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掃盲:古代士兵並不聽皇帝命令,他們只認一種東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古以來,在我們普通人的印象中,封建社會時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是權力的象徵,所以人都得聽皇帝的命令,其實當世人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見到皇帝都會下跪,但有一類人其實不聽皇帝命令,這些人就是士兵,也就是朝廷的軍隊。

按理說古代每個人都知道皇帝最大,聽皇帝的話肯定是不錯的,因為皇帝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任何人的生死,皇帝給與所有權利,他都可以一句話收回來,然而古代為了方便管理,訓練士兵時是用兵符的。

古代的士兵由誰訓練,他們就會聽誰的話,因為他們的工資是訓練者發的,而不是皇帝發的,而訓練者調動軍隊時,就需要兵符,所以古代士兵都是看兵符的,持有兵符的人說什麼,他們都幹什麼,這是士兵訓練時被灌輸的概念。

當然,士兵也是人,他們也會思考判斷,那麼有沒有不聽兵符命令的士兵呢?歷史上自然是有的,但畢竟是少數,比如東漢末年的漢獻帝劉協,他是曹操架空了,他雖然是皇帝,每個人都知道他是皇帝,但所有士兵、將領都聽曹操的,因為漢獻帝手上沒有兵符,故而無法調動軍隊。

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點在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皇帝對兵權的失控,因為安祿山、史思明等人掌握了兵權,所有他們敢造皇帝的反,手下士兵雖然知道他們的做法不對,但他們只認兵符,所以也就跟史思明等人瞎搞了。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吸取了唐朝的教訓,立馬來了個杯酒釋兵權,把軍隊權力重新奪回自己手中,不過趙匡胤顯然對權力抓得太緊了,為了防止武將叛亂,他推崇文人治國的理念,從而嚴重壓抑武將,結果宋朝一直被異族欺負,可見保家衛國還是需要軍隊的,一幫文人肯定是不行的。

元朝由蒙古人建立,蒙古人天生好戰,而且他們的祖先都是成吉思汗,所以比較團結,因此倒沒出現什麼內部叛亂的事情,到了明朝時代,朱元璋建國後,也還經常需要手下大將平定各種叛亂,但他對兵符做了規定,大將率軍出征時賜予兵符,打仗歸來後兵符要交回來給皇帝,但這樣就造成將領跟士兵之間感情不深厚,所以打仗時配合的默契度不高。

自古以來都是軍隊才能打天下,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就是這個道理,但古代士兵只看兵符,雖然這樣行為比較木訥,但也能達到保家衛國的效果,現在是21世紀,軍隊已經不再看兵符了,基本是聽將領的命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簡單介紹 結果如何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發生在宋朝時候的事情,在宋朝剛建立的時候,趙匡胤想到自己是被部下擁戴當上皇帝的,他一直擔心自己手下的武將也有可能被手下們黃袍加身。後來,趙匡胤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這些武將對...

這個朝代的覆滅竟與一場飯局有直接的關係。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經濟發達,市場繁榮的時代,據說當時宋朝的經濟總量占據世界的80%,宋朝應該是各朝代里唯一不抑制商業發展的朝代,經濟繁榮在商業方面表現突出。宋神宗時全國年鑄幣506萬貫,而唐朝...

宋太祖趙匡胤創立領先世界千年的軍事制度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征南唐,多有功績。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