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殺曹爽後,用此法對付魏國宗室,以致宗室再無反抗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懿是書生出身,以老謀深算,善於隱忍而著稱, 其實,隱忍不是他的本性,只是他的上司是曹操,曹操是何等人,一眼就看穿了司馬懿,並說司馬懿不會甘心做臣子,並讓曹丕提防。

司馬懿因遭受猜疑而不得不隱忍,夾著尾巴做人,而後曹丕曹睿父子都能掌控大權,司馬懿更是小心侍候,兢兢業業。

只是曹丕曹睿父子都短命,並且父子二人一直壓制宗室力量,以致曹睿死時宗室中無人能頂大梁,其實,曹睿開始並不想任用司馬懿為託孤大臣,而是想讓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擔任託孤大臣。

但曹宇長期以來沒有參與實際的政治運作,在朝廷中也缺乏威望,因而固辭不受,不得已曹叡只好選擇外圍宗親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

輔政初期,曹爽還能小心謹慎,但後來慢慢腐化,並排擠打擊司馬懿,司馬懿不得不再次隱忍,稱病不再上朝, 由於司馬懿聲望太高,曹爽對司馬懿也不放心,一直密切注意司馬懿的動向。

不久,曹爽的一個心腹李勝到荊州赴任,於是藉機向司馬懿道別,其實是查看司馬懿快死了沒有。

司馬懿做出一副行將就木的狀態,「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進粥,帝不持杯飲,粥皆流出沾胸」,並裝聾作啞,言辭混亂,最後,還可憐兮兮的向李勝託付後事,李勝信以為真,告訴了曹爽,曹爽聞之大喜,對司馬懿再也不復戒備。

嘉平元年正月,魏帝曹芳因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離開了首都洛陽,曹爽兄弟帶領親信心腹相隨,朝中空虛,司馬懿乘機發動政變。

當時,曹爽領兵在外,有人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徵調天下兵馬勤王,但曹爽猶豫不決,反而派人到司馬懿那兒打聽消息。

司馬懿只是指責曹爽的過失,並說朝廷只是免掉他的官職,不會傷害他的性命,並對著洛水發誓,結果曹爽相信了他的鬼話,抱著做「富家翁」的思想交出了權力,接受司馬懿的處置,以致曹爽的謀士桓范大哭,並大罵曹爽兄弟是豬。

桓范: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矣。

桓范,曹爽的謀士,時人號之為智囊。

不久,司馬懿以謀反的罪名殺死了曹爽,並滅了他的三族,而且不論男女老幼,姑姊妹女子已經嫁人的全部殺掉。

高平陵政變後,司馬懿開始掌握魏國的大權,但並不穩定,反對勢力一直暗流涌動。

司空王凌因受曹爽重用,曹爽被殺後,一直心懷不滿,與侄子令狐愚密謀廢掉曹芳,立楚王曹彪為皇帝。

王凌是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的鐵哥們,還是司馬懿的老同事,他的叔叔就是《三國演義》上施展美人計離間呂布和董卓的司徒王允。

如果王凌打的旗號是「清君側」,還是站在道義的一邊,但他卻想另立皇帝,就相當於謀反了,結果還沒有開始行動,令狐愚就病死了。

嘉平三年四月,司馬懿親率中軍討伐王凌,司馬懿還是故伎重演,先下赦書赦免王凌的罪過,並寫信安慰他,但不久大軍突至。

王凌只好把自己綁起來,向司馬懿請罪,司馬懿命人將王凌解送洛陽,路上王凌向司馬懿要棺材上的釘子,想試探一下司馬懿想不想殺自己,結果司馬懿命手下人找來送給他,到了五月,王凌來到項城,感到絕望服毒而死。

參與王凌謀反的人向司馬懿自首,但是司馬懿一律不赦免,寧可錯殺不可不殺,凡牽連在內的一律誅滅三族,並派人挖開了令狐愚的墳墓,剖棺暴屍三天,同時逼楚王曹彪自盡。

司馬懿接著以楚王曹彪被叛亂利用為藉口,將曹魏宗室全部集中到京城洛陽來,並命有關部門監視,嚴禁宗室人員相互來往。

這時,司馬懿才完全掌控軍政大權,曹氏宗室自此徹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魏那些窩囊皇帝(2)悲慘世界終於降臨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魏明帝曹睿去世,太子曹芳繼位。少主年幼,曹睿在臨終前委託曹爽、司馬懿輔政,一段腥風血雨的旅程即將開始。八歲的曹芳暫時還不能有什麼大作為,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曹姓舞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