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為高傲斷送了性命!可為何歷代帝王都對他趨之若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中國古代只有兩個人被冠以聖人,武聖正是關羽,我們對關羽的了解大概都是從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國演義》里的形象,裡面將關羽塑造成為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淹七軍、敗走麥城,這些都成了膾炙人口經典,說起關羽第一印象就是忠義!
歷史地位
在民間關羽成為忠義的化身,拜關羽更是成為了一種「義氣」的表現,但也有的地區把關羽作為武財神來供奉,在道家關羽為護法四帥之一,佛教也有供奉。
武聖的「傲嬌」
關羽字雲長,三國時期蜀國名將,古話說「自古忠義兩難全」關羽卻成為忠義的代名詞,可人都是有缺點的。
關羽在三國時期技壓群雄,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心高氣傲,虛榮心極強。
在鎮守荊州的時候,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和馬超不認識,就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武功和才識能和誰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是什麼樣的人。
便回信說馬超文武雙全,很是厲害屬於漢初的黥布、彭越一類的,可以和張翼德並駕齊驅,但還不及您美髯公您才是最棒的。
關羽看了諸葛亮的回信,很高興,暗說還是軍師會說話,還把信里的內容給部下炫耀。
關羽的死也是因為自己太高傲,可謂是自食其果!在孫劉聯盟的時候,孫權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非但不同意還罵了來提親的人。
這讓孫權的面子往哪擱,人家好歹是一方大佬,豈是你這個將軍說罵就罵的,你大哥才和我平起平坐。
就這樣當曹操派人攻打關羽的時候,孫權不但不救援還派了呂蒙在背後偷襲,並親自率軍在後方壓陣。
就連關羽自己的部下都不願意全力求援關羽,主帥有難,自己的部下都想讓你死,這人際交往是得有多差勁。
敗走麥城
終於在建安二十四年末,關羽兵敗退至麥城,在向益州突圍的時候潘璋部隊的埋伏,同自己的長子關平被殺,因為自己的高傲還把兒子搭了進去,一代英雄就此落幕。
被神化的原因
關羽死後被劉禪追封壯繆侯,從此我們的二爺就開始了 「高升之路」 在宋元明清均有追封。
單是北宋宋徽宗就追封了關羽四次,明萬曆年間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鎮遠天尊關聖帝君」從那時開始關羽成了聖人成了帝君。
到清朝基本每個皇帝都會追封一次,光緒年間更是被追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人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翎贊宣德關聖大帝」,我的天!這26個字怎麼編出來的,說實話有點拗口。
可為什麼歷代帝王都會追封關羽呢?這其實帝王的一種治國手段,是統治者用來更好的宣傳忠君愛國的信念來俘獲民心的。
是非功過,總要有後人評說!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謝謝觀看。
2017.5.28
刷新三觀,「義絕」關羽,與同僚竟是這般
【讀三國、流眼淚、替古人擔憂——諸葛不是村夫】大家好,我是小諸葛,今天我給大家講講三國里,你可能不知道的故事。關羽的「義」。毛宗崗將關羽的這一品格概括為兩句話:「獨行千里,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
此人是三國第一猛將,曹操被嚇得欲遷都避其鋒芒,最後死的太憋屈
這位猛將就是歷史上一直被奉為「武聖」的關羽。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歷史上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歷史上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
洛陽關林:武聖人關羽的葬首處
洛陽旅遊,關林是一定要去的。帶著對於這位聖人的崇敬,我來到了關羽首級的埋放處——洛陽關林。千餘年來,關公被視為忠義化身和道德榜樣,受到廣大民眾的普遍敬仰,其「忠義仁勇」精神更是蘊涵了中華民族的傳...
新三國演義之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關羽之死真相!
《新三國演義》裡面的關羽,何等孤傲何等驍勇善戰,又是何等忠厚仁義,結局卻是何等悲慘?關羽傲骨天生,平生只服劉備,視群雄為草芥,最終敗走麥城,被小人呂蒙追殺至死。關羽的忠義被世人稱頌,一直是歷來民...
論關羽到底哪裡來的傲慢?
關羽即使不看三國的人也知道,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期蜀國五虎上將之首。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