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個帝王,是被活活餓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齊桓公(約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的第三子、齊襄公之幼弟,其母為衛國人。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齊恆公

2.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動亂。

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

前679年,諸侯與齊桓公在鄄(juàn)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另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

3.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4.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易牙他是殺死自己得兒子,最終得到齊恆公的信任,最終齊恆公死在易牙手中。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易牙

5.易牙,春秋時代一位著名的廚師,也有寫成狄牙的。

他是齊桓公寵幸的近臣,用為雍人。

易牙是第一個運用調和之事操作烹飪的庖廚,好調味,很善於做菜。

易牙作為雍人,擅長於調味,所以很得齊桓公的歡心。

因為他是廚師出身,烹飪技藝很高,他又是第一個開私人飯館的人,所以他被廚師們稱作祖師。

6.一次桓公對易牙說:「寡人嘗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倒為憾事。

」桓公此言本是無心的戲言,而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一心想著賣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歡心。

國君何等尊貴,絕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

後來他看見自己4歲的兒子,選了用自己兒子的肉。

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鮮嫩無比,從未嘗過的肉湯,便詢問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著說是自己兒子的肉,為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主公。

當桓公得知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內心很是不舒服,卻被易牙殺子為自己食的行為所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親骨肉,從此桓公寵信易牙。

7.易牙和管仲同時在齊國作事。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為齊桓公創立霸業嘔心瀝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齊桓公去探望他,詢問他誰可以接受相位。

管仲說:「國君應該是最了解臣下的。

」齊桓公欲任鮑叔牙,管仲誠懇地說:「鮑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惡過於分明,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這樣是不可以為政的。

齊桓公問:「易牙怎樣?」管仲說:「易牙為了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不宜為相。

請國君務必疏遠易牙、衛開方、豎刁這三個人,寵信他們,國家必亂。

管仲說罷,見齊桓公面露難色,便向他推薦了為人忠厚,不恥下問、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說隰朋可以幫助國君管理國政。

遺憾的是,齊桓公並沒有聽進管仲的話。

不久管仲病逝。

齊桓公也就將易牙等三人撤職,永遠不准入朝。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8.但過了三年,齊桓公不見三人,感覺吃東西都沒有滋味了,說:「仲父(管仲)不已過孚?」於是又召三人回宮。

第二年,齊桓公得重病 ,易牙與豎刁等擁立公子無虧,迫使太子昭奔宋,齊國五公子因此發生內戰。

易牙等堵塞宮門,假傳君命,不許任何人進宮。

有二宮女乘人不備,越牆入宮,探望齊桓公;桓公正餓得發慌,索取食物。

宮女便把易牙、豎刁作亂,堵塞宮門,無法供應飲食的情況告訴了齊桓公,桓公悔之晚矣,終被餓死。

後來,齊人殺了作亂的公子無虧,立太子昭為君,即齊孝公。

經過這場內亂,齊國的霸業開始衰落。

中原霸業逐漸移到了晉國。

傳說易牙干政失敗後避居彭城,操烹飪業至終,而易牙食療菜在彭城(今徐州)廣為流傳。

易牙雖有「殺子以適君」,並參與發動政變,被後人所唾棄,但易牙作為廚藝的化身,已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中。

這就是歷史上一個帝王,被活活餓死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管仲——還原一個千古名相的人生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齊國穎上(今安微穎上)人,史稱管子。管仲相齊四十年,是著稱於世的賢相,齊國就是因為他,才威震諸侯,成為春秋首霸,而他能成就這等偉業,與遇到鮑叔牙這個好朋友密不可分。

你不知道的春秋第一霸死亡真相

春秋戰國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時代,人才輩出。短短的幾百年中不僅出現了「春秋五霸」,而且還出現了「戰國七雄」。這些霸主的產生都需要一代或者幾代君王的努力,積累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