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軍事家李靖教你擺八陣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到很多把《八陣圖》說的很神秘的貼子,還看到很多猜測《八陣圖》是個什麼樣的詢問,有的說不是戰鬥時用的,只在練兵時使用,還有的人說,八陣圖已經失傳,至今是個迷!
其實八陣圖也不是很神秘,也沒有多麼玄,只是一個攻守兼備,正兵與奇兵相配合,還可做為練兵時用的極為完善有效的陣法。
對於八陣圖,《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一書中有詳細的講解和分析,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問李靖關於八陣,五陣,六花陣等很多問題,李靖一一做了回答。
由於《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一書,網上尚無人翻譯,也找不到專家級的權威註解。
所以只能以我本人的平民級翻譯水平來初步解釋此書對八陣圖的相關敘述,由於本人水平有限,肯定有翻譯不准或錯誤的地方,歡迎吧里的高手指點和糾正。
一、《八陣圖》的發展歷程
縱觀《唐太宗李公衛問對》全書,可發現八陣圖的發展和改進的全過程:
黃帝《握奇文》------五陣,握機陣,丘井之法
↓↓↓
姜尚《太公兵法》---太公陣
↓↓↓
司馬穰苴《司馬法》---五行陣
↓↓↓
管仲--------重新整理〈太公兵法〉
↓↓↓
孫武《孫子兵法》-----五行八卦陣
↓↓↓
諸葛亮《八陣圖法》----八陣圖
↓↓↓
韓擒虎------九軍陣法,即八陣圖的別名
↓↓↓
李靖《衛公兵法》----六花陣
↓↓↓
李績《衛公兵法》----六花陣
可以看出《八陣圖》淵源極深,可以追溯到上古華夏的黃帝。
經過姜太公,司馬穰苴,官仲,孫武等人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到三國時期,諸葛亮使他達到了頂鋒,完善為八陣!唐代李靖由於九個陣指揮過於複雜而簡化為六花陣。
二、《八陣圖》的前身----《握奇文》
【原文】
太宗曰:「黃帝兵法,世傳《握奇文》,或謂為《握機文》,何謂也?」
靖曰:「『奇』音『機』,故或傳為『機』,其義則一。
考其詞云:『四為正,四為奇,余奇為握機。
』奇,餘零也,因此音機。
臣愚謂兵無不是機,安在乎握而言?當為余奇則是。
夫正兵受之於君,奇兵將所自出者[也]。
法曰:『令素行以教其民者,則民服。
』此受之於君者也。
又曰:『兵不豫言,君命有所不受』,此將所自出者也。
凡將,正而無奇,則守將也;奇而無正,則斗將也;奇正皆得,國之輔也。
是故握機握奇,本無二法,在學者兼通而已。
」
【解釋】
首先,唐太宗問到:「黃帝的兵法,後世傳說為《握奇文》,或者稱作為《握機文》,這怎麼講?」李靖回答:「奇,讀音為機,,所以也稱奇為機,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
按《握奇文》上說:「四方為正兵,四隅為奇兵,中央的剩餘兵力即是由主將所掌握的機動部隊。
」
戰場上戰機無處不在,應當掌握機動力量,並用來隨機應變才是正確的,正兵通常是用以執行國君的總的戰略意圖的部隊,奇兵則是將領按照戰場情況靈活使用的兵力。
《孫子兵法》說過,平素能嚴格服從命令的,士兵就會養成服從的習慣。
這是按照君主的命令行事的正兵。
《孫子兵法》又說:「用兵作戰的具體方法不能在事先規定的,國君有的命令可以拒絕執行。
」
這是指將帥應變指揮、見機行事而言。
大凡將領,只會用正而不知用奇的,那便是保守的墨守成規的將領;只知用奇而不會用正的,那便是俘躁好鬥的將領;既會用正又會用奇的,那才是輔佐國家的良將。
所以說掌握戰機和掌握機動兵力,這兩者是不可分開的方法,關鍵在於學習者能夠融會貫通而已。
「
【分析】
為什麼先解釋這段呢,因為《八陣圖》就是強調正兵與奇兵互相配合的陣法,所以了解奇兵和正兵的概念和作用對於研究《八陣圖》來說非常重要!況且《握奇文》是《八陣圖》的前身,很多原理和陣法都非常的相同。
三、《八陣圖》的廬山真面目
【原文】
太宗曰:「陳數有九,中心零者,大將握之,四面八向,皆取准焉。
陳間容陳,隊間容隊;以前為後,以後為前;進無速奔,退無遽走;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沖其中,兩頭皆救;數起於五,而終於八,此何謂也?」
靖曰:「諸葛亮以石縱橫布為八行,方陳之法即此圖也。
臣嘗教閱,必先此陳。
世所傳《握機文》,蓋得其粗也。
」
太宗曰:「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斯八陳何義也?」
靖曰:「傳之者誤也。
古人秘藏此法,故詭設八名爾。
八陳本一也,分為八焉。
若天、地者,本乎旗號;風、雲者,本乎幡名;龍、虎、鳥、蛇者,本乎隊伍之別。
後世誤傳,詭設物象,何止八而已乎?」
【解釋】
唐太宗問:「八陣圖分為九個小的方陣,中央的一陣為剩餘之兵,由大將親自指揮,四方四隅各陣都向中陣看齊,大陣之中包容許多小陣,大隊之中包容許多小隊,前陣可以做後陣,後陣也可以做前陣。
敵方一旦進入此陣,進攻不能很快的攻擊到中心的大將,想退出此陣又非常的不容易,陷入兩難境地。
整個方陣四頭八尾,哪部分受到攻擊,哪部分就立即變為陣首迎擊敵人。
如果敵人直衝中心大將,那麼方陣的頭尾都能急時的救應。
八陣的前身本是五陣,後來諸葛亮演變成為八個,這是為什麼呢?」
李靖回答:「諸葛亮曾用石塊縱橫排列成八行,八陣的布陣方法,就如同《握機文》一樣,我過去教練部隊陣法,總是先教會此陣,現在世上所流傳的《握機文》,說明的非常簡單,只是一些大概罷了。
唐太宗問:「天、地、風、雲、龍、虎、鳥、蛇,作為八陣的名稱,它們的含義是什麼?」
李靖回答:「這是後人在傳授中被誤解的地方。
古人為了保守這一陣法的秘密,便故意給它安上了八個神秘的名稱,其實八陣乃是一整體,具體分為八個部分罷了。
比如天、地和風、雲,原本是幾種隊旗的名稱,而龍、虎、鳥、蛇,則不過是各個部隊的序列之別。
後人不知古人詭詐,被誤解。
給各個大陣小陣都以各種物象命名,其實又何止上述那八種呢?」
【分析】
這段詳細描寫了八陣圖的原理和場面,以及陣形變化的規律,又一句道破八陣的名子為什麼這麼神秘,原來是因為古人怕旁人或敵人知曉此陣的奧妙,故意給這八個陣起了八個神秘的名稱,李靖還說,八陣其實又何止那八種呢,還有很多因素!
八陣為一整體,而每陣又有其獨立性,故合而為一,離而為八。
每陣八隊,八陣共八八六十四隊。
八陣之外,另有少部分兵力為游軍,稱為「余奇」或稱「握機」,即機動兵力,由主將直接臨時隨機應變指揮,八陣中四陣即為正兵,其餘四隅為正兵之中的奇兵,而且不斷變化,有時候四隅的奇兵到了四個方向,如正東正南正西正北,則變為正兵,其中陣形的變化全靠中心的大將臨時跟據敵情而隨機應變,不斷指揮,從這點可以看出,八陣圖並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指揮的了的,八陣的威力和指揮者的水平是成正比的,八陣圖對指揮者的反應和水平要求相當高。
這也恰恰的反駁了某些人的:「諸葛瞻與鄧艾對陣,最後不敵鄧艾,說明了八陣圖並不怎麼利害。
」的錯誤觀點!,並不是八陣圖不利害,而是八陣圖對於指揮者的經驗和臨場應變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四、《八陣圖》與《握奇文》的區別
【原文】
太宗曰:「數起於五而終於八,則非設象,實古制也。
卿試陳之。
」
靖曰:「臣按黃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
故井分四道,八家處之,其形井字,開方九焉。
五為陳法,四為間地,此所謂數起於五也。
虛其中,大將居之,環其四面,諸部連繞,此所謂終於八也。
及乎變化制敵,則紛紛紜紜,斗亂而法不亂;混混沌沌,形圓而勢不散,而此謂散而成八,復而為一者也。
」
【解釋】
太宗說:「此陣的數目初始是五個,到最終諸葛亮推演成八個,這並非是單純的假設物象的緣故,而是一種古代的傳統制度。
你能不能試著講一講這個問題?」
李靖說:「黃帝最早創立丘井之法,並根據井田之法確立了兵法制度,井字共有四條相互交叉的道路,這四條把軍隊分成了八個方陣,它的形狀就像一個「井」字,正好把土地分成了九個方塊。
由於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塊角落為閒地,所以這就是所謂八陣開始於五陣的由來。
空出中央陣地,由大將居中指揮,以前後左右加上四個角落環繞相連列陣,便成了八陣。
等到交換隊形打擊敵人的時候,則部隊頻繁機動,旌旗招展,雖然陣地上紛亂廝殺,看似混亂但是其實陣法卻不錯亂,部隊行動有如江河奔流,混混亂亂,混跑混打,但是陣形渾圓而陣勢也不散。
這就是所謂分散開來成為八陣,而組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大陣啊。
【分析】
本段以黃帝的井田與諸葛亮八陣圖相類比,講解了黃帝與諸葛亮的八陣的區別,前後左中右即為五塊陣地,餘下的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塊角落則為閒地這就是黃帝的井田之法,而諸葛亮的八陣,則是把「井」字的餘下的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塊閒地全部利用,環繞相連成陣。
李靖又說八陣圖在攻擊敵軍時表面是非常非常的混亂,好像亂軍瞎打一樣,其實這是給敵軍的一種亂的假象,八陣圖兵亂但是陣法並不亂,陣勢也不散,就好像八個陣其實就是一個大陣一樣。
在這之後太宗又問了黃帝的丘井之法有沒有後人繼承呢?李靖說西周姜太公曾整理和修訂過黃帝兵法,創立了太公陣法,之後周代的兵書《司馬法》,就是跟據太公兵法而寫成的,齊國的官仲也重新整理過太公兵法,然後唐太宗李靖就開始討論《司馬法》中的兵法,就此略過。
五、《八陣圖》也可做為平時練兵時的陣法
【原文】
太宗曰:「諸葛亮言:『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
』朕疑此談非極致之論。
」
靖曰:「武侯有所激云爾。
臣(案)[按]《孫子》曰:『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
』自古亂軍引勝,不可勝紀。
夫教道不明者,言教閱無古法也;吏卒無常者,言將臣權任無久職也;亂軍引勝者,言己自潰敗,非敵勝之也。
是以武侯言:兵卒有制,雖庸將未敗;若兵卒自亂,雖賢將危之,又何疑焉?」
太宗曰:「教閱之法,信不可忽。
」
靖曰:「教得其道,則士樂為用;教不得法,雖朝督暮責,無益於事矣。
臣所以區區古制,皆纂以圖者,庶乎成有制之兵也。
」
【解釋】
唐太宗說:「諸葛亮曾經講過:『訓練有素,軍紀嚴明的軍隊,即使將領無能,也是無法被打敗的;缺乏訓練、軍紀鬆弛的軍隊,即使將領很有才能,也是不可能打勝仗的。
』我懷疑這種說法並不是正確的觀點。
你以為如何呢?」
李靖說:「諸葛亮說這番話是有感而發的。
《孫子兵法》上說:『訓練教育沒有章法,官兵關係混亂緊張,列兵布陣雜亂無序,因此而致敗的,叫做亂。
』自古以來,自亂其軍,自取覆亡的事例,真的是不可勝數,所謂管理教育不嚴明,說的是軍隊訓練沒有遵循古代良好的做法;所謂官兵關係混亂緊張,說的是軍官不能樹立威信,所謂亂軍引勝,說的是自己先潰敗,而不是敵人打勝的。
因此諸葛亮說: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雖然是庸將指揮,也不會打敗仗;如果自己不戰自亂,即使是賢將指揮,也難免發生危險。
」這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唐太宗:「看來教育和訓練是否得法,確實是不可忽視的啊。
」
李靖說:「教習方法得當,士卒就會樂於聽從命令;教習方法不當,即使是早晚不停地督促責備,也必定無濟於事。
臣下我之所以專心一致地把古人練兵的陣法和制度一條一條編寫成陣圖,就是希望通過這些陣法將部隊訓練成節制之師。
」
【分析】
諸葛亮治軍聞名天下,而諸葛亮對治軍也是非常重視的,但是唐太宗對諸葛亮把治軍地位抬的很高這一觀點產生懷疑,而後李靖解釋了諸葛亮為什麼把治軍放在這麼重要的地位的原因,並肯定諸葛亮的這一觀點,說:「這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唐太宗雖後感嘆原來治軍是這麼的重要,確實不可忽視。
李靖又說,我之所以收集古代這麼多陣法和制度,就是希望通過這些陣法把部隊訓練成節制之師。
六、《八陣圖》的簡化版------李靖《六花陣》
【原文】
太宗曰:「朕與李績論兵,多同卿說,但績不究出處爾,卿所制六花陳法,出何術乎?」
靖曰:「臣所本諸葛亮八陳法也。
大陳包小陳,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
古制如此,臣為圖因之。
故外畫之方,內環之圓,是成六花,俗所號爾。
」
太宗曰:「內圓外方,何謂也?」
靖曰:「方生於正,圓生於奇。
方所以矩其步,圓所以綴其旋。
是以步數定於地,行綴應乎天。
步定綴齊,則變化不亂。
八陳為六,武侯之舊法焉。
」
太宗曰:「畫方以見步,點圓以見兵。
步教足法,兵教手法,手足便利,思過半矣。
」
【解釋】
唐太宗:「我曾同李績討論兵法,他的見解大多與你相同,只是李績他沒有考究出處罷了,你所創製的《六花陣》法,是根據什麼而來的呢?」
李靖答:「我的《六花陣》是根據諸葛亮的《八陣圖》法推演而來的。
其基本原則是大陣包容小陣,大營包含小營,四方四角相互銜接,一曲一折彼此對應,諸葛亮的八陣圖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創的六花陣繼承了這一原則,因此我的陣法外面六陣呈示為方形,裡面中央軍陣呈示為圓形,因其總體形狀像六角花瓣,所以俗稱六花陣。
」
唐太宗問:「內圓而外方,這是為什麼呢?」
李靖:「外面六陣是正兵,所以呈方形;裡面的中央軍陣是奇兵,所以呈圓形。
方是用來規定戰場的範圍,圓是用來連接各方機動的路線。
所以,規定戰場範圍的步數要像大地一樣固定;確定機動的路線要像天體運轉一樣靈活。
步數固定,迴旋整齊,就可以在變化中不容易發生混亂。
從八陣演變為六花陣,仍然是源本於諸葛亮的布陣原理。
」
【分析】
李靖在這段里講解了自已的六花陣和諸葛亮的八陣圖的區別,原理不變,但是陣形有所變化,將諸葛亮的九個陣,簡化為七個陣,外圍六個方陣,中心把原來的三個陣合為一個圓形陣,由於諸葛亮的八陣圖中心指揮者所控制的奇兵向不同方向支援所走的路途是不一樣,這就要求指揮者有很高的應變能力,能精確的估計各各支援的小隊,到達各各方位的正兵方陣所用的不同的時間,從而能準確的制定下一步的指揮。
而李靖六花陣中心指揮者所控制的奇兵是成圓形的,從圓形的任何一點去接應外圍的正兵所花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所以大大的減少了控兵難度,指揮者不用去計算他們之間的時間差,因為他們到達外圍的時間是一致的。
這樣的陣法使水平不高反應不快的某些指揮者也能使六花陣發揮應有的威力,大大降低了諸葛亮八陣圖對於指揮者水平的「最低配置」。
李靖六花陣和諸葛亮的八陣圖,很像是傻瓜相機與專業相機之間的區別,八陣圖指揮複雜,靈活程度高,很多地方都要求指揮者親自跟據變化隨時做出正確的指揮。
而六花陣則很規律,沒有時間差,陣法變化隨機性低,很多地方指揮者都不需要親自指揮,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威力和《八陣圖》沒什麼區別,只是應對特殊情況可能靈活度不如《八陣》高。
和傻瓜相機的特點真的很像哦。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三大軍陣,都被誰破解?最強破陣者竟然一女將!
軍陣,一個在古代戰爭中無處不在的詞彙;破陣,一段在古典著作和武俠小說中被極力渲染的情節。然而現代中國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在分析了「陣法文化」後認為,這些軍陣已被傳奇化、神化,歷史上的真實軍陣並不神秘...
古人打仗時,如何排兵布陣?除了八卦陣,還有這幾種陣你們想不到
在中國古代,那個只有冷兵器的時代,光靠蠻力是不可能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的。排兵布陣是一個軍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素養。我相信,每一位看過古裝劇的讀者,都應該看到過排兵布陣的片段。不過電視劇中的陣法,大...
此人曾看透了諸葛亮的八陣圖,並加以改進,變得戰無不勝
八陣圖是諸葛亮創立的一種用兵陣法,不僅神秘,而且十分厲害。在《三國演義》里八陣圖更是神秘莫測,神乎其神,演義中諸葛亮用石頭擺出了八陣圖,暗藏奇門遁甲,可擋雄兵十萬。東吳名將陸遜闖入八陣圖,差點丟...
八卦陣這麼神奇,為何諸葛亮死後無人可用它?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是非常出眾的,他對於各種作戰陣圖非常熟悉,從中創造出了大名鼎鼎的「八卦陣」,不過這種陣法自諸葛亮之後,後世幾乎沒有人能使用,究其緣由?
古代戰陣何時出現,如此厲害的方陣,取得名字怎麼這麼奇怪?
中國古代戰爭中常常十分講究陣型,將步兵、騎兵、車兵等兵種按照一定次序進行排列,從而形成或大或小的方形陣勢。在作戰時,這些方陣更是變化多端,收縮自如,令我們這些後人感到驚奇和神秘。那麼,如此具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