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貴族:五姓七大家是哪五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氏

李氏分為兩大支。

隴西李氏源自於顓頊孫皋陶之後,世為理官,到了周朝時相傳有道家鼻祖老子李耳。

其後是秦國的司徒李曇長子隴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李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

其子孫飛將軍李廣是漢朝時的重要人物。

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國主。

南北朝時隴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斷,門第高華,與趙郡李、清河博陵崔、范陽盧、滎陽鄭、太原王並為中原五大高門士族,到了唐高宗時頒布法令禁止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

隴西李氏到唐朝時連續出了10位宰相。

隴西李氏一支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開創了一個文化興盛的偉大時代。

到南宋鄭樵編《李氏源流》時,「言李者稱隴西」。


隴西堂李氏故里牌匾

趙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僅次於隴西李氏。

趙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北魏時期設殷州,治所邢台隆堯,北齊時期更名趙州,仍治於邢台隆堯,到隋代時期更名趙郡,治所遷移至趙縣,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柏人侯李曇,李曇,字貴遠,秦御史大夫,後入趙封柏人侯,柏人,今邢台隆堯,死葬柏人西,遂以柏人為籍里,為李姓先祖。

李曇生四子:崇(李崇)、辨、昭、璣(李璣)。

崇為隴西房之祖,璣為趙郡房之祖。

」李璣生子李牧,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李曇為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的共同祖先,李曇墓位於今邢台隆堯縣。


李牧

位於隴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隴郡是華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華李氏的發祥地。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巍巍隴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內涵豐富、源遠流長的隴西李氏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

隴西是李氏宗族的發源地,或是出於忌吊,唐朝廢隴西郡,但「隴西」二字已作為李姓的標誌為族人所銘記。

崔氏

崔姓在歷史上源於姜姓,相傳是炎帝的後代。

西周初年,炎帝裔孫姜尚因輔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於齊,建齊國,為公爵。

數傳至齊丁公時,有長子姜季子應襲公爵,但辭而不受,讓位於胞弟叔乙。

叔乙繼位後,把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一帶的地方賞賜給他作為食邑。

從此,季子的子孫便在崔邑居住下來,後來又把食邑的名稱崔當作姓氏,從而成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後,世代在齊國擔任重要官職,是當時的公卿世家之一。

如季子八世孫崔杼是齊國權臣,獨攬朝政大權多年。

後來由於他在政爭中失敗,崔姓才在齊國失去權勢,南遷魯國(今山東曲阜一帶)。

秦朝時,崔杼裔孫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

入漢以後,崔意如長子崔業襲封這一爵位,並在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東北)定居下來。

崔業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屬河北),二人的後代在漢魏南北朝及隋唐時各發展成為強宗大族,名賢輩出,史稱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由於兩支崔姓人繁衍眾多,加上仕宦遷徙等原因,崔姓又進一步分衍出鄭州崔氏、鄢陵崔氏、齊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

公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計出了29位宰相。

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姓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秦有博士盧敖,子孫遷居至涿水一帶之後,定居涿地,以范陽為郡望,後世遂稱范陽人。

始祖盧植以儒學顯名東漢,肇其基業,三國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後盧欽、盧珽、盧志、盧諶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首應旌命」,入局朝廷,盧氏成為北方一流高門。

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國),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經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范陽盧氏

北魏分裂後,戰亂頻仍,政局動盪,范陽盧氏受到打擊,官位不顯,部分成員入仕北齊、北周。

唐初,李唐政權打擊山東士族,范陽盧氏暫時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復又崛起,先後有八位范陽盧氏成員官至宰相,進入政事堂議事。

在婚姻上,范陽盧氏注重門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穩定在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幾個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兩家,北魏和北齊時期與皇室通婚頻繁,而隋唐時期未有與皇室通婚現象。

在文化方面,范陽盧氏以儒學傳家,尤以盧植一脈為代表。

鄭氏

鄭氏,中文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周朝的鄭桓公為得姓始祖。

漢末之後仍為望族,後因科舉制的實行,影響逐漸衰落,但仍為天下鄭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

鄭氏三公

王氏

在中華百家姓中,王姓擁有最多的郡望,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強繁榮。

起源於山西的太原,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並列為五姓七族高門。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興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門閥士族的地位。

她開基於兩漢之間,東漢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國家、社稷上的力挽狂瀾而把這一家族推為天下名門。

歷史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後,門閥政治走向興盛,太原王氏既是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這一政治的受害者。

他們曾封侯拜相,出將入相,也曾屢遭磨難,坎坷備歷。


​​

歷盡興衰沉浮之後,在北魏,太原王氏最終還是憑藉祖上蔭功和貴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興盛不墜達兩百年之久。

大概就是從這時開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譽流行開來。

流風餘韻,厚積薄發,到了唐朝,太原王氏這塊沃土中終於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渙、王昌齡、王維等一批頂尖詩人,形成大唐詩歌史上一個目不暇接的詩壇盛宴。

在重視門第出身的時代,一個家族往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順應歷史潮流則興,逆歷史潮流而動則亡,縱觀太原王氏的興衰史,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也很深刻,一個家族的沉浮不僅跟家教有關,往往跟社會的興衰有關,跟適應歷史潮流有關,「王而不王,不王而王」,現在的王氏更趨向於 「不王而王」,這樣的生存哲學更有利於王氏的生存與發展。

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這些真正的豪門望族,有你的家族嗎

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是中國中古時代一個以博陵郡為郡望的崔姓家族,博陵崔氏在東漢躋身名門,北魏時期雖然門第低於清河崔氏為代表的四姓,但博陵崔氏在北齊北周時期全面上升,成為一流士族。唐初修訂《氏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