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輪番變法爭霸,主導列國變法的卻來自同一個地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得到周王室的承認,至此中國的歷史進入戰國時期,七國有齊、楚、秦、韓、趙、魏、燕,七國之中燕國最弱,在春秋並無大業可表,進入戰國時期國土依然遼闊,且發揮了一定的歷史作用,歸納在七國無可否認。

戰國以戰字當頭,戰爭的規模及其慘烈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年代。

戰爭的性質由過去的爭奪霸權變為純粹的兼并戰爭,最終通過戰爭秦統一六國。

中國歷史合久必分,分久不合,戰國之分不同於以後歷史階段的分割,因其戰爭,各國為富國強兵,紛紛變法,這一階段自上而下的變革,促使中國進入到一個更新的政治經濟社會。

清代王夫之所謂:古之一大變革社會。

各國何以變法,這是戰國的戰爭性質決定的,因其兼并戰爭,富國強兵成為戰國七雄首要大計。

各國變法使得統治者不斷調整國策,在慘烈的兼并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戰國先後出現過三輪變法浪潮:

第一輪是魏國李悝變法與楚國吳起變法;

第二輪是齊威王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第三輪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及燕昭王變法。

這些變法措施都涉及了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四大基本方面。

七大戰國在大變法之後,還進行了很多細節改革。

這些變法中以魏國、楚國、秦國三個大國的變法最為顯著和有影響力。

  1. 魏國:吳起、李悝變法

    李悝完成了魏國在經濟、政治、法制領域的改革,吳起完成了軍事領域的改革。

    魏武侯曾對吳起說:「今秦脅吾西,楚帶吾南,趙沖吾北,齊臨吾東,燕絕吾後,韓居吾前,六國兵四守,勢甚不便,憂此奈何?」這句話將魏國四面受敵的不利局面一語道破。

    四戰之地的先天環境,讓魏國人求變圖存的非常強烈。

    此外,魏國繼承了老晉國人才輩出的傳統。

    為了擺脫地利上的劣勢,魏文侯一方面與趙國、韓國結成三晉同盟,減少受敵方向;另一方面積極招攬人才,全面推行變法,積蓄實力。

    危機四伏的環境催生了強烈的憂患意識,這就是魏國最先變法的根本原因。

    在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前期近一百年中,魏國挾變法之威成為戰國第一個霸主。

  2. 楚國:吳起變法

魏國變法給戰國格局帶來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

楚國雖是地廣人眾的傳統強國,但無法與脫胎換骨的魏國抗衡。

《史記•楚世家》載:「(楚悼王)十一年,三晉伐楚,敗我大梁、榆關。

楚厚賂秦,與之平。

」霸主魏國率領三晉同盟進攻楚國,成為楚國最大的外患。

若不是魏國將主攻方向放在秦國,楚國會遭受更大的兵災。

楚悼王為了扭轉不利局勢,積極搜求人才。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魏國最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吳起因魏武侯猜忌而離魏入楚。

一個圖強之君,一個變法能士,這個君臣組合共同實現了楚國唯一一次變法。

3. 秦國:商鞅變法

只有秦國能持續清明強盛,六國的變法成果最多也是三世而衰。

最開始,秦國底子薄、基礎差,實力比韓國還弱。

而六國的基礎相對好多了。

特別是最早變法的魏國,曾經以霸主姿態壓制過秦國長達百年。


秦國變法不是最早,也不是最晚。

但先變法的國家比秦國衰弱得早,後變法的國家又追不上秦國的腳步。

真是咄咄怪事!按照主流解釋,是商鞅變法的徹底性,讓秦國能保持廉政高效,具備了最強的戰爭動員能力。

商鞅於前361年在秦國實施的改革,對秦國的崛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

主要內容有措施:「開阡陌封疆」、「廢井田」、「民得買賣」、承認土地私有;廢除「世卿世祿」制度,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廢除封分制、建立縣制、編制戶口、「什伍連坐」;「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平斗桶、權衡、丈尺」頒布標準度量衡器;「燔詩書而明法令」。

巧的是,主導魏國、楚國、秦國變法深刻影響戰國格局的李悝、吳起、商鞅都是衛國人!衛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國力最弱卻人才最多!

  1.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衛國左氏(一說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人。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

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

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

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

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2.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

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繼位。

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誣陷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3. 李悝(前455—前395年),衛國人,今河南濮陽人。

中國戰國時期的政治人物。

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曾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

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

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

他匯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

其「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韓非影響極大。

衛國出大才,這是天下人都看得到的事實;衛國留不住任何一位大才,這也是舉世公認的事實。

留不住人好理解,衛國進入戰國後,一直是最弱小最腐敗的國家。

那些大才不會得到重用,就算重用了也沒有發展空間。

池塘里養不起鯨魚,何況一群龍呢?吳起得遇魏文侯和楚悼王兩位明君,商鞅幸運地遇到了秦孝公,呂不韋也在邯鄲巧逢未來的老闆秦莊襄王。

若非他們龍歸大海,一生所學怕是無處施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