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在《三國演義》蜀漢「五虎上將」中排第三,誰是第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這些人物中,蜀漢「五虎上將」形象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人物形象群體。

《三國演義》中,蜀漢集團的人物形象是200人左右。

其中武將形象有將近90人,可謂數量眾多,在蜀漢人物中占的比重很大。

以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為首的「五虎上將」是蜀漢武將的核心人物。

關羽——三國武將的核心人物

在整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極其重要的人物,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三絕」之一。

與「智絕」的諸葛亮和「奸絕」的曹操相埒,以「義絕」的形象同兩者鼎足而三。

在關羽形象的塑造上,作者著重把握了關羽過人的武藝、對劉備的忠誠與對他人(包括曹操)的義氣以及傲岸的個性,這三者在這個人物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在三國如雲的猛將中,若單純論武藝,關羽顯然排不了第一,起碼,與呂布的較量是劉關張聯手才取得勝利的。

但在作者筆下,同樣是戰場廝殺,在關羽身上,總是有一種非常突出的浩然之氣,這種浩然之氣使得關羽在征戰中總是保持著一種不可遏止的精神力量。

在「斬顏良,誅文丑」一節中,作者通過語言寫出了關羽對顏良的不屑,通過「奮然」「倒提」「直衝」等詞彙,寫出了他直衝敵陣時那種不可遏止的氣勢,通過敵軍的反應,「波開浪裂」的比喻傳神地寫出了河北兵將惶恐躲閃的情景,襯托出了這位戰神的英雄氣概。

關羽形象更突出的是他身上的「義」,在其性格素質中,「義」的方面是最為重要的基本點。

要理解關羽身上的「義」,必須從關羽所處的時代和羅貫中所處的時代兩個方面來看。

就關羽所處的時代來說,其「義」的中心內容就是「吾兄弟桃園結義,誓共匡扶漢室」。

這個「義」常常與「忠」聯在一起,因而「忠義」常常並舉。

實際上,這個「義」的中心內容可以分一為二;匡扶漢室是「忠」,吾兄弟桃園結義才是真正的「義」。

為了這個桃園結義,關羽一生追隨劉備,有難同當,有福共享,榮辱與共,終身不渝。

關羽降曹的目的是為了完善與劉備的兄弟之誼和君臣之義。

降曹以後,關羽對甘、糜二位夫人尊崇備至,行為禮儀做得嚴謹而又刻板,無絲毫可指責的地方。

曹操欲亂其君臣之義氣,就故意只撥一間房給關羽和兩位嫂嫂居住,計謀不可謂不陰險。

可關羽卻在戶外守護秉燭達旦,曹操見此也頗為感動。

不僅如此,關羽還將曹操贈送給他的美女和金錢都調撥給二位夫人,並躬身侍候,日日按時間問候二位夫人,完整而準確地盡到了一個臣子兼叔叔的職責。

將武勇與義氣貫連在一起的,是關羽傲岸的個性。

如果我們對關羽的性格再細加分析的話,則又大致可以看出,這種傲岸的個性一方面使他卓爾不群,滿溢著讓人神往的大丈夫氣概,另一方面卻又導致他眼空四海、剛愎自用。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傲岸的個性是變化的流動的,他性格中的這兩個趨勢雙向互動,而剛愎自用的一面不斷加大,最終導致他大意失荊州,人生徹底走向失敗。

作者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關羽性格的這種走向,從而,從本質上揭示出關羽最終失敗的原因。

張飛——粗中有細的猛將

張飛是《三國演義》中的猛將之一,作者在塑造這一形象的時候。

很好地把握了其性格變化與不變的內在規律。

因而,這一形象已經突破了元雜劇留在人們頭腦中那「一介莽夫」的刻板印象。

張飛,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

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

《三國演義》描寫了張飛精彩豪邁的一生: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

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

在巴郡義釋嚴顏,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郃,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

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

公元221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

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被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

作者在塑造張飛形象的時候,側重寫了他性格的變化與穩定。

有一種觀點認為:《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是類型化的,基本是出場定型,以後雖然反覆皴染,使得性格不斷豐富,但總體上來說是缺少變化的。

從張飛形象的塑造上,我們就不難看出這種觀點的偏頗之處。

在作品中,張飛原本是個酗酒誤事的一勇之夫,酒醉之後就鞭撻士卒。

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讓他鎮守徐州,他就因醉打曹豹而導致徐州失守。

是個十足的有勇無謀的莽夫。

可難得的是,此後張飛不斷增長智謀。

從最開始的設計捉拿劉岱開始,用計成了張飛重要的作戰手段,如果說最初捉劉岱還只是小打小鬧,長坂橋喝退曹兵的時候,使用疑兵之計已經比較成熟了。

但這次原本完美的疑兵之計還是留了個小小的遺憾:當曹兵撤退之後,張飛居然命人拆掉了長坂橋。

一條好計就這樣前功盡棄。

但在此後,張飛再次用計的時候,就表現得極其成熟。

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在塑造張飛形象時,很好地把握了其性格中變與不變,使兩者達到了辯證統一。

趙雲——少見的「全德型」人物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

原為公孫瓚的部下,後歸劉備。

一生征戰無數,屢建奇功,後拜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公元二227年隨諸葛亮進攻關中,失利於箕谷,退回漢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歲。

《三國演義》在塑造趙雲形象的時候,著力表現了他高強的武藝和出眾的人品。

小說寫了他一系列赫赫戰功:劉備被曹軍打敗於當陽長坂坡,趙雲在曹操百萬軍中七進七出,救出了甘夫人與阿斗。

劉備東吳招親,趙雲領軍護衛,後攔江截救阿斗,粉碎了東吳挾持人質要挾劉備的圖謀,在爭奪漢中的大戰中,一桿長槍,神出鬼沒,贏得了「子龍一身都是膽」的讚譽和「虎威將軍」的美名。

在作品中,趙雲不僅是武藝出眾,還是一位深識大體之人,劉備剛剛平定益州時,打算把益州的有名田宅分賜諸官,趙雲及時進諫:「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令安居復業,民心方服;不宜奪之為私賞也。

」(《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劉備為給關羽報仇,打算興兵伐吳,趙雲又提出:「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

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

願陛下察之。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兩次進言,寫出了趙雲的遠見卓識。

而前一次劉備欣然採納,後一次劉備置之不理。

而最終結果卻完全不同。

也從客觀上看出趙雲的意見是多么正確。

小說中的趙雲,事跡不合於史籍的很多。

比如長坂坡隻身救後主是確有其事,但並非像《三國演義》寫得那樣精彩刺激。

作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不能不慎重考慮重塑趙雲形象的文化價值取向,力求將中華民族崇尚的忠、勇、仁、義、禮、智、信等諸多美德集於趙雲一身,使之成為後世將帥的楷模[1]。

馬超——有勇無謀的典型

馬超,字孟起,生於公元176年,死於公元222年,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

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

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

一桿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

勇有餘,謀不足。

後病死。

《三國演義》里寫的馬超和歷史上真實的馬超差別也很大。

為了使得曹操更殘暴,羅貫中將曹操殺馬騰和馬超起兵的順序變了一下。

這樣一來,事實的本質就變了。

其實對馬騰家族的滅亡,真正該負責任的就是馬超。

作者塑造馬超的形象幾乎全是依賴戰場來表現的,從剛一出場就刺死王方活捉李蒙,到潼關大戰逼得曹操割須棄袍,再到後來與許褚和張飛的兩場驚心動魄的大戰,每一戰都充分展現了他的驍勇善戰。

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則是他在用兵用計方面的屢次失敗。

因此,毛宗崗說:「五虎將中,關張趙黃皆大將才也。

若馬超,則可為戰將,而不可為大將。

」這應該是對馬超很好的定位。

黃忠——老當益壯的典範

小說中的黃忠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

可以說,提到黃忠,任何了解三國的人都會想到:一個是老,一個是善射。

然而這兩點恰恰是史書沒有確切記載的。

歷史上黃忠病逝於公元215年,也就是定軍山斬了夏侯淵之後的第二年,諡曰「剛侯」。

可見,黃忠絕對不是被什麼吳國馬忠射殺的,夷陵之戰發生的時候,黃忠已去世了五六年了。

史書上對黃忠的記載特別簡單,至於他的為人、道德修養等問題,更是沒什麼評價。

但是一個能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的將軍,必然有他人格上的過人之處,《三國志》里簡單的敘述正好為作者留下了更多的創作空間。

在作者筆下,黃忠是一個「不服老」的典型,這個典型在文學史上影響很大,「老黃忠」幾乎定型為「老英雄」的代名詞。

事實上,「五虎上將」這一封號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

不過,《三國志》中就把這五個人的傳記放在了一起,這為後來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

在元代,關漢卿的雜劇《關大王獨赴單刀會》里,司馬徽勸魯肅不要赴會,說關羽那「五弟兄」惹不得,當魯肅問及是哪五個的時候,司馬徽唱了一首《滾繡球》:「有一個黃漢升猛似彪;有一個趙子龍膽大如斗;有一個馬孟起,他是個殺人的領袖;有一個莽張飛,虎牢關力戰了十八路諸侯,騎一匹閉月烏,使一條丈八矛,他在那當陽坂有如雷吼,喝退了驚濤水逆流……」這裡,就已經有意識地把他們作為一群不同尋常的勇將來塑造了。

而在《三國志平話》里,則有「皇叔封五虎將」的情節,僅僅是和後來《三國演義》里敘述的時間不同(《三國志平話》里這一情節發生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前,而演義寫在這之後)。

《三國演義》的作者就是在雜劇和平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才寫出了這些個性鮮明而豐富,影響巨大而深遠的形象的。

>>>>精彩閱讀:(直擊↓標題可閱讀)

歷史中沒有貂蟬

楊玉環是歷史上最貪玩兒的妃子?

還原歷史上最真實的趙子龍

關注書房記微信公眾號(shufangji2013)

隨時免費看更新,請點擊下方「訂閱」,訂閱↓↓↓書房記頭條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真的有五虎將嗎?真相看這裡

在讀《三國演義》時,蜀國的五虎上將的故事總是讓我們感到熱血沸騰,讓我們仿佛置身於這個英雄倍出的年代。但是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那歷史上到底有沒有五虎上將呢?其實五虎將的說法最早是見於元代的民間平...

三國蜀漢五虎大將的結局以及後代子孫的現狀

現如今,我們一提到三國名將,總能信手拈來,無論曹魏的五子良將,還是蜀漢的五虎大將。要論勇武,還是謀略,想必大家若懸河評論辯論個三天三夜,都沒有問題啊!蜀漢五虎大將指的是三國蜀漢劉備帳下的五員虎將...

馬超跟徐晃誰更厲害?

一句「馬超不減呂布當年之勇」使馬超成名。馬超武藝是十分高強的,和趙雲相同,他們武藝都是走的技術路線,但兩者武藝的綜合技術要強於張飛和關羽,僅次於呂布。但往往因為偏向於進攻型,單挑的時候才能更好的...

《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諸葛亮作為千古明君賢相的典型,已經為人們所公認,但除此之外,羅貫中又塑造了一個典型形象,即趙雲。《三國演義》中有關趙雲情節的具體分析,認為趙雲是一個深明大義、擇主而事;膽略...

三國趙雲真實能力及軍職

其實三國志中蜀漢根本沒有五虎上將,五虎上將是羅貫杜撰出來的。劉備稱漢中王時,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趙云為翊軍將軍,魏延為鎮遠將軍,總督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