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誰能讓目空一切的關羽如此忌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五千年,被尊為聖人立廟祭祀的武將僅一人,他,便是關羽!從古至今,被廣為推崇的忠義楷模也僅一人,他,仍是關羽!不為金錢所動、不為美色所惑,神威奮武、義薄雲天。

生能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是坊間流傳的三國演義武將排名,排名在關羽之前的猛將中,只有呂布和關羽有過正面交鋒,其他都沒有交手的機會。

在演義中,關羽義薄雲天,文武俱佳;但同時,也是一個傲氣凌人、剛愎自用的武夫。

對於雄烈過人的馬超,他敢於叫板「超人才可比誰類」,對於久經沙場的黃忠,他更是斷喝「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甚至對於坐斷東南的孫權,他都出言責罵「狢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眼空四海,目中無人的武聖,在演義中也有讓他頗為忌憚的人物,而且還不止一個。

(諸葛亮不算,畢竟是己方的軍師,還有自己的大哥罩著,忍忍吧)

第一位:東吳軍方第一人——周瑜周公瑾 對軍隊的掌控和膽魄讓關羽自愧不如

曹操克定荊州之後,對孫劉聯盟枕戈待旦。

以劉備、關羽為首的文臣武將,無不心懷憂弊。

於是「備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

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

」備曰:「恨少。

周瑜要以區區三萬之眾,破曹操百勝之鋒,不僅關羽所部水軍不以為然,就連劉備本人也是心存疑懼。

而周瑜卻淡然自若,先是陳以「操自冒四患」之論,而後舉重若輕的說道:「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

隨後,周瑜當機立斷,虎撲夏口,逆江而上,提前兩天占據陸口、蜀山,並循序漸進的將曹軍引入河道縱橫,山丘林立的湖汊地形,以便外扼江心、內屯兵糧。

《孫子兵法》指出,「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

」周瑜尚未火攻,只憑地利設伏,已令敵軍千里舳艫,數月難下。

曹操無奈,只得「引次江北」。

至此,關羽所部水軍誠心敬服,甚至其主劉備也不得不發出「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的浩嘆。

如果赤壁之戰,僅僅是令劉備、關羽等人贊其兵法和勇毅的話,那麼周瑜提出「欲進取巴蜀,結援馬超以斷操之右臂,而還據襄陽以蹙之」的動議,就足以讓二人嘆其胸懷天下的智略。

曹操北歸之後,周瑜到京口拜見孫權,並對他說道:「曹操剛剛戰敗,他忙著處理自己內部的隱憂,沒空搭理我們江東。

我請求和奮威將軍孫瑜一起發兵奪取益州和漢中,留下孫瑜固守,並和馬超結盟,我回到江東和您一起攻占襄陽縣,以壓迫曹操,我們就可以進一步謀取北方。

若誠如斯言,魯肅所提「劃江而治,二分天下」,或有成算。

可惜天不假年,其人早夭。

第二位:東吳智囊——魯肅魯子敬 能言善辯讓關老二沉默不語

按理說,關羽不該怕他,畢竟有過單刀赴會,挽著魯大人的手臂,全身而退。

魯肅一生竭力輔佐孫權,每遇大事,他都參贊謀劃,且思深慮遠,有過人之明。

事實上,他之所以能「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不惟是他促成孫劉聯盟,與及提出了「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戰略目標而已。

還在於,他大智大勇、臨危不懼、坦蕩豪爽、能言善辯。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為成偏安霸業,仍不肯將荊州屬郡交還,並給關羽增兵三萬,以固防守。

魯肅為大局著想,邀請關羽約談,提出雙方「單刀赴會」的建議。

然而,他部下將領擔心送羊入虎口,極力勸阻。

他卻毫無畏懼,毅然赴會。

會上,魯肅數次指責關羽君臣背信棄義,以鄰為壑。

關羽頗為不忿道:「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欲收地邪?」魯肅據理力爭,「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蔭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隳好。

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

按說關羽素來驕矜,此時又以三倍軍力凌於其上,不該示弱,卻十分意外的沉默不語。

不久,「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第三位:實力戰將 曹魏徐晃——戰績不亞於關羽 情商更在他之上

《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曰:「羽與晃宿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

須臾,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

」羽驚怖,謂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國之事耳。

從此段史料之中,我們不難看出,關羽對於素有「周亞夫」之稱的徐晃,可謂敬畏交加。

這應歸結於徐、關二人軍略同體、戰績相當,故能英雄相惜。

縱觀徐晃所歷戰役,無論是在「攻伐呂布,招降趙、李」的徐州之戰、「平定大陵,斬殺商曜」的太原之戰還是「奇襲易陽,鞏固根基」的河內之戰,其所用韜略皆在一十二個字:聲東擊西,甘冒奇險,以少制眾。

而其間要義,也多為關羽所用。

此外,關羽投曹其間,雖勝績頻現,睥睨群豪,然而每立一功,徐晃也必隨之奏捷,前後相差,不過旬日。

關羽剛剛策馬衝鋒,斬殺顏良(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徐晃立刻揮軍直上,擊敗文丑(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

更重要的是,徐晃有關羽不及之長。

唐末翰林韓儀認為他:「既克紹於門風,爰委用於舊土。

未行真命,且假劇權。

士心咸感於惠和,封部果臻於寧肅。

由此可見,徐晃不但可以容民畜眾,更能拉攏文臣武將。

這比之於關羽只知籠絡士卒,卻輕賤謀士的做法,稍勝一籌。

最後一位,是關羽的熟人,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一,威震逍遙津的張遼張文遠。


這四人中,張遼和關羽應該是關係最好的,當初關羽暫時降曹,就是張遼去勸的,足見其交情不淺。

而在關羽準備離開的時候,又是張遼去探的口風。

對於關羽為何看重張遼,後世多以其人「勝而不驕」、「謀定後動」、「智計百出」概而論之。

持此觀點者以毛宗崗先生為首,他認為:「張遼之守合淝,其真大將之才乎!大將之才三:既勝而能懼,是其慎也;聞變而不亂,是其定也;乘機以誘敵,是其謀也。

宜其為關公之器重歟!」

也有人說因為張遼勇武過人,戰功累累。

譬如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絞蹋頓於白狼,更是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

上述所說,均不無道理。

但筆者以為,二人之所以傾蓋相交,最重要的一點,還應是他們同具儒學體系中的「恩報人格」,即忠肝義膽。

關羽一生只認準劉備,甘心與之「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

而張遼自歸曹之後,也終身為大魏集團披肝瀝膽,不避刀斧。

對於張遼,曹操以「質忠性一,守執節義」八個字嘉其為人,曹丕則以「古之召虎」蓋棺定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傲氣關羽一生藐視別人,卻對這些人非常敬重!

名將關羽一生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三國演義上極寫此人傲慢無禮,甚至連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不放在眼裡。在蜀漢關羽貴為五虎上將之首,看不起馬超,要與馬超比武;黃忠被封為后將軍,與關羽同列,關羽大怒:大丈夫...

三國中,這四位是連武聖關羽都懼怕的存在

文 | 趙丹陽我們都知道關羽是一位勇略絕倫、義薄雲天的豪傑,但同時也是位剛愎自用、傲氣凌人的武夫。那麼就是這樣一位不可一世的人物,居然會在四名敵國將領面前,鋒芒盡收,謙虛禮讓起來。究竟是誰能夠讓...

關羽最敬畏的四位敵國將領是誰?

關羽是一個義薄雲天、勇略絕倫的豪傑,同時也是一個傲氣凌人、剛愎自用的武夫。陣斬顏良、水淹七軍謂其勇略,爭功諉過、不恤君子謂其驕狂。對於雄烈過人的馬超,他敢於叫板「超人才可比誰類」,對於久經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