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會讓日本學者流淚?小日本為什麼會去緬懷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即便是今日,人們通過三國演義,津津樂道的三國時期漢民族的對外作戰,最傑出表現,不是授予了鐵血之風的曹操,而是懷柔之范的諸葛亮。

可見,諸葛亮被歷史公認的根本原因,是他繼承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內涵,將「雖遠必誅」的鐵血漢魂改造為「懷柔遠人」的「仁勇兼備」。

在這一點上,他的確超越了同一智商水平的曹操、司馬懿,從而成為「正統漢魂」的傑出代表。

日本人對諸葛亮念念不忘的原因,想必也正在「魂」上。

林田慎之助教授之所以用「花」來描述諸葛亮的一生,其實充滿了正統「士表」的悲劇色彩。

日本的國花櫻花就是這樣,在早春怒放,在最爛漫中凋謝。

此花來到世上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讓人刻骨銘心地感動,似乎就是為了讓人懂得生命崇高的存在。

而這一切的代價,就是在最燦爛的時候凋謝,在揮手作別的時候把風塵、滄桑與痛苦悄然帶走,身後,留下整個春天和延續千年的思念。

在中國所有歷史人物之中,論文才,出諸葛亮之右者甚多。

但就感染力而言,哪一篇能超越《出師表》的那句千古絕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渡部升一,這位當代日本歷史教科書的主筆,《日本歷史》的編著者,對現代中國傲慢十足,但對諸葛亮卻畢恭畢敬。

他自稱小學五年級讀三國,乃至改變了他的人生品味,他每讀《出師表》都禁不住熱淚盈眶。

為什麼諸葛亮會讓日本學者流淚?因為在他們眼中,諸葛亮是「士」之楷模。

諸葛亮的精神是建立在「興復漢室」和「忠君」的基礎上,是建立在各種優秀品質基礎上。

這與「尊王攘夷」的日本傳統士大夫精神非常匹配。

諸葛亮一生忠貞不渝地扶助劉備之子的人生態度,尤其受到日本人謳歌,他們敬仰「具有卓越才能而忠誠勤懇的悲劇性英雄」,諸葛亮的「鞠躬盡瘁」精神在日本人的心靈世界裡產生著強烈共鳴。

因此,他成了日本朝野上下共讚頌的典範、民眾喜歡的「三國第一人」、中國古代正統「士」表之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

關於「三顧茅廬」的故事,有人認為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自己找到劉備來施展才華的,說沒有劉備「三顧茅廬」事實,可是我讀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他自己就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

比較三國著名人物曹操和司馬懿誰比較厲害

一個敢做敢為,敢與全天下為敵,實屬古今少見。一個不敢得罪任何人,把自己藏得極深,甚至在臨死前都在向魏表忠誠,沒有人真正看明白司馬懿哪句是真話。那麼曹操和司馬懿誰厲害呢?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曹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