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歷史,商朝可以說是比較傳奇的朝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商朝歷史
商族傳說
傳說商族是高辛氏(帝嚳)的後裔,居黃河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
舜時,商族出了一位傑出的軍事首領——契。
後來商人把他稱作「玄王」,作為始祖,並編出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頌歌來讚美他 。
太康失國時,契的孫子相土開始向東方發展,《詩經》上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孫冥「勤其官而水死」 ,商人「郊」祀之。
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發展。
到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
《國語·周語下》說:「雲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 。
湯武革命
夏自少康中興後,傳到帝孔甲時,夏王朝已統治中原地區數百年,由於統治日趨腐化,而漸漸走向衰落。
史稱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釁之」,「孔甲亂夏,四世而隕」。
孔甲下傳四世,履癸繼位,他就是夏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桀。
相傳夏桀非常殘暴,百姓已不堪忍受。
《史記·夏本紀》說:「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
」
為擺脫孔甲以來的日益衰敗的局面,桀加強了對內的統治,堅決鎮壓異己力量,據說他斬殺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
但高壓手段並未達到其目的,而是加劇了人民對他的痛恨,人民甚至發誓要與之同歸於盡。
桀在加強對內控制的同時,為了轉移人們的不滿和掠奪財富、奴隸與美女而不斷對外進行征伐。
他先伐有施氏,有施氏被迫將妹喜獻於桀。
又征岷山氏,岷山氏被迫「進女於桀二人」。
夏桀的這些行為當然要引起各部落的不滿和反抗,「諸侯畔夏」亦就不可避免了。
顯然,到夏桀之時,夏王朝的統治已處於嚴重的內外交困之中。
與此同時,興起於東方的商族則有較大發展,並逐漸強盛起來,在商湯的領導下已積蓄了滅夏的實力。
湯即天乙,姓「子」,甲骨文稱大乙,後世習慣上稱之為成湯,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商族首領,他在成商部族首領後,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眾叛親離,便著手建立新的王朝。
首先,以德立威,厲兵秣馬,使臨近部落紛紛歸附。
商族在滅夏前尚處於氏族社會末期。
此時商族內部的不平等、奴役和剝削等現象亦早已產生,但相對於夏王朝的統治來說要寬鬆、緩和得多。
湯亦注意取得國內的擁護和支持。
《國語·魯語》說「湯以寬治民,而除去邪」。
《淮南子·脩務訓》更進一步說他「夙興夜寐,以致職明。
輕賦薄斂,以寬民氓。
布德施惠,以振窮困。
弔死問疾,以養孤孀。
百姓親附,政令流行」。
成湯的勤政薄斂體恤民情等舉措,對籠絡人心,鞏固統治,積蓄滅夏力量起到了十分顯著的作用。
他的行為不僅得到本族人的擁護,也使得夏人及其他方國人民十分嚮往。
因此,也就有了《史記·夏本紀》所謂的「湯修德,諸侯皆歸商」的局面。
商湯的活動自然引起了夏桀的注意。
此時商的力量雖已有較大發展,但相對於夏仍然弱小,不得不暫時臣服於夏。
夏桀出於猜忌將商湯召來並囚之於夏台。
其次,用伊尹的計策,離間夏桀與其同盟者九夷族的關係,使力量對比漸漸轉向於己有利。
《說苑·權謀篇》對此有較詳細的描述:「湯欲伐桀,伊尹曰:請阻乏貢職以觀其動。
桀怒,起九夷之師以伐之。
伊尹曰:未可,彼尚猶能起九夷之師,是罪在我也。
湯乃謝罪請服,復入貢職。
明年,又不貢職,桀怒,起九夷之師,九夷之師不起。
伊尹曰:可矣。
湯乃興師,伐而殘之,遷桀南巢氏焉。
」至此,除了少數部族如昆吾等尚聽從夏王的指揮外,桀已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形勢已轉變的對商湯極為有利。
完成這些準備後,商開始對夏用兵。
從商族起源到600餘年殷商王朝
如果說夏王朝的存在,中華歷史現在存疑的話。把時間再往後推,殷商的存在,卻是不容置疑。雖然中華歷史上紀元是從公元前841年算起,但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殷商王朝自從殷墟被發掘以來,已然是鐵定...
帝辛是怎樣一個皇帝?紂王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重要朝代,從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