫中山,做了廣州革命政權的建設部長、內政部長、秘書長,贊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國共合作,到廣州以後其住所在簡園,中共中央機關辦公地設在春園,兩地相距不遠。

中共「三大」期間,毛澤東曾多次到簡園找其所稱讚的「鄉邦才俊」譚延闓,爭取他支持國共合作,好客的譚延闓也就經常接待毛澤東。

在1924年1月下旬召開的國民黨「一大」上,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的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到了1925年10月則出任國民黨宣傳部代理部長。

此時,譚延闓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後來做上了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和國民政府代理主席,與毛澤東可謂「同朝為官」。

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後,譚延闓倒向蔣介石,參加「寧漢合流」,成為「反共主席」,而毛澤東則走上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道路。


幾年後毛澤東帶著秋收起義的部隊上了井岡山,和朱德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會師,在這裡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與譚延闓老家茶陵高隴臨近。

在井岡山的毛澤東想得到一部《三國演義》,從中吸取智慧來指揮紅軍打仗,可一直沒有得到。

在後來一次革命行動中,毛澤東的資料員龍開富到譚延闓的老宅——譚家大屋收集書刊報紙,意外發現一部《三國演義》,毛澤東才得償所願。

龍開富後來回憶,毛澤東看到書時,簡直欣喜若狂,不禁說:「這真是撥開雲霧見青天,快樂不可言。

」而身為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譚延闓聽到此消息後,後悔地說:「曉得如此,我當時剪么子鬼彩啊,還不如把他抓起來槍斃了。

(版權@研古用今所有,首發今日頭條,如需轉載到其他網站請聯繫本人。

工作聯繫、約稿:[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圖書館與青年毛澤東的讀書生活

【歷史鉤沉】讀書是毛澤東一生最大的愛好。他常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又說,「一天不讀報是缺點,三天不讀報是錯誤。」毛澤東的讀書習慣和閱讀偏好早在青年時期就已經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