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與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和《春秋》

今天和大家聊聊關羽。

一說起關羽,可能大家能想到的和他有關聯的書,也就是《春秋》了。

今天我們一般都喜歡把孔夫子叫做文聖人,把關羽叫做武聖人。

《春秋》是文聖人寫的,讀《春秋》最有名的人大概就是關羽了,所以關羽這個武聖人也因為《春秋》而又有了很高的文學形象。

我之所以說這是文學形象,那是因為在《三國志》和《裴松志注三國志》裡面都沒有記載,尤其是五綹長髯,夜讀《春秋》這種很有畫面感的描述基本上也不可能出現在歷史記載里。

當然了,關羽讀春秋這件事,也不是完全無可稽考。

在很多民間傳說裡面確實有關羽讀《春秋》的說法。

那我們姑且接受這個說法,但是有一個疑惑需要先澄清一下。

關羽讀的是什麼《春秋》。

就得先從《春秋》說起。

大家知道,周朝分兩段,以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引發大亂開始,周平王從鎬京(今天的西安)遷都到了洛陽為標誌,前面叫西周,後面叫東周。

東周又分兩段,前半段叫春秋,後半段叫戰國。

為什麼叫春秋呢?因為當時的諸侯國裡面有一個魯國,也就是孔子所在的那個國家,這個國家嚴格奉周王的正朔,歷史寫的比較完整,曆法也嚴格按照周朝的制度來。

魯國人把他們修的這個歷史叫《春秋》,所以史家就借用了這本書的名字,把那段時間叫「春秋」。

可是孔子編訂的這本《春秋》根本沒有什麼細節,只有編年大事表,基本上每年只記幾件大事,每件事只有一句話。

我們看一下開篇第一年記事的原文:「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儀父(fǔ)盟於蔑。

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就有點像我們翻開歷史書的最後一頁編年大事表,後面寫著某年某月發生了什麼事,僅此而已。

就因為如此之枯燥,所以就需要東西做解釋,於是有了《春秋三傳》:左丘明家族寫的《左氏傳》,公羊高的《公羊傳》,此外還有一個《穀梁傳》。

我們對於春秋時代的所有理解,都是從這三傳來的。

雖然在長達兩千多年時間裡,絕大多數儒生都相信,這三本書都是孔子的學生上課時候的課堂筆記,表達的就是孔子的意思。

可是隨著出土文物的出現,史學家越來越堅定地相信,這三傳全是戰國人寫的,而且他們和孔子的時代相距甚遠,根本就是後人自己的創作。

今天我們能看到的所有對於春秋的理解,都是從這個春秋三傳來的。

這春秋三傳。

《公羊傳》和《穀梁傳》是哲學闡釋。

因為最開始大家在讀孔夫子完全沒有故事細節的歷史大事表的時候,覺得還是有線索可以挖掘,這就是《春秋》裡面有很多縝密的用詞。

比如說,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打仗,可以用征,可以用伐,可以用討,也可以用攻,甚至還可以用克。

比如說春秋第一段就有著名的鄭伯克段於鄢。

很多中學課文里都有寫。

之所以用「克」,而不用滅,不用征,是因為鄭莊公是個大壞蛋。

他知道弟弟要造反,不及時加以制止,還說什麼多行不義必自斃,讓弟弟自己作死,然後弄死弟弟。

這種人品,這種覺悟,他去滅了弟弟,就只能用克。

這就是所謂春秋筆法。

用一個字,一個詞就表達裡面複雜的「微言大義」。

再比如,春秋第一句話:元年春,王正月,這句話在《公羊傳》和《穀梁傳》裡面就有著豐富的解釋。

元年,說的是誰的元年?是魯國魯隱公的元年。

那王是誰?王是周王。

這句話就說明魯國是奉周王的正朔,說明魯國代表的是正統。

如此種種,其實所謂微言大義,更像是文字遊戲。

兩傳根據他們推測出來的這種種微言大義,再加以整理,最終幫孔子整理出一套正派士大夫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應該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怎樣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其實說老實話,這兩傳如果不是儒生書呆子,根本就不會有人感興趣。

穿鑿附會,裡面都是他們的臆想和猜測,甚至很多極其之武斷。

只怕孔子如果看見了都會笑出聲來。

如果我們假設關羽真的愛讀《春秋》,他讀的春秋 應該也不可能是《公羊傳》

和《穀梁傳》,他讀的應該是《左氏傳》。

而且我一直堅信,關羽是會讀《左氏傳》的,這不是他一個人如此,在東漢和三國時代,喜歡讀左氏傳的人大有人在,而且水平很高的武將都有不少。

比如說東漢開國名將馮異,就是個《左傳》愛好者。

還有《三國演義》最後一章裡面「薦杜預老將獻新謀,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裡面提到的杜預,就是個《左傳》深度痴迷者,還是個同人文作者。

杜預是個文武全才,出將入相,是最終終結三國,完成統一的關鍵人物。

今天研究《左傳》都要看一本書,叫《春秋左傳集解》,唐朝官修科舉教科書,《左傳》部分用的底本就是杜預的注本,選在了《十三經註疏》裡面。

可見《左傳》確實魅力非凡,接下來我們就講講關羽和春秋的關係。

首先,夜讀《春秋》,這是《三國演義》為關羽打造的經典形象。

理由是《春秋》的價值觀符合關羽的人設,是一面照妖鏡。

「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這段話被儒生傳了兩千年,一直到民國的時候,也還有人用春秋來說事。

《三國演義》裡面描寫關羽夜讀春秋,是在屯土山關公約三事和千里走單騎這一段裡面。

這一段其實是關羽本人一生的污點。

這兩件事確實是真的,雖然沒有那麼壯烈,但是也很感人:「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

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

」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

「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

乃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

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在《先主傳》裡面更是直接寫:「關羽叛降曹操」。

從《三國志》的筆法來看,這段歷史更像是表揚曹公比較愛才,而關羽雖然有情有義,但畢竟是被生擒了之後貪生怕死。

關羽不僅沒有像文天祥那樣,站在那痛斥曹賊,反倒很快就投降了,還被封為偏將軍,為曹操作戰。

亂臣賊子懼這件事,在《春秋》裡面確實也有所體現,這不是空穴來風。

《春秋》裡面記載過一句話:「晉趙盾弒其君夷皋。

這句話在《左傳》里詳細地解釋了前後原委,我們從中也可能看的出來,這個「弒」字確實包含了萬語千言。

而在這八個字裡面完全沒有提到的著名大史學家董狐還成了歷代中國史家的祖師爺級的人物。

他的精神成了中國史學的某種象徵。

董狐是晉國的史家。

晉國有個權臣叫趙盾。

這個趙盾挺有的名的,他就是《趙氏孤兒》裡面的「孤兒」趙武的爺爺,也是後來三家分晉裡面趙簡子的祖宗。

就是因為他們趙家在晉國權傾朝野,橫行霸道,後來晉國君主忍無可忍才聯合屠岸賈圖滅了趙氏。

趙盾在權傾朝野的時候,晉國的國君想弄死他,只不過這國君夷皋是個昏君,消息走漏,趙盾的堂弟趙穿誅殺了國君。

等趙盾回來發現已經無可挽回,也沒處置趙穿。

就因為他沒有處置趙穿,晉國的史官董狐就在史書里寫,趙盾弒其君。

趙盾找他來問話:「人不是我殺的呀,是趙穿殺的呀。

你不尊重史實。

但是董狐說:「他弒君你不處置,他又是你的家臣,這就是你殺的。

這就是史家的一支神筆,他們一落筆,就像是一個照妖鏡,任你亂臣賊子怎麼狡辯,最終也難逃歷史上留下臭名。

所以關羽這一段不那麼光彩的歷史在變成演義的時候,人們就利用了「亂臣賊子懼」的典故讓關羽夜讀春秋,其實就是一面照妖鏡,讓漢賊曹操不敢走到身前。

春秋大義 的義和關羽對漢室的忠,對劉備的義全都體現在裡面了。

第二,是因為《春秋》裡面是事例詳實、是一本很好的題典。

其實關羽和杜預深愛《春秋》並不只是喜歡裡面偉光正的價值觀,更深一層的是,他們把春秋當成了一本教案,裡面有為人處世原則最詳細的解法。

《左傳》的故事,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尾,樣樣不少。

尤其是

事件的背景,人物的對話,都交代的豐富翔實。

人物對話有時候精彩的讓人震撼,直接可以背下來,在談判、社交的時候使用。

錢穆先生在《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一書中就考證過,漢代的時候律法不縝密,很多時候州縣官斷案都得靠自己的想法。

很多循吏因此熟讀《左傳》,用《春秋》決獄。

判決的原理都從春秋中來。

這相當於是今天英美法系的普通法。

孔子本來就是魯國的大司寇,就是專管刑獄的,他的理解那就可以作為之前的判例引用。

除了演講價值,司法價值之外,因為春秋戰爭頻繁,《左傳》也就還有了兵法的價值。

在關羽的時代,兵法書是有不少,孫子兵法,尉繚子都有了,但是那些都是原理,真正在指導實踐的時候,需要的兵書戰策,案例最詳實的就是《左傳》。

所以這就是一個《戰爭案例實戰大全》。

而且《左傳》更精彩的地方在於,他裡面很多的細節描述的太縝密,詳細到具體細節。

比如說,在《左傳》里記載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次,齊國君主御駕親征,和晉國的大將韓厥遭遇。

經過一場混戰,齊國君主被韓厥包圍在一片狹長的地帶。

按照我們通常對戰爭場面的理解,接下來就該是韓厥派人在陣前喊話:齊國弟兄們,你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放下武器,我們晉國可以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

如果你們頑抗到底,必死無疑。

但是在漢代那個熟讀春秋的時代,就很少會發生這麼野蠻的舉動,他們可以學韓厥的做法。

《左傳》記載,韓厥騎馬走到齊國國君面前,翻身下馬,遞給齊國國君一根馬鞭,然後就推下去了。

意思就是:你是君,我是臣,雖然各為其主,但我不能羞辱你,我把馬鞭交給你,是願意為你牽馬墜蹬,請你到晉國來做客。

這麼一來,不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分排位不亂,還達到了生擒齊國國君還不尷尬的效果。

越是在亂世,越是要有一套自己的章法,給盟友和敵人一種確定性,這樣的做法反倒是在亂世最好的處事心法,關羽熟讀《春秋》讓他能夠在亂世備受尊敬,也給人巨大的心理慰藉。

第三,是因為春秋的價值觀提供了某種三國時代的亂世心法。

關羽生在亂世,他出生的時候東漢的秩序已經瀕臨土崩瓦解,世家大族已經表現出離心離德的傾向。

等他年輕的時候,董卓進京,天崩地裂,大漢垂危。

就在這個時候,他找到了《春秋左氏傳》,作為一種亂世心法,讓他自己找到了某種人生目標和奮鬥方向,這個方向就是恢復到春秋時代的禮法制度去。

大家可能知道,周朝在建立之後發明了分封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和禮法制度。

封建制度就是把自己的子孫分封到了各地,尤其是圍繞著當時強大的異姓諸侯國,在他們周圍分封了很多周朝姬姓的子孫,看著他們。

比如說當時在山東的齊國,是一個本來就很強大的諸侯國。

我們今天的歷史一般都說齊國的祖上是姜子牙,姜太公在武王伐紂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所以把齊國分封給了他和他的子孫。

但其實齊國在商朝時候就已經很強大了,姜子牙在歷史上並未存在,只是當時的史家喜歡用虛擬的一個人物來寫整個部族的歷史。

姜子牙只是齊國世世代代一個大家族的人格化形象。

武王伐紂的過程中,山東的齊國部族做出了重大貢獻。

基本上商朝是周朝和齊國東西夾擊之下被迫退出的。

武王伐紂成功之後,為了擔心齊國將來造反,就在齊國周圍製造了一個魯國,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族人在那。

所以今天山東叫齊魯大地。

魯國之所以存在,就是周王室為了看著齊國。

再比如說,當時在河北一代,一直有少數民族作亂,周天子就把召公封到了燕國,用來拱衛北境。

山西再往北,有北狄作亂,他們就創造了一個晉國,用來防衛北邊的邊患。

尤其是中原地區,河南一代,為了防著商朝子孫宋國叛亂,就在宋國周圍見了三個國家,號稱叫三監,也是為了看著宋國。

後來這個三監不僅沒起到好好的監督作用,反而起兵作亂,被周公平定之後,在三監周圍又安放了好幾個國家,陳國、衛國之類的國家,又看著這三監,防止他們再叛亂。

周朝就這樣用一層一層地發明了盯人的制度,把天下逐漸都分給了自己的子子孫孫。

正所謂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全拉倒。

周朝創始人心知肚明,這種秩序在試行幾代之後肯定會全面混亂,子子孫孫打成一團在所難免,於是他們發明了一種配套制度,那就是禮法制度。

所謂禮法制度,就是周王朝在分封了那麼多姬姓國之後,需要維護和他們之間的關係,確立了家國一體的政治秩序:姬姓子孫,大家共同有一個祖先,因此國家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是親戚關係。

諸侯和他們下面的貴族之間的關係,也是親戚關係。

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要看族譜來決定具體的方法。

於是在表面上看,周天子維持和諸侯國的關係,靠的是同宗同源的親戚關係,諸侯國處理一些棘手問題的時候,也是要先追根溯源,依照家人的關係處理事情。

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假途伐虢。

這個故事表面上看,是晉國在強大了之後,要去攻滅虢國,但是虢國和晉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他們就要從虞國借道。

關於要不要借給晉國道路的問題,發生了一次著名的對話,叫做宮之奇諫假道。

虞國的國君說,晉國是我的親族,都是姬姓國,他會害我嗎?宮之奇說:「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從,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這段話背景知識很多,大體的意思就是說:都是姬姓怎麼了?咱們虞國的祖宗是周文王的兄弟,可是人家虢國的祖宗是周武王的兄弟,相比之下咱們還算是遠支呢。

如果晉國連虢國都不放過,他們能饒了我們嗎?

所以,在周朝人的世界裡,家和國就是一體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本質上也是一個家族裡面遠支和近支的關係。

孔子作《春秋》的時候,這個禮法制度基本上就全面破壞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國一體關係早就崩壞了。

君不像個君的樣子,臣沒有個臣的章法。

尤其是孔子一輩子最大的敵人:魯國的三桓。

《春秋》寫的是魯國的歷史,隱桓莊閔熹文宣成襄昭定哀。

所謂三桓,就是魯國早年間一個君主魯桓公的三個子孫在後來開枝散葉,越來越大,綁架了魯國後來的正牌國君。

這就是典型的亂了輩分,被孔子深惡痛絕。

終孔子一生,他制禮作樂,刪詩書,注周易,寫春秋,都希望能夠重建這一套禮法制度,讓逝去的時代能夠回來。

當他70多歲的時候,寒風瑟瑟地遙望蒼穹,最終也沒能如願。

但是孔子畢竟給這個世界留下一筆精神財富,就是後世的儒生,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奮鬥榜樣,還有那麼多細節詳實的文本可資借鑑,他們也想要重建周朝最初創立時候的這一套禮法制度。

這也成了熟讀《春秋》的關羽的畢生奮鬥理想。

因為關羽出身寒微,又是個殺人犯,所以他選擇追隨劉備,是因為他是孝景玄孫,中山靖王之後。

他最終沒有選擇曹操,是因為曹操怎麼看著都像趙盾這種春秋里到處都能看到的暴君。

這讓他和劉備在歷經磨難,輾轉了大半個中國的顛沛流離歲月里有了巨大的精神慰藉,能夠百折不回,屢敗屢戰。

當然,是藥三分毒,這種大義凜然最終也製造了一種人格上的傲慢,讓關羽對於非正統的諸侯十分鄙視。

《三國志》裡面記載關羽之死,說孫權想把兒子嫁給關羽的女兒,大家聯姻一下。

但是關羽卻大罵來使,說「虎父安嫁犬女」。

在關羽的眼裡,自己的身份是漢壽亭侯。

鄉侯和亭侯雖然是漢朝最低等的爵位,但是相比於沒有爵位的討虜將軍孫權,自己還是個貴族嘛。

他不是瞧不起孫權,他是骨子裡相信那一套尊卑有序。

就是因為他的這種不得已的傲慢,激怒了孫權,最終讓關羽一代武聖身首異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弒君」考

春秋時代的「弒君」事件,之所以還作為一個問題提出,是因為這個歷史現象,至今並沒有得到正確的認識,從而還牽涉到對其他一些歷史問題的理解。近年有人對春秋時著名的史官——晉國秉筆直書的董狐,提出疑問和...

忠義關羽讀《春秋》?:讀的真不是《春秋》

關羽一生的精彩故事頗多: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關羽喜讀《春秋》也是有名的,關羽攜兩位嫂嫂寄身曹操麾下時,曹操曾欲「亂其君臣上下之禮」,只給破屋一間,結果關羽奉...

肥佬扒歷史之春秋

    春秋在開扒這部起點大作前,我先介紹一下我的一部,阿修羅道,牌子的的神經元生物收索引擎,它經常會自己彈出一些資料給我,還上天入地的請古今中外的歷史名人出現在我面前,講述著史書記載的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