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過目不忘的秘訣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的書架上擺放著許久之前自己閱讀過的一些書籍,長期以來給我造成的困擾是:我居然幾乎完全記不得這些書籍的絕大部分內容。

許久之前看過的也就罷了,有時候翻開自己一段時間前閱讀過的書籍,仿佛有一種看新書的感覺。

我不禁在想:讀書過目不忘的秘訣是什麼?

我甚至擔心:讀書讀到自己都忘記了,這種學習怎麼可能有效果?想到這裡自己都不禁後怕。

難道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去閱讀,最後全部都忘了?

這個後怕感直到自己閱讀了100本書籍以後才慢慢釋懷改變。

真相是:博聞強記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

更大的真相是:看書就是會忘。

各個作家對付這個問題,各有各的小技巧小方法。

台灣作家李敖的方法是,自己閱讀的書籍,統統用剪刀剪下書頁,粘貼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以備後用。

錢鍾書消化書籍的方法同樣是花三倍於看書的時間來整理讀書筆記,整理完讀書筆記以後就可以把書扔了或者送人。

所以,你需要的不是過目不忘,而是爭取在閱讀原書的基礎上把讀書筆記做的比原書好。

讀書筆記的最大好處是——調用知識接口。

自己無需記住一個知識的具體內容,只需要知道這個知識存放在哪裡?自己需要去哪裡取就可以了。

等到真正需要用到這個知識的時候,自己抓起來就馬上應用,反倒真正能夠記憶住這個知識。

一本書籍中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識記類的內容,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暫且存入自己的讀書筆記中,留待以後使用。

李敖把書頁當剪紙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上,是為了方便自己的資料檢索。

當自己平時做好對知識內容的分門別類,寫文章的時候引用什麼的自然就信手拈來。

例子從來都是攢出來的,而不是腦袋臨時蹦出來的,這也是迅速成文的關鍵點之一。

自己總以為他們怎麼可能每天都可以寫出新文章,實際上人家只不過是把這些資料拼湊起來加上自己的論點而已。

那既然讀書筆記如此好用,為什麼還要讀書呢?

真相是:讀書和讀書筆記是兩個不同的事情。

讀書更多的是一種邏輯思維的思考加工過程。

每一次看書,都不妨當作是一次同作者的思維搏鬥。

作者拼盡全力寫一本書出來供人閱讀,最終的目的不過只有一個:說服你同意他的觀點。

那麼你應該怎麼做?

同意他?為什麼同意?不同意他?為什麼不同意?同意哪裡?不同意哪裡?這些一系列的問題就是邏輯思維的思考加工過程。

大量閱讀書籍以後,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自然會慢慢提升,直到產生思維飛躍的感覺。

你會突然發現:周圍的人和事變得簡單了。

我的這個奇妙的飛躍感覺是在我半年內閱讀了100多本書籍以後發生的。

比如自己閱讀大量的心理學書籍以後,當人們為了天氣熱抓耳撓腮,口中喊著好熱好熱的時候,我更傾向於淡定的接受這一切。

因為我篤定心理學的反塑作用:越是表現,自己的腦子越是加強天氣炎熱的印象,反倒使得自己更熱。

我清楚的知道天氣炎熱,同時我巧妙的騙過自己的大腦,自己也就感覺不那麼炎熱了。

這個時候,我不得不有一種「別人傻的可愛」的感覺。

綜上,讀書沒有讀書筆記,是萬萬不行的。

只有讀書筆記,也是萬萬不行的。

當然了,寫讀書筆記的前提是閱讀書籍。

最妙的是:通過寫讀書筆記,可以倒逼自己好好閱讀書籍,這又是一個邏輯思維加工的過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在1-2小時閱讀一本書,並掌握核心內容?

我是一個書蟲,也是一個書迷,我特別喜歡那種閱讀的感覺。女朋友感受特別深?為啥呢,因為只要我進了書店,就不想出來了。上次,陪女朋友去重慶新華書店買書。新華書店的一樓是小說類。二類和三樓是中小學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