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佬扒歷史之春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春秋在開扒這部起點大作前,我先介紹一下我的一部,阿修羅道,牌子的的神經元生物收索引擎,它經常會自己彈出一些資料給我,還上天入地的請古今中外的歷史名人出現在我面前,講述著史書記載的不真實的地方,不過我覺得它可能也是胡說八道,畢竟第一代系統穩定性不好,(為方便大家的閱讀我叫它,阿修)現在讓我這個無證導遊,用結構和數學的方法,讓自己和大家更好的,理解中國,理解自己。

這估計有點難,但是,只要我們拿下了這個制高點,就像站在深圳最高的樓頂,深圳的美景都在眼前,沒有垃圾礙眼,並且可以嘲笑還在樓底的小夥伴們,好了把視線拉回到孔子編訂的春秋上來。

  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這句話在上學的時候就我就聽說了,一直以為它是本古代公務員行為準則呢,直到阿修告訴我:肥佬<春秋>是第一文夫子,根據魯國的歷史文獻修訂,編撰而成的,它是一部魯國簡史+國際關係簡史。

這樣我才跑到深圳書城想借來看看,可是我在書城看了幾個小時。

我靠,我發現真的很簡,二百四十二年,每年就記幾件大事,每件事只有一句話。

開篇第一年的事,原文如下,隱公: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

公及邾儀父盟於蔑。

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賵。

九月,及宋人盟於宿。

冬十有二,祭伯來,公子益師卒。

就簡單到用62個字,把一年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一筆帶過,不交代前因後果,也不評論是非曲直。

基本上都是那年,那月,哪國和哪國開戰,贏了。

那年,那月,那國,和哪國撕逼,輸了,那年,哪月,那國領導來我國訪問,那年,哪月,我國領導去哪國訪問。

通篇都是這樣清湯寡水的編年記事。

我是真的沒有看出來,亂臣賊子到底在怕什麼,不過倒像現在的電視新聞,和,標題黨。

  我們在看看同時期的世界其它文明如來佛引用了婆羅門教的六道輪迴在印度大地上開始稱婆羅門教是外教,伊索在通天塔下講述他的預言,希臘哲學家在雅典改革,廢除了以個人身份所承擔的,債務。

為啥要講其它文明呢,因為只有縱沒有橫,沒法成,局。

以後我會慢慢展開的,春秋2我還是把話題拉回到春秋。

  既然<春秋>是那麼枯燥無味,是一本反人們閱讀習慣的書,為什麼古人卻把它奉為經典呢,這個時候,第一武夫子關羽,手裡拿著一部<春秋>走了過來,說:文夫子,武夫子,兩個夫子。

著<春秋>讀<春秋>,一部<春秋>我來告訴你<春秋>為啥我要讀:老孔因為不得志,回到魯國,他對這個時代,禮崩樂壞,犯上作亂的,弒君,弒父的,亂倫,同性戀的,成了統治階層的普遍現象,深感哀傷,於是他一定要編撰一本書,提綱挈領的表揚好人好事,批判壞人壞事,一定要體現出來,政治正義感,讓後世的壞人們心生忌憚,這時,阿修跟我說,武夫子手上的不是<春秋>,是<左傳>,武夫子說:沒錯<春秋>是教材,<左轉>是教鋪。

  我在<三國演義>里夜讀<春秋>那是為了突出,做為第一武聖人的政治正確的立場需要,所以我夜讀<春秋>以忠義的形象,大義凜然的姿態,和曹操劃出分界線,聽到這裡,我用手捂住了我的心口。

春秋3讓後世的壞人們心生忌憚,在<春秋>是怎麼體現的呢,我在書里找到了這樣八個字,晉趙盾弒其君夷皋。

可是我經常聽人說的是,董狐直筆,趙盾膽寒,<春秋>沒有看到董狐,也沒有覺得趙盾膽寒了,於是我試著這樣理解,弒君,或者其它的弒什麼,在現在的我們理解下,應該是大逆不道的,而<春秋>就是要把趙盾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天地之間的正氣,和輿論的力量來對他進行討伐。

  可是問題又來了,弒君就一定是錯的嗎?不一定哦,孔子一心推崇的和想恢復的周朝禮儀制度,卻是周武王弄死了紂王得到的丫,孔子沒有說話,這是孟子的詭辯聲音卻傳了過來,紂王把自己擺在了仁義的對立面上,我只聽說周武王殺死了一個叫紂的壞人,沒有聽說弒君和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

我靠:不仁不義的國君不是國君,搞死他不算弒君,是為民眾過的更好,神一樣的邏輯。

是的,在人類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都聽到的是這樣的聲音,殺人,不可以,但某某不是人,這個某某可以是,暴君,傻逼,外族,禽獸,由此引出的正義感,相信大家都懂的.

  話題回到趙盾弒君的這件事情上,我有點疑惑了,八個字,趙盾幹掉了他的老大,我怎麼推演一下呢,夷皋是個啥樣的國君,我不知道,但趙盾一定是個犯上作亂的賊子,<春秋>把他記錄下來,就是讓趙盾留下後世的千古罵名。

我的好奇心推演不下去了,這時,阿修告訴我,<春秋>這樣讀,你是讀不懂的,要想讀懂,你必須要看關羽看的<左傳>,阿修我受累給你普及一下歷史知識,儒家思想分為,經,傳,兩類,你可以理解為,經,是大綱,傳,是解釋。

古人將,經,奉為意識形態的最高綱領。

傳,在儒家系統里地位就是鋪助材料,地位一般。

為什麼呢,因為,傳,就像現在的小說,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尾,六大要素都有,還會交代事件的背景,豐富人物的內心,讓讀不懂,經,的讀者,看的是心潮澎湃。

  肥佬你去看看<左傳>上是怎麼寫的。

果然我在<左傳>里看懂了白話版的文章。

裡面講的是夷皋做為一國之君,專政殘暴,趙盾做為國家的總理,多次勸夷皋不要這樣,夷皋不聽,以請趙盾喝酒為名,要殺趙盾,趙盾就逃跑,還沒有跑出國界,一個叫趙穿的人把夷皋給殺了。

史官董狐卻寫,趙盾弒君,趙盾不服,:國君不是我殺的,你要給我改過來,董狐:你是國之正卿,國家總理,國君都被殺了,雖說當時你在逃亡,但你回來卻不抓兇手,國君就是你殺的,我死也不會改的。

看到這裡各位盆友有沒有想罵人的想法呢,我反正已經罵了,可是孔子知道了這件事情,給董狐一個評語:董狐乃古之良史,據實錄而不做隱晦之辭:趙盾乃古之良臣,卻因史官的書寫原則,蒙受惡名,可惜,當時趙盾要是逃出國境,就可以免去弒君的惡名了,理由和董狐是一樣的,像董狐這樣的,「秉筆直書」算不算一種誅心邏輯呢,董狐追求的一定是政治正確,而不是客觀真實。

不過從這個故事裡我又理解了,現代社會裡有些國家發生的很多大事,事情不是執政官做的,卻是執政官引咎辭職的原因了,所以阿修說的對,不懂政治就看不懂新聞。

  今天就到這裡了,讓我們下篇見。

今日思考我請各位閱讀的盆友,思考一個問題,你最親的親人,三年前說的話,你記住了多少。

孔子是2千多年前的古人,為啥他說的話你記得不少,有的還會背,這是為什麼呢,歡迎你把答案寫在留言區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弒君」考

春秋時代的「弒君」事件,之所以還作為一個問題提出,是因為這個歷史現象,至今並沒有得到正確的認識,從而還牽涉到對其他一些歷史問題的理解。近年有人對春秋時著名的史官——晉國秉筆直書的董狐,提出疑問和...

《春秋》與關羽

關羽和《春秋》今天和大家聊聊關羽。一說起關羽,可能大家能想到的和他有關聯的書,也就是《春秋》了。今天我們一般都喜歡把孔夫子叫做文聖人,把關羽叫做武聖人。《春秋》是文聖人寫的,讀《春秋》最有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